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写作支架,提升写作能力
2020-12-02刘素兰
刘素兰
小学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低段以“写话”为主,中段以“写段”为主,高段以“写篇”为主。中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在这一过渡期为学生搭建科学的支架,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的困惑,感受作文的快乐。中段学生往往缺少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不利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部分学生写作时往往词不达意,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句式来表达;部分学生缺少布局谋篇的方法,不能有效组织素材。
一、问题支架,促进思考
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提问。问题要分层次、有跨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搭建的“问题支架”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思考后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支架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不能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教学“作文:猜猜他是谁”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写作时是否抓住了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出示作文图中的四段话,说说这四段话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你认为哪个同学最有特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循序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二、范例支架,提供指导
范文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指导,教师提供范文,让学生模仿、实践,掌握语言文字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写下水文,能了解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障碍,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范例指导。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作者的推敲锤炼而成,无论是结构安排还是语言表达,都有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如教学《金色草地》时,教师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的心情。师生交流圈画词句,抓住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的快乐,能从神态描写中感受到哥哥在想些什么?弟弟為何“假装打哈欠”?他又在想什么?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这样观察的好处,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说说有什么发现。又如指导学生以“我的宠物”为题作文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拍一张宠物的图片带到课堂,并依据范例在头脑中构思,写下大小、外形、颜色、皮毛等方面的内容,并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片断。
三、图形支架,形象直观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表格式、思维导图式、簇状型图式,将处于“浅思维”的学生难以看清的内容、方法清晰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有了深度思维发展的支点,能顺势攀爬逼近 “最近发展区”。图表支架能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内容,并用语言组织起来。中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观察日记是作文的主要方式,教师要让他们用观察日记去记录生活。如让学生观察家中植物的生长变化,按时间顺序记录植物叶、茎、颜色等的变化,谈谈植物生长、开花时自己心情的变化。教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思写作过程,如写“自行车”时,从品种(共享单车、私人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外形(长、宽、高、样子)、产量、功能(帮助学生上学、方便妈妈买菜、帮助爸爸上班)。
四、情感支架,触动内心
情感支架有问题性、指向性,能让学生明晰作文任务要求。教师可以借助于图片、音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教师要研判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想法,设法调动他们表达的热情,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搭建情感支架,以激活他们的思路。对于熟悉的话题、身边的事,学生不必搜肠刮肚地寻找词汇,可以顺其自然地讲述生活中的事,表达的热情也会空前高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到校园寻找春天,观察秋天的颜色,由于有了充分的体验,写起来会非常轻松。
总之,面对学生的“作文难”,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加知识储备,解决写作困难。教师要分析学情,引导学生循序思考;搭建范例支架,让学生模仿借鉴;搭建图形支架,清晰地呈现作文内容;搭建情感支架,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