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意识在太极拳习练中的健脑功能

2020-12-03张建方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两臂无极太极

文/张建方 编辑/易可

健全的意识和灵敏的反应,是人体大脑功能强健的标志,当然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而注重意识功能的锻炼,本身就是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太极拳“形意兼顾、性命双修”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太极拳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有效预防人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是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体育健身运动形式。

那么,太极拳是如何注重意识的作用的?或者说,太极拳是如何来进行大脑功能锻炼的呢?让我们先从意识谈起。

所谓“意识”,指的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感觉、印象、思维、领悟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这些心理活动的总和之所以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取决于人体大脑的思维活动能力,将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影像再加工,也就是人的特有功能——意识功能。因此,所谓意识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因为习练太极拳能在客观上起到锻炼和提高大脑思维能力的作用。

那么,在太极拳的行拳过程中,又该如何来注重发挥意识的作用的呢?让我们通过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来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1.进入“无极状态”。

太极拳运动,尤其是传统的太极拳运动,自始至终都要求用意识,也就是用大脑的思维来引导、指挥肢体的行动。要求做到“意到哪,形到哪”。从起势到收势,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动作都好像是被一根线贯穿连接了起来一样,不徐不疾,连绵不断。从准备练拳开始,首先要求心理上能够安静下来,无思无绪,无忧无虑,脑子里尽可能不要再去思考其他任何问题。没有了思想,脑子里就仿佛是一片空白,无虚无实、无我无他,就是一种“渺渺茫茫、朦朦胧胧”的状态。这种“神无南北上下,体无阴阳虚实”的状态,先辈前人们称之为“无极状态”。

无极状态是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具有特殊含义的特殊阶段。这种状态的最大特征,就是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尽量使自己的思绪得以安静,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紧张,精神上和肌体上都毫无负担,回复到先天自然的静止状态。

2.思想开始集中。

待思绪平静下来以后,便可以开始思想活动了。按要求默念、检查身体各部位的状况:头是否正直虚顶;躯干和手脚是否放松;呼吸是否细、匀、深长,自然顺畅;是否做到了实腹畅胸气沉丹田;身体重心是否下移到了脚跟;只要哪里觉得不顺遂,就要重新再作调整。要使人的肢体和精神都合乎了要求以后,才可以接下去做下面的动作。

思想集中的状态与先前的无极状态是不同的,有了思想就是有了动机,就是动了意念,脑子里就不再是一片空白,就有了阴阳、分了虚实。我们的前人把这种“意念已生而形动未起”的状态,称作是“太极状态”。并认为“太极状态”是从“无极状态”发展而来的,“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状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我们把“无极状态”概括地形容为“不去想”的话,那么,太极状态就是“只想该想的”,让思绪完全集中到需要意识关注的肢体部位上来,尽量不受或少受外部世界的干扰。

3.强调意识的引导。

太极拳在做形体动作时特别讲究大脑意识的引导作用。例如要做两臂上举的起势动作时,不可随随便便、贸贸然然地就把手臂抬举起来,而是先要想着两臂前举的动作,然后按想法作调息,再随吐气下沉而两手下沉,随着吸气把两臂缓慢举起,最终完成两臂上举的动作。整个动作过程还要讲究“明三节”,讲究动作的先后顺序。所以,所谓意识的引导,实际上就是要想了再做,先想后做。尽量不要有潜意识的动作发生。

4.意识引导要连贯。

除了动作要有意识来加以引导外,还要求引导过程中的意识要连贯,要细腻,要蔚贴,要节节贯穿。就如同数学中的线是由一个个的点所连接起来的道理一样,动作变化的每个瞬间,都要在意识的引导下渐行转变。也就是说,一个动作可以细分为多个渐变的形态的话,那么对每一个细微时段的渐变形态的意识反映越清晰、意识感悟越深刻,就越说明大脑的意识能力强、引导动作的细腻程度越高。

5.加强大脑意识功能的锻炼。

让大脑的意识来支配指挥肢体运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大脑本身的意识机能得以锻炼提高的过程。太极拳对大脑意识能力的锻炼也是非常讲究的。要求意识的关注点要尽量小而集中,通过聚面成块、聚块成点,即从能想到一片到能想到一块,从能想到一块到能只想到一个点。说白了,就是要求在练功的过程中“只想该想的,不想其他的”。意识关注的点越是小越是集中,说明意识关注的能力越是强。

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意识的关注能够引起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兴奋。关注点越小,兴奋的状态就越集中。同样道理,意识关注的点越小,没有被意识关注到的面就越大;兴奋的状态越是集中,大脑中不兴奋的区位也就越大。我们可以把大脑中的兴奋点视为工作状态,那么不兴奋的区位就等于在休息。休息的区位面积越大,大脑的负担就越轻。这种兴奋点远小于抑制面的状况,正是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形意兼练、性命双修”、健身强体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欢

两臂无极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练呼吸保健操
『太极+』,未来可期
无极归一
太极Ⅱ
预防肌肉萎缩健身法
擦颈甩臂来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