APP下载

重视师生互动,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

2020-12-03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三河回民学校贾宏平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形式师生情感

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三河回民学校 贾宏平

一节语文课的主体内容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师生有效互动,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够稳步提升;相反,如果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同步、不合拍,则属于无效的互动,这对于语文课堂的正常推进极为不利。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语文教师则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和反馈者,是教的主体。处理好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其目的就在于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功能,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多元智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

一、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含义

(一)师生互动是一个认知了解的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际上是师生相互认知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获取新的知识,解答自己存在的疑惑,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合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方面的现实需要。

(二)师生互动是一个思维沟通的过程

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并且创造力的开发取决于开放的思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在这种学习条件下,师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活跃的。一旦学生存在学习上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向教师提出疑惑并寻求解答的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也会对所教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师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便于学生直接捕获语文信息,诱发学生学习语文和教师讲解语文的热情。

(三)师生互动是一个情感互染的过程

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彼此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交流都会产生很大的增进作用。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语文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师生互动的形式来看,师生之间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眼神、一句赞美或表扬、一个亲昵的抚摸都会在无形之中增进教师与学生心的距离。

二、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特征

(一)立足教材文本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摆脱的根本内容,任何脱离了语文教材本身的教学方法都会失去最基本的教学实践意义与价值。互动式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时,必须以语文课堂为教学平台,以语文教材为基本载体。只有在熟练地掌握、理解、运用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语文教学与师生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注重渗透情感

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是师生互动的目标,也是师生互动的手段。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定是在彼此的情感上存在共鸣,否则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过程是低效的、无用的。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某一篇课文时,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线索,为师生之间的情感渗透提供素材,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都能够平等地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认真聆听彼此内心的声音。

(三)融入生命本体

师生课堂互动既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教学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既有完整的躯干,也有温暖的魂灵,有效的教育就应该是用生命教育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

三、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意义

(一)契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

从语文这一学科的学科属性来看,它应是工具性、人文性和美学性的统一。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本身来看,它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二者之间以教材为依托,通过争辩、讨论或表演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体会,从而实现以上教学目标。这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教学要求吻合。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体系尚不完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若想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需要寻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形式。师生互动则能满足这些要求。一则,师生互动能够引发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师生交流的过程会逐渐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与其元认知产生联系,从而被学生感知和察觉。二则,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以活动的形式为载体,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三则,互动过程会创造教学情境,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门槛。

四、小学语文常用的师生互动形式及应用策略

(一)提问互动

课堂提问是主要的师生互动形式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师生互动形式之一,它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课堂提问”由三部分组成,即提问的内涵、提问的呈现方式、提问的表达方式。提问的内涵就是所提出的问题;提问的呈现方式主要是语言、符号、文字等形式;提问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疑问、设问或反问,主要取决于“问与答”两个方面。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互动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立足教学目标和教学文本,问值得问的问题,不能随便发问。第二,问题的措辞要清晰明了,表达的意思要一目了然,不可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不能出现学生读完问题不知道是何意思的情况。第三,问题的难度要有层次感和递进性,一般是由易到难设问。

(二)讨论互动

讨论互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避免因教师直接讲解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获取真知。语文教师在设计讨论互动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开放性的。开放性问题答案不一,言之成理即可,这样才能不因题目自身限制学生的发挥。第二,讨论的参与对象和表现形式既包括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第三,讨论内容须是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深化与升华,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探究性。

(三)表演互动

小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加之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学生如果长时间接触文字教学,学习兴趣很容易消退。此时,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表演互动这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模式。例如:常见的表演互动形式有情景剧、顺口溜、唱儿歌、讲故事、知识竞赛等。表演互动由于过程相对复杂,要保证其教学秩序和活动质量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表演前做好精心准备。语文教师要精心挑选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并非所有的篇章都适合运用表演互动来呈现。第二,表演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表演主要是学生演,教师负责指导。对于学生不能够理解的句子或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第三,要做好教学反思与点评。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真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师生互动有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活化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选择互动形式时,要注意结合学情,合理选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师生。

猜你喜欢

形式师生情感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小议过去进行时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