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2020-12-03庞茂琨黄宗贤孙振华黎明吕品昌龙翔杨奇瑞邓乐蒋铁骊陈晓春殷双喜李树宋伟光何桂彦王天祥申晓南曾岳唐勇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列
庞茂琨 黄宗贤 孙振华 黎明 吕品昌 龙翔 杨奇瑞 邓乐 蒋铁骊 陈晓春 殷双喜 李树 宋伟光 何桂彦 王天祥申晓南 曾岳 唐勇(排名不分先后,按发言顺序排列)
Pang Maokun Huang Zongxian Sun Zhenhua Li Ming Lv Pinchang Long Xiang Yang Qirui Deng Le Jiang Tieli Chen Xiaochun Yin Shuangxi Li Shu Song Weiguang He Guiyan Wang Tianxiang Shen Xiaonan Zeng Yue Tang Yong (No Preference Ranking, in Order of Speech)
庞茂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区在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隆重开幕,作为五年一届的国展,展出的作品非常令人振奋,全国这么多雕塑界的精英呈现了这样一场视觉盛宴,是值得大家开心、激动的。今天的研讨会非常重要,参观过展览后,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探讨的问题,不管是对作品的剖析、评价、判断,还是提出一些意见、建议,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段时间全国上下在展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我们的讨论也可以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这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式,全国美展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们在新时代的思考与实践。四川美院刚刚完成了学院制改革,整合了油画、版画、雕塑的优势资源,成立了造型艺术学院,目的是强化学科的统筹力,彰显文艺创作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这也是我们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区的开幕和研讨会同步举行,是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美术界难得的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听到各位专家学者、教育家们对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高屋建瓴的言论和建议,这也必将对四川美院和重庆文艺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黄宗贤:今天的论坛在四川美院举办有三个意义:一,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场展览是雕塑艺术家们向国庆的献礼;二,见证了从第十二届到第十三届全国美展5年来中国雕塑界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上付出的心血、拓展及努力;三,这场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对中国美术界的汇报,更是对社会的汇报,呈现了川美雕塑艺术70年来在中国现当代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展区和油画展区同时在川美举行,显示出了不同的变化。由于雕塑材质和空间的开放性,在题材的表现、风格的构建和观念的表达方面,为开放性的形态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契合了当代艺术不断跨越媒介的趋势,也留下了很多值得研讨的话题。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会从各位先生们的发言中,对这场展览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对中国当代雕塑需要探讨的问题进一步思考,促进中国雕塑的发展。未来中国的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门类,在介入社会、空间、公共领域,构建精神场域方面,有着其他画种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孙振华:我发言的题目是:“四十年来,中国雕塑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单来说,我觉得中国雕塑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机制方面,二是创作方面。过去,我们一说雕塑的变化就谈作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雕塑的生态环境,雕塑创作的背景、条件、制度、氛围才是最重要的。雕塑的创作只有在整体机制的氛围、整体生态系统的繁荣下才能得到发展。
机制方面有5个变化:
一是雕塑的研究机制,解决雕塑的理论问题,比如说雕塑理论、雕塑批评等。
二是雕塑的展览机制,解决雕塑的展示问题。我们现在有不同类型的展览,有出品人、策展人,展览有画册、研讨会,这都是构成展览机制的部分。
三是雕塑空间的机制,解决雕塑的空间生产问题: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在空间机制中,从过去的纪念碑雕塑到公共艺术,是很大的转变。从城市雕塑到乡村艺术,从单体的雕塑到雕塑公园,从个人工作室到雕塑园、雕塑馆、雕塑中心,这是空间生产上的变化。
四是雕塑的市场机制,解决雕塑的消费问题,包括收藏、拍卖、画廊、博览会、基金会,这也是很重要的,没有这方面的配套发展,雕塑不能很好地发展。
五是雕塑的传播机制,解决雕塑的推广问题,比如自媒体、公共媒体等,没有传播也就没有今天雕塑的发展。
这些机制组成了一个系统,形成了今天的雕塑。
创作方面也有几大变化。
一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具像雕塑,现在称新具像、当代具像。
二是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出现了意象雕塑、器物雕塑的概念,传统如果不能转化为当代成果,只是被当作一个标签是没有用的。40年来写意雕塑、器物雕塑的传统意义的当代转化,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的发展还有抽象雕塑、观念雕塑,以及各种材料的雕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金属焊接、陶瓷,这是40年来材料上的巨大变化。还出现了以动态雕塑、新媒体雕塑为代表的科技与雕塑相结合的趋势和雕塑的跨界,出现了装置艺术等。40年来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雕塑公园,改变了过去雕塑创作的情形,现在雕塑公园成为了整体策划的创作方式。架上雕塑和户外公共雕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乡村艺术,或者叫乡村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例如“羊蹬艺术合作设”等现象,这是在创作上的变化。
从创作主体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是雕塑家的个人想法变得非常重要,40年来,大家在认识上最重要的进步就强调是雕塑家要有个人想法。以前雕塑是一个特别讲规矩的领域,这个门类对纪念性、仪式感、公共性的特殊要求,形成了一种制约,雕塑在个人性的表达方面远远没有诗歌、文学、绘画那么强。过去我们评价雕塑,规矩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评价雕塑的标准有了很重要的变化。雕塑家们开始表达内心,把个人想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一切变化的前提。当然,我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造就了雕塑发展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能谋杀了形态学雕塑,消解了雕塑自身的规定,让雕塑朝着泛雕塑、非雕塑的方向发展。
黎明: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雕塑家艺术家表达了这么多题材,而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可以看出雕塑家们用多种手法、形式、风格,多方位的探索来反映时代精神,用自己的智慧、语言来表达对时代风采的感受。
这一届的获奖提名作品,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就有3件,这3件有不同的风格。焦兴涛的《烈焰青春》表现抢救森林火灾的消防战士,采用现当代的语言,保留了木头的痕迹,也有雕塑家处理的痕迹与颜色。王比的《好消息》采用具像的方式反映市民宵夜的场景,各行各业的人各自看着手机的消息。李震的《为新中国雕塑》采用写实的手法的手法表达塑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家们。这三件作品体现了雕塑家们的智慧与各自的风格,也引出很多话题。雕塑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探索、自己的认知来切入创作。
吕品昌:毫无疑问,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主题性的雕塑创作是主流,我围绕主题性雕塑创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主题性雕塑创作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有特殊的意义。1949年以来,主题性雕塑创作涌现出很多经典作品,它们构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篇章。倘若将主题性创作雕塑抽离出来,那么我们整个20世纪雕塑史将黯然失色。主题性雕塑除了艺术价值,同样具有社会意义,它是雕塑家积极参与国家形象与集体记忆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雕塑家用更加直观的形象来表达和书写的历史。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文化战略的需要,主题性美术创作持续受到关注,在各种重要的场合,主题性雕塑频繁亮相,不可或缺。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题性雕塑的创作?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才能真正投入智慧和劳动。当然,也必须反省和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雕塑,在几十年的发展下形成了一种传统,但是现在许多雕塑家仅仅注重形式本身,不探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如此一来,创作会僵化,只是对经典的简单模仿,没有深入挖掘创作的主题,盲目地以当代为由,否定并切断历史的现实主义,这种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激活具像雕塑的活力与价值,使它真正获得语言的转换和更新。在创作态度上,许多雕塑家从内心排斥主题创作,没有看到它的存在价值和合理性,甚至只是把它当成意识形态的任务或者一项工程,片面地追求效益,急功近利,缺乏发自内心的对承接国家文化任务的使命感。这样的创作态度自然会使主题性创作流于平庸,缺乏真实情感。主题性创作涉及到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刻认识,如果不去发掘历史、呼应时代、切入精神内涵,那么作品只会流于形式。现在大部分雕塑家不是没有能力、智慧,问题是爱不爱这项创作、这个题材。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国情怀的人进行中华文明五千年主题的创作;一个没有民族情怀的人进行民族抗战情怀主题的创作;一个没有信仰,对党缺乏基本认同的人去做党建题材的主题创作。仅仅出于功利的动机,为创作而创作,只会做出一个生硬的皮囊,缺乏灵魂。
中国雕塑家亟需精神信仰,不为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绪所趋使,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从事繁复的工匠劳动。主题性雕塑应该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鲜活的个性,保持思想的感染力。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是在“主题”两个字上下功夫,一个艺术家只有真正对自己的主题有充分了解和理解之后才能产生认同,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创作的热情和智慧。因此,涉及到历史的主题性创作,要深入到历史的细节中,发掘感人的题材。
关于现实的主题,我们需要感悟这个时代的节奏,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多重面,让雕塑中关于现实形象的塑造更加生动。对艺术而言,创新是无止境的追求,主题性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努力追求主题性创作在庄严、庄重、鲜活的形式之间找到平衡,要与时俱进、调动智慧、在材料和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生硬地创作。很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都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比如《艰苦岁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都不固守于传统,探索了新的形式。在现实题材方面,比如李占洋老师的系列作品,强调在场性,对形象的塑造既写实又夸张生动而不僵化,让我们看到主题性创作的一种鲜活视角,让人耳目一新。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雕塑作品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主题性雕塑,艺术家们用尽可能丰富的个性化手段表现历史、表现现实,凸显思想内涵。
主题性美术创作前景广阔,这种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生命力,对艺术家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转化自身艺术语言的重要挑战。
龙翔:我谈一谈动态雕塑。
绘画专业的艺术家经常提到当下绘画面临的危机,源于科技侵入人类生活和视觉影像。视觉影像的呈现,可以达到或远远超越我们对油画一再强调的油墨、油性的视觉效果。这样一来,绘画只能在构图和内容上进行很窄的突破。
雕塑就大不一样了,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雕塑跟科技在任何时期都密不可分、紧密结合,以至于走到今天,还没有人说雕塑艺术进入了危机的时代。今天所谓的危机时代,是指雕塑艺术家对题材内容的敏感性。但是从今天的展览看,绝大部分年轻人的作品做到了三个贴近,可以说这一代年轻艺术家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雕塑艺术如何与科技相结合?现在各大美术学院,有很多研究方向都与科技有关。四川美术学院现在有一个工作室,直接跟3D技术相关,成为了本科生教育必备的内容,让我们后续的年轻艺术力量与当下科技技术同步同行。我相信在将来的大环境中,声、光、电和借助科技进行造型的方式,甚至颠覆我们造型训练的一些科技手段和技术,都会进入到教学中。这样一来,每5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会更精彩,艺术作品和艺术语言、艺术样式会层出不穷,这是雕塑的天赋,也是雕塑自觉跟上了时代的节拍。
杨奇瑞:这届全国美展的雕塑作品很优秀,浓缩了今天中国雕塑在主题性、纪念性和具像写实脉络上的关键的呈现,振奋人心。
主题性是一个基本问题、根本问题、核心问题、艺术史的问题。雕塑与生俱来就与主题性相关,主题既是社会、时代、政治、哲学、宗教的总体描述,同时也伴随着具像写实艺术语言的内涵。具像写实的手法在大部分西方的主题雕塑作品中是休眠、断代的状态,但70年来在中国一直繁荣昌盛。
在这70年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主题性创作看作一个束缚,也有一些年轻艺术家在认识上有突破。四川美术学院有几件雕塑作品很好,焦兴涛的《烈火青春》包含了几个要素,一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塑造的不是帅气的时尚青年,而是非常朴素的形象,带有现实主义色彩。但同时融入了很多当代的视角,把真实元素嵌入进去。以前为了雕塑形象的塑造,可能要放弃很多零碎的道具,但是他把这些加入到作品中,增加了时代的气息。主题性创作围绕现实主义、现实生活有巨大的生命力,应该融入我们新时代的美术创作的里。守正创新,“正”并不意味着固执。
一场优秀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考量的机会。我本人在这场展览中收获巨大。
邓乐:我想从开放的角度谈谈“在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社会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的话语体系与发展路径”这个话题。我觉得1949年以来,70年的成就已经镌刻在历史上了,这些都是能被看见、学习并传承下来的。从《艰苦岁月》到现在的作品,能够看出时代是在开放变化的,不是不成不变的。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智能化、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面向未来,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科技、数字化。数字化深深地影响了雕塑,现在很多艺术家用数字建构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材料,诠释对社会、时代的认识。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正处在守正创新的关键节点。学院是一个学术体系,我们应该怎样走到社会问题的前面,敏感地观察社会的时代精神、主题。
我这几年一直很关注国际上现代雕塑的发展,很多作品基本上看不到传统雕塑的概念了,但是它们在提出一些问题,一些社会问题、人类发展的问题。艺术其实能比社会更早、更清晰地认识到开放和发展。我们也可以借鉴国际上的艺术,但是这与主题性并不矛盾,主题性可以是开放的,是对时代、对人类社会发展或者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的清醒认识,是动态的。这是主题性创作的开放性、时代性的重要方面。开放是每个艺术家最基本的态度,也是对时代的真切的认知。
蒋铁骊:我从1994年的第八届到第十二届,连续参加了5届全国美展,但是这一届我没有参加。因为我意识到,在全国美展这样的平台上,如果不能拿出全身心认真创作的作品,还不如不参加。事实证明,在这样的展览中,最终出挑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花费巨大精力、全身心投入创作的。
全国美展是一个特殊的机会、特殊的舞台,任何一个艺术家没有理由轻易地放弃这个机会。
全国美展的评委成员也更新了,评委们的知识结构非常好,眼光、格局足以让大家放心。而且现在全国美展的作品中,也大量出现了非常新颖的、有个人面貌的作品。优秀的艺术家都能够巧妙地处理好主题性创作与个人风格的关系,全国美展的舞台如此锻炼人,它甚至有可能成为呈现艺术家完整的创作面貌、成熟的创作经历的重要的机会和平台。
陈晓春:我以“在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社会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话语路径和话语体系”为话题谈一谈。
“话语”这个关键词,产生于社会学中人与人的交流。从生活层面来说,我们在没有进入学习机构之前,父母、邻里都会通过语言与我们交流,带来了天然的话语语境。把范围缩小到当代,1949年后,这个语境是艺术高校的从业者和艺术家们进行的语言交流。在今天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地区性的艺术特征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模糊,时代的发展、国际化的交流、观念的提升和优化,都使雕塑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题性创作已经从单纯的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延伸到为个体服务和个性的彰显。
作为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这届全国美展对以后更多的艺术创作工作者带来了风向标和路径的指引,怀抱宽阔的胸怀和对雕塑事业的热爱,在未来的雕塑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面貌出现。
殷双喜:我觉得雕塑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中是最活跃的,也是青年创作队伍最有实力的。不仅因为雕塑界的人心齐、团结,而且始终有突出的学术探讨,鼓励青年人成长,这一点是有共识的。各所高校源源不断地培养雕塑生力军,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次全国美展部分地反映了雕塑发展的实力和基础,雕塑整体的水准在提高,作品符合展览的类型和要求,题材丰富多样,特别是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党、歌唱英雄人物和历史的题材,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雕塑界这些年注重语言和材料,有不少青年人钻到材料里有点走出不来了,这本来是好事,但一天到晚琢磨怎么能把木头、石头做出让人惊艳和叫绝的手艺,并投入大量的时间,这对雕塑来说是应该的,但不是根本。雕塑家如果只是展示自己在技法方面的优势,在一段时期是可以理解的,但把这作为雕塑的方向,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
雕塑从根本上具有象征性、对历史和人文的追怀和永恒性。青年艺术家要在对艺术语言专注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历史和人文的修养,让雕塑有更大的思想和人文内涵,更好地打动、感动人,而不只是玩技巧、玩材料。这次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提醒我们应该关注题材和主题,但是如果唯题材论,那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艺术家会可能觉得这个展览需要某种形式的作品,把自己的长处、强项放在一边,为了能够入选舍长取短。一些年轻人特别渴望参加全国美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放弃自己在艺术艺术语言、风格多年的奋斗、探索,从头再来,这也是很为难的。
我个人觉得这届展览的小雕塑太多,很多像模型、小稿,没有充分运用展览要求的技术尺寸。全国美展对尺寸的限制是单边不超过2米,但是很多作品只有30厘米、50厘米。雕塑过于小,观众离得远一点,人物形象就完全看不到了,雕塑就成为了一个剪影,没有传达表情。我觉得焦兴涛的作品就充分实现了材料、尺寸的要求,不仅题材好,而且人物表情刻画也很充分,远看材质、材料,近看表情。雕塑一定要有充分的体量和材料,否则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这届全国美展的雕塑作品我觉得有一些特点。内蒙、广西、山东、河南等地区都有很多作品入选,入选范围没有停留在几所专业艺术院校所在的省区,这一点很好。但是也有一些类型化的问题,作品有很多重复、接近。比如说集体合影,拿手机、相机拍照,大家站在一排,搂在一起笑咪咪的,我们的雕塑什么时候成为了照片的堆簇?还有一些群像,都是一些小人,要么埋头赶路,要么抬头望天。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还有一些长征题材的作品,垂头丧气地歪着身子走路。潘鹤创作《艰苦岁月》专门到海南岛考察,和原来的军区司令探讨、了解经验,现在做长征题材的作者有谁能沿着长征的路走一遍?今天的青年人离红军越来越远,参考了几张照片就开始创作,我认为这只是做红军的壳,没有红军的魂。题材是重要的,但是要透过题材去挖掘人性的深处,真正留下让人记得住的形象,而不只是一个题材和外壳。
李树:我作为参展作者,8年前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一直以雕塑艺术家的身份在努力。我现在在西南民族大学任教,今天我是唯一一位非主流专业艺术院校的代表,从某种角度来讲,我同时也代表着全国除十大美院以外综合类大学的雕塑专业。我想围绕“中国雕塑发展现状及问题”谈谈个人的感想,主要是雕塑发展的生态问题。
除了现有的几大专业艺术院校,国内绝大多数的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教育,包括雕塑的发展,目前是一种坚守的状态。从艺术水平的提升、发展来讲,中国雕塑的发展绝大部分的引领力量出自专业院校。但是有一个现象我们应该注意,专业院校雕塑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去向是哪里?专业院校具备良好的生态发展,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希望能够在高校的艺术专业教学,或者可以延续雕塑创作的单位工作。在目前的环境里,这种单位大部分是综合类大学,而综合类大学的雕塑生态是不容乐观的。除了起到引领作用的几大专业院校,综合类大学能不能也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不希望中国雕塑的发展绝大部分力量集中在极少数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携手促进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生态的发展,在数量、质量上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文化土壤上来说,西南地区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挖掘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这还有很深很广阔的拓展空间。所以,在雕塑和艺术创作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加深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更好地进行艺术挖掘,这也是中国雕塑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宋伟光:我以“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的演变及问题”为话题,分两大版块——演变和问题进行发言。
第一,演变。中国雕塑的纪念碑形态大约形成于20世纪初到70年代,公共纪念碑雕塑实际上是抢夺空间、展示权力的形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雕塑艺术开始追求形式意味、本土意识,90年代还出现了全球意识。2010年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雕塑中慢慢上升为一种主流。
第二,问题。不管是创作还是理论,我个人认为,谈到中国当代雕塑问题,首先的立场是重视原始材料,重视政治和社会学的整体历史观,要站在中国的社会现实,包括全球化的差异性和共性来看待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我们经常从宏观视角来审视中国现当代雕塑问题,是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中国现当代雕塑发生和演变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雕塑系统,如“地上系统”的石窟寺系统,以及“地下系统”的墓葬系统。在石窟寺文化和墓葬文化中,交织的是鲜卑、印度系统,我们的佛像造型很多是从伊朗、中亚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包容、开放的。二是20世纪初西方雕塑的影响,中国雕塑以此形成了新的系统。这两个方面始终在对抗、纠缠、借鉴、继承,在叛逆中演变。
这就集中反映出问题的实质——传承与创新,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有关中西、社会变革、科学、民主、理性、身份的。传统对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继承,演变到今天,面临的是一种双向的选择,即传承与创新的多重问题。从技术层面讲,传统造型艺术是线与体的关系,西方艺术是体与量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本体与泛化,也就是雕塑边界的问题。当代雕塑在相当程度上“不雕”“不塑”。雕塑本体有自身的定义、方式和分类的方法,我们之所以称之为雕塑,是基于门类学的方法。在当代范畴,雕塑与观念需要重新定义,这基于社会学的科技时代、网络时代,艺术现象就是社会现象,它的发生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物种的产生必然会改变或打破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必要时需要进行分类之外的分类。艺术类别可以随着艺术的演化而进行相应地修正,不然就会变为操作主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类的依据、标准和相对性。
三,原创性问题,这也是殷双喜老师讲到的同质化问题,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区分的问题。传统艺术的传承性大于创新性,西方现代艺术的叛逆性大于传承性。所以,原创就是首创,是对既有参照物的怀疑和否定,具有唯我性和批判精神。
四,从微观视角审视,我们始终纠缠写实与写意、写意与具像、具像与抽象,从学理上可以区分,但是从情感操作上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单纯一点、简单一点、自然一点、简朴一点、直觉一点,这会带给我们抛开现象看本质的敏锐,带给我们艺术激扬的灵性。
何桂彦:我谈谈雕塑的成就和展望这个话题。我所关注的是雕塑与当代雕塑非常狭小的交界部分。2000年以后,在这十多年的发展中,当代雕塑领域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的情况特别特殊,20世纪50年代美术学院院系调整以及架构是按媒介区分的,我们对形式、材料、语言的追求持续到了今天,我觉得2000年以后有新的语言在扩展。
第一是时间,作为时间的雕塑如何在既有的形态中发展。第二是作为地点的雕塑,作为剧场的雕塑和作为观看的雕塑。比如观看背后的话语权力,以及从过去传统的凝视到游观、偷窥,到近距离的身份话语背后的观看,如何从这些角度解读雕塑。
我觉得2000年以后,在公共艺术、公共雕塑和话语中,雕塑本体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领域会对既有的雕塑边界进行拓展,打破过去学院化的雕塑概念。其实我觉得学院化的教学模式有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功和既有的雕塑创作范式,但这种模式也比较僵化。
第二是主题和内容。2000年以来,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反响尤其好,但是我看了这一届的油画展区,感觉20年来没有变化。近几年我们对性别、日常和身体等新的题材讨论很热烈,但在全国美展的油画和雕塑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日常化的微观叙事,但还停留在表象。全国美展雕塑的创作,在今天几乎不能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带来雕塑艺术史书写的线索和话语,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
西方现代主义雕塑走向当代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推动雕塑的力量是理论。但是我们中国的理论话语和支撑来自哪?建立理论和批评良性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需要原创的雕塑创作,还需要原创的雕塑理论和批评。
王天祥:我以“在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社会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雕塑的话语体系与发展路径”为议题进行探讨。
第一,评价尺度。全国美展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展览,评价的尺度是否纳入了国际对话的视角,我们的展览体系和国际展览体系有没有构建对接和转换?除了现实主义的主题性题材呈现出中西差别之外,展览是否构建了中国的风格和范式,是否有自身的理论与话语支撑?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举全国之力推动的全国美展,实际上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是严重缺失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第二,展览单元。雕塑实现了从立体空间场域到社会化的转变。从空间上讲,一些作品尺度很大,气势恢弘,但是因为美展对尺度的限制不能参展。十几年中,作品让人感觉到似曾相识的模式和范式,一是因为主题相似,二是因为材料和尺度的规定。能否设定雕塑单元,突破场景雕塑的限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第三,新的作品形态超越了传统的形态,是否可以纳入展览范畴?比如由人工智能创作的雕塑,数字雕塑创作等。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展览,应该回应和引领国际化、社会化、科技化的变革。
申晓南:今天围绕“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的主题进行研讨,是很难得的机会,我想谈谈自己在布展过程中的感受,也许能为未来全国美展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全国美展95%的作品是写实性的,40%的作品是范式化、群雕化的一排人像,在前几届全国美展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作品,在这样一种代表全国性的体制化的展览中,我觉得这是不足的。
我有三个感受:一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不足,很多艺术家不是发自内心地表达情感,可能附加了很多想法和因素来创作,这样就缺失了真情实感。二是范式化和套路化非常明显,以人物表达居多,但是缺少个性化的表达和呈现。三是创新性不够,“守正创新”就是在传统中进行创新,今天的雕塑已经非常多元、开放了,已经打破了传统架上雕塑,与当代科技进行了融合。今天的雕塑是空间营造和空间表达的形态艺术。
我期待全国美展未来有所突破、变化。
曾岳:我谈谈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全国美展的作品体现了人民的主题、人民的语言、人民的视觉盛宴,这也是一次面向普通大众的雕塑展览。从我近几年工作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发展的态势、速度和体量以及国家的影响力,全国美展作为五年一次的雕塑展示,它要展示中国的软实力以及中国的思维、精神包括文化科技方面的态势,应该有一种积极的与国际接轨的姿态。我们的雕塑艺术近几年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开始和国际接轨了,但是全国美展更多的是向人民倾斜,这让我们感到欣慰,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抱有很高的期望。
唐勇:当代雕塑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在材料、媒介、观念、语言、方法上,都有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全国美展主题性创作中呈现的方法、材料的多元性,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位雕塑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和努力。但是,我个人觉得有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在强调材料的多元性、媒介的多元化,但是在这场展览中,材料更多的是基于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的媒介。在今天,材料背后的文化逻辑、社会逻辑,在当代的雕塑创作中可能有另外一套逻辑关系。
全国美展是一个风向标,它会带领年轻人。今天参加展览的全是这种类型的作品,那我们还做不做跨媒介雕塑?还做不做艺术与科技和其他媒介的结合?还做不做关于问题意识、观念的雕塑?在未来发展中,关于全国美展的多元化、多途径,对于方法、材料、观念的重视和选择,能不能发生改变?现在许多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观念、材料、科技方向的雕塑课程,希望在全国美展中,能给这些作品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年轻艺术家和艺术学子们有信心、有美好的愿景去继续艺术实践。
主题性的展览有它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即使是主题性的展览,我们的年轻人、艺术家也可以用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方法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