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课堂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育的新路径

2020-12-0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沈红岩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事物思维能力思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沈红岩

根据人的思维能力发展规律,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工作。针对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而言,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做到客观理解事物和看清事物。为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值得每一位高中思政教师深思。

一、高中思政课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各种思维形成的绝佳阶段,特别是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往往最为理想。高中思政课堂作为学生思想、观念、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形成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意识,帮助学生尽可能以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发展,进而推动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而这也充分说明了高中思政课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所在。

二、高中思政课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新侧重点

(一)教学情境要具备撼动学生内心的作用

毋庸置疑,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最为有力的途径,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必备的前提条件。为此,针对高中思政课堂而言,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在这里,广大教师要注意到教学情境要具备撼动学生内心的作用。因为只有让学生内心得到触动,学生才更愿意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才能真正渗入学生内心,这正是有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起始点。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做到汇集学生的目光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高中思政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其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汇集学生的目光”为原则,让学生能够透过内容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进而促进学生以“事物的双面性”看待发展过程和结果,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定型打下坚实基础。这显然是高中思政课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必须关注的新侧重点。

三、高中思政课堂培育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新路径

(一)以社会发展动态创设情境,向学生广泛传播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在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人们客观分析事物发展必须具备的思想。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已经具备判断事物发展的能力,但能否做到以客观的角度去判断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培养广大高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显然是至关重要的,思政课堂显然要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间,构建理想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广泛传播唯物主义观念应作为首要一环。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例,教师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课前充分准备教学素材,二是要以问题为铺垫。针对前者而言,教师要紧紧围绕“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等方面,结合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取得的成就,将教学素材进行广泛搜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为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念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针对后者而言,教师在进入课堂导入部分之后,先要向学生提出“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取得了众多伟大成就,但又有哪些问题存在其中呢?”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课前所搜集的教学素材展示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意识到计划经济时代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但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危害,单纯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不切实际的,由此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引入实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意识

由于高中思政课堂作为引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各种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平台,而学生各种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真实的内容作为启发,所以引入实事内容是极为必要的。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形成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意识上效果更为明显,而这恰恰是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为例,在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途径的‘四个自信’”两方面内容,将实事内容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如: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所取得的辉煌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开展相互交流与谈论,让学生感受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事物发展中所存在的矛盾性,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例如:教师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可以针对“我国的生态经济建设充分考虑到生态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实事内容来开展,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总结出如果破坏生态环境,那么经济发展也不会具有可持续性。由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进而消除发展中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引导学生看到经济发展的本质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联系,消除这一矛盾就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以及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四个自信”,更为学生形成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三)突出师生互评的作用,确保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定型

辩证思维定型是高中思政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后一环,而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毫无疑问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定型应该置于这一部分之中,而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显然最为理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为例,师生互评活动要置于课堂结束部分,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彼此之间的评价,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定型,并且找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思维定型的因素。在此期间,具体工作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点评学生要以知识点回顾、点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学习状态三部分内容为主。知识点回顾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知识结构空间;点评学生学习成果是为了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建议。必须注意到要以肯定和建议的口吻来进行,为学生辩证思维的定型巩固基础。第二,学生点评教师“教”的过程,应从情境创设、实事内容引入、课堂活动开展方式三个部分展开。学生评价教师“教”的全过程,既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课上满意度,又能够掌握既定教学方案中学生在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诉求,进而在调整教学方案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为加快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定型的速度提供有力保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高中思政课堂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课堂导入部分的情境创设,还要注意如何引入事实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形成透过事物看本质的意识树立与形成,最终让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定型。为此,如何细化课前准备工作、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事实内容的丰富就成为今后广大教师奋斗的方向与目标,从而确保学生思想、价值、道德观念得到正确的引领。

猜你喜欢

事物思维能力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