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2020-12-03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素养小学生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 林 俐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在不断地发展,如果教师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当前很多人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的重要性也在逐渐提高,如一些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在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这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成一个目标,在教学中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语文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过,有些教师在阅读课程中会发现孩子们主动性不强,只喜欢阅读一些简单的图画书,对一些名著毫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文活动很难开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也要积极地转变自己的观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语文素养的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让这三个部分相互渗透,合成一个部分,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同的年级阶段要进行联系,这样才可以实现整体的目标。语文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积累方面的水平,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也就是要顺应三维目标的要求。语文素养的内涵是特别丰富的,课程目标也应从这些要求出发。进行细化之后,就可以落实到学生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观念的建立等不同的方面,这样就可以全面细致地去解释和定义语文素养。如果只是单个地看它们,就会出现概念的不明确,这也是新课标的一种缺失。

二、语文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因为年龄还比较小,所以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稚嫩。因为每个小学生的成长氛围不一样,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每个小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性格,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会不一样,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不同的小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安徒生童话》的时候,一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特别的好,教师就可以增强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视野,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一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教师就要保持耐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把握,也可以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的个性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升自己,增加知识储备。教师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思考和提升自己。只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以让他们主动去阅读,最终促进他们终身阅读观念的建立。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拥有广阔的视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活跃课堂的气氛。

(二)联系实际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觉得语文学习是一种负担,这是因为教师太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技能的训练,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活动。语文素养指学生适应、整合生活的一种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要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就必须把教育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课标要求增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需要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艺术来自生活,教材里面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我们的生活,课内课外都是从生活出发的。语文课程应该让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这样才可以给课文内容更多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去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回归生活,往往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阅读《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把自己带入具体的课文内容里面,体会一下主人公的感受,还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经验。这样学生结合自己和好朋友分离和交往中的变化,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朋友变化的惊讶,进而体会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的变化。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三)突出“读”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而新的课程构建中,需要使用一些更有效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开展班级读书会、亲子阅读等。开放性的课堂需要抛弃原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读是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也是学生理解和感受的前提。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朗读、自由读、集体读、表演读等。深度的阅读包括了让学生思考、体验和质疑,从而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些阅读活动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为学生构建自由表达的平台,让他们发表自己正确或者错误的看法。新课程要求学生有更加充足的阅读机会,并让学生独立去读,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内容。这种感悟也体现在深入阅读和思考中。只有学生有机会多读,才可以有机会去感受文章中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和中心思想,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获得长久发展的能力。

(四)重视阅读交流

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内容有限,这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作为教师,一定要更加注重阅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上,不然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阅读量都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从小学生的阅读情况来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提高阅读的效果。还要拓展课外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并不能只是让学生看规定的那几本书,而是应该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去阅读,并把阅读融入他们的生活里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沟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获得新的感悟。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他们的个性,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小学生的依赖性往往是比较强的,他们在思考的时候往往想要听听老师怎么说,然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起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个性。教师要营造出丰富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去想象和获取知识,从而获得长远的学习能力,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重要性也在逐渐体现出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素养小学生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