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0-12-03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苏春东

青年心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良好习惯子女

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苏春东

近年来,城市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了城市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时间长,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很短,因此,很多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时间很少,基本上只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的精神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造成随迁子女的习惯养成教育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因此,如何对随迁子女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困境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周边的企业越来越多,使得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此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不断上升。由于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学校教育资源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学校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发展,很多年轻教师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上经验不足,无法很好地完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最后,学校有意或无意地重视教学成绩,虽然很多学校一直都将素质教育当作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依然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关心学生的升学率,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中学生的优秀率依然是重要指标,因此,造成学校的德育工作表现为阶段性工作,没有变成日常工作。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家庭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一定影响。首先,由于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自身思想素质偏低,加上工作性质的因素,存在家庭教育时间少、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了,以后就会有出息,忽视了德育教育。家长采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考好了,就给予奖励;孩子考差了,就又打又骂,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其次,家长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比如:经常玩手机、学习态度不端正、随地丢垃圾等,但是由于家长自身也存在这些不良行为,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没有底气,久而久之就导致孩子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最后,家庭环境不理想。一方面是家庭氛围,很多家长的脾气不好,父母经常吵架,造成了孩子心理扭曲。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绝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都是租住房子,居住环境不理想,不但居住空间狭小,而且噪音很大,孩子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

因为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与本地学生有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会存在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不仅需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校,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要经常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成立心理咨询室,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勇敢将心里的症结说出来。另外,教师要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建立帮扶档案,然后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案,改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不良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谈话,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根据谈话内容,建立相应的帮扶档案,对于心理状态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请求心理咨询师、家长进行介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养成不良习惯的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在家里,家长一天工作结束之后,要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比如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和爸爸一起打扫卫生等,让父母和孩子在劳动中促进感情,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

(二)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交流平台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核心人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组织者。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引进了很多年轻的教师。虽然年轻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想,注入了新活力,但是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年轻教师遇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存在不良习惯的情况后,不知道如何改正学生身上的坏毛病,从而使得不良习惯在学生中蔓延。因此,在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良好习惯时,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学校要多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高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学习意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水平,多组织班主任与外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最后,建立班主任交流平台,学校要充分利用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和青年教师的活力,建立微信群、QQ 群、德育论坛等,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与其他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彼此学习。班主任可以在群里分享美文、教学案例、成功经验等。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的通道,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促进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重联动教育网络

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习惯性将责任推卸给学校和教师,殊不知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要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成立多重联动教育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德育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数学中“我国领土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这一内容时,可以融入爱国教育,灌输民族团结的思想,让学生更加关爱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综合实践课堂上教学“我心中的校园”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杜绝乱丢垃圾的行为;家庭要发挥教育基础作用,因为学生很多习惯的养成都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抽烟、喝酒。家长要以更加宽容的心去面对孩子的错误,理解孩子犯错的缘故,从而进行教导,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通乱骂;社会要发挥教育的辅助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很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假期空闲时间多,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又脱离学校的管辖,导致学生很容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因此社会需要发挥教育功能,比如:开放社区图书馆、建立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对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杜绝黑网吧、黑游戏厅、非法歌舞厅。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导致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自卑、父母教育意识淡薄,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难度更高。基于此,学校要建立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针,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疏导,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良好习惯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