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痛药,你用对了吗?

2020-12-03金剑朱倍瑶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编辑清风

科学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

文/金剑 朱倍瑶(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药剂科) 编辑/清风

疼痛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头疼、胃疼、牙疼,相信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几种。相较于一忍再忍,服用止痛药来止痛见效更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家中备有一些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也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止痛药用药时有许多注意事项,并不是随便乱吃的。下面这些关于疼痛及止痛药使用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一、疼痛是什么?

疼痛是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当机体受到损伤性刺激后,局部释放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作为致痛信号,通过伤害感受器到达中枢,使机体感受到疼痛。

疼痛是许多疾病的症状,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疾病确诊之前慎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治。但剧烈的疼痛和慢性持续性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引起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甚至休克、死亡。因此,合理应用止痛药尤为重要。

规范化疼痛处理是近年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只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疼痛的治疗能够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处方与非处方止痛药

我们能在药店买到的属于非处方止痛药,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而产生外周镇痛作用。例如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并不作用于中枢神经,所以不会造成成瘾,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存在封顶效应。在多数情况下,对于一般疼痛,这类药物是比较安全的。

而需要处方才能购买的中枢性止痛药,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作用于中枢特异性受体,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无封顶作用,例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还会产生幸福感,有成瘾性,主要用于中到重度疼痛治疗,如癌痛等。

三、一有疼痛就可以服用止痛药吗?

服用止痛药见效快,是最直接的止痛方法。但在服用止痛药之前,首先应确定病因,以免使用止痛药后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其次,要注意所用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不明病因而擅自用药,可能潜伏着危害。而且,止痛药多属于强效药物。如果你的疼痛属于轻度,会有很多非药物的方法可以考虑,比如多休息、热敷或冷敷、分散注意力、按摩、瑜伽等方式。止痛药的止痛只是临时的,会让身体的机能下降。

四、是否可以认准一种止痛药?

镇痛药都有各自的适应证。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特性,相较于其他同等药物,能够更好地减轻扭伤和拉伤所引起的疼痛,对退烧的效果也更好。但是如果你的胃肠道容易出血,就不宜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了。它们有可能对胃壁造成一些损伤,引发失血、胃痛甚至溃疡。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有一定肝毒性,过量服用或经常喝酒、已有肝病的人服用,则有可能出现肝损伤。

另外,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会产生耐受性,应及时改用其他化学结构类似的止痛药物代替。需要长期用药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五、多吃更有效吗?

很多人在服用止痛药时仅凭自身感觉,特别是在发热或急性疼痛时,人们往往更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剂量的限制。止痛药都有其药效持续时间和药效,各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一些止痛药在服用过量时存在明显的毒性。即使疼痛不缓解,也不应该在短时间内多次吃药或是同时吃多种药物止痛。

非甾体抗炎药存在封顶效应,即超过最大有效剂量,镇痛作用也不再增加,故应避免同时使用两种同类药物和超量使用。不适当的联合使用,不仅不能有效增加疗效,而且会因药物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叠加,或者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危害。

不当服用止痛药后,很有可能掩盖病情。比如很多止痛药都有退烧的作用,而发烧是人体对某些疾病的自然免疫抵御反应,高烧不退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前兆,需要及时送医。若盲目过量使用止痛药控制症状,极有可能错过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

六、正确使用止痛药的原则

在使用止痛药时,要注意遵循阶梯用药的原则。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镇痛药物由弱到强的顺序逐级提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轻效到中效的止痛药较为适用,剂量也应根据需要由小到大逐级增加。服用止痛药时,我们要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吃药,而不是通过按需给药来保证疼痛缓解的连续性。

七、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不同类别的止痛药有着不同的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做出合理的用药选择。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例,最多发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在饭后服用则可减轻症状,避免空腹服用。而阿司匹林可能对造血系统有影响,会引起出血,阻碍凝血;吲哚美辛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应定期检查。阿片类镇痛药则有明显的耐受性和成瘾性。使用吗啡一周便可致成瘾,停药后有严重的戒断症状。另外,过量使用吗啡还会引起中毒反应。该类药物应避免长期应用。

八、结语

最后,止痛药并非是大家所想的“灵丹妙药”,自行服用止痛药有许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在生活中,我们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有病痛时寻医问诊,谨遵医嘱,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才是合理、安全的方式。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止痛药使用六忌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美用转基因酵母造出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