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做”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020-12-0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纪丽卿

青年心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动脑长方体经验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纪丽卿

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并不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不应只依靠纯理论的书本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更应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经验。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的天性是“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手的触觉、眼的视觉、耳的听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又要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学习数学、积累数学经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最为主要的途径是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更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例: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手指’的游戏。请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 是拇指,2 是食指,3 是中指,4 是无名指,5是小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就这样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出数到某个数,我就能猜出你数的是哪一个手指。”同学们边掰手指头边数数,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这样的游戏创设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活动经验。

在教学《圆》这一课的引入与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讲的。

老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用尺子测量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我们想知道黑板上圆形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学生:“也拿尺子直接量。”

学生边说着边跃跃欲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老师:“圆的周长好像不能直接用尺子量啊?它是弯曲的,你们能想到什么办法吗?”

学生思索了片刻,只见有一个学生答道:“用卷尺绕它周围,就可以测量出来了。”

老师:“好主意。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

又有一个学生答道:用绳子环绕它一圈,再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就行了。

老师:“我们用同学们提出的方法来量一量吧。”

话罢,只见同学们相继拿出卷尺、绳子等工具进行测量。不一会儿,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测量的结果。

在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能够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从数学角度对问题进行求解,对具体事物进行合理的解决。当他们在以后处理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时,也可以表现出更加活泼、灵动且开放的思维,如此,他们才是真真正正地积累了活动的经验,发展了思维。

二、动脑思考——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很完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的培养与悉心指导。因而,小学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动脑思考,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授《正方体与长方体》一课时,我是这样揭示长方体的特征并开发学生思维的:

老师:“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小木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搭成立体图形正方体或长方体,小组同学配合搭,速度快的一组获胜。”

过了2 分钟,有的小组已经搭成功了,有的小组还是手忙脚乱。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

学生a:“老师,您快来看,我们小组搭成功了,就是这个样子的。”

学生b:“我们没成功,您能帮我们分析一下原因吗?”

学生c:“老师,我发现他们的小棒的长度不一样,有的小棒长,有的小棒短。”

学生d:“我觉得,只有当棱的长度一样时,才能做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通过这一次课堂动手动脑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努力去寻求一些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我们进行数学素质教育所需要的。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测量》一课时,我以“曹冲称象”为引子,对学生说:“在古代,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曹冲可以想办法称出一头大象的质量,我想请在座的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准确地测出一个马铃薯的体积呢?同桌可以一起商量该怎么做。”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往外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通过解决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在这个“做”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学生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到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用数学语言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解释。在处理数学相关问题时可以表现出比较灵活的思辨能力,从而更加开放地接受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培养。

三、动口交流——让学生在“动口”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说,既能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说的过程看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也能够看出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把握程度。在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动口多说、多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深层次含义。

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上。同学们先思考,再分小组讨论。最后,八个小组的代表上台阐述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我们班上就出现了以下的五种方法:

请运用旧知将8÷2 的算法运用到4/7÷2 上,并说明理由。

(1)等于4,它表示把8 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4 个。因此4/7÷2 也是把4/7 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7。

(2)8÷2 就 是 求8 的一半 是 多少,也就是只要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就可以了。8÷2=8×1/2=。因此4/7÷2= 4/7×1/2。

(3)根据乘法逆推,2×4=8,所以得8÷2=4。因此2/7×2=4/7。

(3)就是平均分配问题,你一个,我一个来均分。8 =1+1+1+1+1+1+ 1+1。因此,1/7+1/7+1/7+1/7=4/7。

学生能在四种解法中总结出相同点,并从各自的答法优劣中自主选择,使学生懂得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在多种答法并存的情况下,要从自己最能理解、最喜欢做的角度选择答案,这样的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使课堂充满了灵性,帮助学生建立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纽带。

交流中,不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拥有自主权,还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平台,并且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我相信,在各种思维碰撞中,他们一定获益匪浅。成功地体验交流的乐趣,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知识的火花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教师对学生从侧面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到新旧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肯定也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做”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可以摸得到,可以看得到,数学并不是抽象的、纯理论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追求卓越,帮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数学学习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对数学的热情,从而更好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日后的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动脑长方体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看谁填的快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抓不变量巧解题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