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2020-12-03陈露编辑南溪

科学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气事情情绪

文/陈露 编辑/南溪

最近,有个妈妈问我:“儿子今年6岁,是个性格开朗的孩子,但是有时候生气了,会大发雷霆,甚至歇斯底里,和他平时的情绪有很大的反差,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不受控制。”她为此很担心,不知道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情绪能够明显地影响大脑的发育。一个孩子成长期间,要让孩子拥有更良好的大脑发育,孩子的情绪问题不容小觑,所以,妈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脾气暴躁?第一,当孩子累了、饿了、压力太大了或被过度刺激的时候,发脾气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其实对有些大人来说,有时候也会这样。

第二,如果孩子很沮丧,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发脾气。

第三,大发雷霆可能是因为内心冲突而引发的。有时候,孩子的愤怒可能是因为很简单或清晰的缘由,比如家里将降临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他会担心父母不再爱自己了。

有时候,愤怒背后有很难去面对的局面。例如父母中的一方因工作压力大,回家心情不好;或者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甚至要闹离婚,孩子没有办法去表达。越小的孩子,越会觉得大人的事情都跟他有关,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处理父母之间的敌意和矛盾,这会让他感到不知所措。

还有一种状况是当孩子面临很多挑战时,比如认知的、情感的、沟通和社交的,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技能去应对这些方面的状况,生气、不满就会出现。比如,8岁的孩子因为一道数学难题不会做,会气得把笔一丢,等等。有的孩子想要和朋友一起玩,但是别人不理他,或者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他回来也会闷闷不乐或者大发脾气。

第四,孩子用大发雷霆来控制父母。当你和孩子说,外面下雨,不能穿新鞋子,4岁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尖叫大哭。孩子试图用这种方式证明他有能力控制你,通过大发脾气向你展示,让他自己做出决定对他而言有多么的重要。你需要选择和他对抗的时机,当他感觉被管束和沮丧时,他可能会留存那些感受,然后不知道在未来哪个点就爆发了。对你们而言,大家可能都很难知道这些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相比这些向外攻击的孩子,有些敏感、内向的小孩,表现得很乖,很听话的,因为不太需要家长操心,容易被家长忽视,其实反而要更引起家长关注。想哭的时候,家长说,“男孩子,不准哭”“小孩子不能没礼貌”“不能大喊大叫”,等等。家长的各种“不能”“不许”“不可以”,让孩子学会压抑自己,用身体去压抑,情绪就攻击身体,孩子容易抑郁,容易身体生病,胃肠道不好或者哮喘、皮肤过敏等。

所以,不管是内向、敏感的小孩还是外向、爱发脾气的小孩,家长所需要做的事情是引导他们学会情绪管理。

那么,当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处于大发雷霆的状态,首先得帮助孩子平息愤怒。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第一步:允许孩子离开现场。有时候离开愤怒的源头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说“不要跟我说话”,或直接走到房间关上门时候,他可能是在努力使自己离开那些令他愤怒的任何东西,这样他可以使自己恢复对情绪的控制力。

第二步,等孩子平静下来,再做干预。当孩子正在大发雷霆时,需要自己待一会儿,那一刻他是无法接近的,只有当这些结束的时候,他才需要父母的拥抱。对发脾气的孩子讲大道理是不太有用的,只会延长孩子大发雷霆的时间,所以,需要后退一步并且等待。

第三步,让他学会努力安抚自己。有些孩子会蜷曲身体躺在床上,或者自言自语,或唱歌,转移、分散注意力,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做一些有趣的事;也可以做一些运动,比如击打沙袋或枕头,打球,跑步或骑车,甚至只是洗个澡,喝杯水;又或者创造性表达,涂画纸张,胡乱涂鸦,等等。

第四步,让孩子把感觉说出来,和父母讲讲本身,就可以缓解愤懑的情绪。首先要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最糟糕的事情,什么让他最生气或者什么使他最害怕,在孩子能够讲话时,可以帮助他识别愤怒背后的情绪。当情绪缓和后,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事情。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愤怒是没有办法预防的,但是需要避免破坏性的表达。愤怒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甚至是一种保护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人们会认为愤怒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并且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压抑它,这会使孩子更加害怕这种情绪,并且在感到愤怒时陷入孤独的境地,他们会觉得愤怒使他们成为了坏孩子,并且这可能导致他们更难以处理这些感受。

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了解愤怒情绪,也需要学着接受这些情绪,学会用语言讲出来,比如说,“我很愤怒,是因为……”孩子能将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用摔东西或者打人。

对于孩子有脾气的行为,父母所做的需要注意两个部分。

第一,需要做到的是冷静回应,不要过激反应。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些时候的表现确实很过分,做父母的很想揍他一顿,但是父母的以暴制暴只会增加孩子的紧张感。如果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警示信号,同时稳住自己,他们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控制自己,并且学习安静下来,而不是等到事态无法收场的时候,大家都很失控。

比如孩子撒泼打滚,耍无赖,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学会以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接受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他的那些需求。

对于孩子而言,同情心和共情是管用的,让他们知道:你无法让他拥有他想要的东西。你也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而不是在这件事情上直接宣泄你的愤怒。

当你能够理解和接受他的感受,他也不会再那么害怕那些感受。

你可以跟他说,每次看到超市里的小汽车但又得不到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对于爸爸来说,孩子看中一辆豪车,因为买不起,也感觉很不爽,但是又能怎么办呢?下次继续努力挣钱吧。

孩子用来避免自己失望的方法之一就是模仿父母的自控策略,当孩子因为挫折愤怒和失望而不知所措时,父母可以把那些糟糕时刻变成向孩子展示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情绪的契机。

等孩子平静之后,试着去跟他聊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小心别让孩子对此感到尴尬,可以从描述他的优点开始说起:你那时候真的很生气,但是你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真的很不容易,这很难,但你做到了。然后帮助他从中吸取教训,刚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可以从中了解到什么激怒了他,要避免什么。如何让自己在面对即将发生的挫折和失望时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在事件中学习妥协,意识到我们不能总是为所欲为,等等。

然后,我们再讨论,如果下次还有令自己挫败和失望的事情发生,我们如何该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我们也知道,孩子的这次爆发一定不是最后一次爆发。所以,我们要和孩子探讨,下次做些什么,能帮助他在即将爆发之际平静下来,多问问他,“以后碰到令自己尴尬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例如提醒他那些管用的自我安抚的策略,等等。

可能大部分家长都有体会,如果孩子崩溃,你的反应方式给他的印象是可以通过大发雷霆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他势必会重复这些行为。确实,他需要明白大发雷霆意味着他的失控,而不是一种控制你的途径。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父母,孩子也会感觉到,实际上他们会对这种过大的权利感到害怕的。所以,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能控制住自己,可以不受威胁,心平气和地对待他,特别是当孩子自己无法做到的时候,这个对孩子是有帮助的。

所以,不要太过于担心孩子发脾气。如果你不能接受孩子的大发雷霆,那孩子就会放大这个部分。此时父母应保持冷静,减少回应,使他安静下来,同时让他知道,发脾气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在商场里的地板上打滚,家长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然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走开一会儿;如果孩子太小,你不放心那么做,可以呆在附近看着他,但不要和他互动,你的决心对他而言会有所触动。

第二,父母注意自己的情绪,以免影响孩子。

一般孩子容易和母亲产生深度共情,母亲的焦虑会自然地传递给孩子,甚至母亲还没有觉察到自己生气或者焦虑的时候,孩子已经明显地表示出来强烈的情绪了。行为理论认为,小孩的主要行为与情绪色彩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学习来的。

比如,有位妈妈和我说:儿子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了。那我的假设是孩子有情绪,前提可能有什么事情或者被谁刺激到了。

妈妈很敏感,她说自己一般不会乱发脾气的。

我让妈妈举个具体一点的例子。妈妈说,孩子在客厅里玩小汽车。妈妈就提醒他赶快写作业去。儿子说:“知道了。”半小时过去了,孩子还在玩玩具。妈妈便有点急了,立刻说:“都几点了?还不去写作业,只知道在那里玩!”

孩子的情绪瞬间爆发了,激动地站起来,对着妈妈说:“你真烦人,每次都这样。”

孩子将玩具往地上一摔,气呼呼地走到小房间去,并且把门关上。

妈妈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情绪还是很激动:“你看看这个孩子的脾气,怎么这么坏呢。”

我听出引发孩子生气的关键,好像是孩子本来在玩游戏,被妈妈的指责激怒了。

我问妈妈:“是你先生气的吧?”

妈妈说:“没有吧,我没有生气!”

当我静静地看着妈妈,妈妈才缓缓地说:“当时,我真是被他气死了!”

孩子的坏脾气,是怎么来的呢?

当妈妈手叉着腰,对孩子说:“都几点了,还在那里玩?”这句话,已经明显带着愤怒的情绪了。妈妈以愤怒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妈妈自己没有感觉到,但孩子接收到了,以更愤怒的表达回应了妈妈。这是孩子从妈妈身上学到的。

对父母来说,疏导孩子的情绪的方式实施起来并不难。首先是梳理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语气面对孩子;其次是感同深受孩子的情绪。当然,这并不代表认同孩子的行为、观念,而是接纳孩子生命发展的历程当中会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孩子成长当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当孩子学到情绪管理的技能越来越多,耐受力就会增强,应对挫折能力就会提高,就不会容易情绪失控。

猜你喜欢

生气事情情绪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生气汤
把事情写具体
情绪认同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