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兴趣”回归理性
2020-12-02李晓菲
李晓菲
导语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班、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
与此同时,有媒体在湖南、吉林等地调查后发现,不少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并不是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足球、篮球、游泳、跆拳道都司空见惯了,现在受家长追捧的是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马术”。此事引发热议。
八面来风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兴趣班说到底是兴趣,讲究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但实则更多是家长在选择,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教师王吉宏:最重要的是让兴趣班回归本原,在报兴趣班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听从孩子的选择。切勿贪多求全,给孩子造成负担。
网友“喝咖啡的猫”:上兴趣班重在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爱好,只要所选项目健康有益,并且孩子感兴趣就行,何来高低贵贱之分?而马术、高尔夫、击剑是很不错的运动项目,孩子喜欢并且经济条件允许,报名学习并无不可。而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这些传统项目也非常有趣有益,孩子学习这些项目,同样能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运动项目无高低贵贱之分,乐器、棋类同样也不存在雅俗优劣之别。
网友“特别的存在”:兴趣爱好本身并无“高大上”与否的属性,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当一个兴趣培训班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身份,其“光环”便逐渐形成了。“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领域,越有可能让人摸不清头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某种奇特的幻想甚至崇拜,反之亦然。试想,世居草原之上的牧民家庭,谁会认为让孩子学马术是高大上?
观点荟萃
观点一:兴趣归根结底是孩子的事
兴趣班“鄙视链”上,越冷门越“烧钱”的项目被认为越“高贵”,越大众、越实惠的项目被认为越“俗气”。于是乎,一些家长不惜大费周章把孩子送去学听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并且以此作为骄傲乃至鄙视他人的资本,这不是虚荣是什么?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孩子参加的昂贵兴趣班当成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就走偏了。指望通过参加昂贵的兴趣班,进入所谓的“贵族社交圈”,攒人脉、走捷径,更是充满了功利性。
上兴趣班追求的应该是发掘爱好、掌握技艺、增长知识、收获快乐等,说到底是孩子的事,不应该掺杂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和势利。在一些人眼里,培养马术、高尔夫等兴趣爱好就是在为“成为贵族”铺路。殊不知,即便以西方人的眼光审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也并不在于会不会骑马、能不能打高尔夫球,而在于是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比如強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道德修养和坚贞气节、高雅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追求、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优雅的气质等。这些不是用钱能堆出来的,它必须以爱和责任用心浇灌。
观点二: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不同,真正的“通才”毕竟罕见,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的兴趣天赋与课程的实用性相结合。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面对一些兴趣培训班天花乱坠式的自我宣传,以及某些网上的营销号为了流量刻意制造的舆论焦虑感,家长们要具备“反套路”的意识,以冷静的态度应对变化无穷的焦虑贩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培训班的意义,并不是让孩子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势,培养训练孩子的学习热情、思维方式,让其健康成长。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获得多方面的兴趣与技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选择兴趣培训班的应有之义。
观点三:请让“兴趣班”回归“兴趣”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才是孩子全面发展,更好成长的王道。兴趣可以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主动去做这件事,遇到困难,想到的是坚持,而不是放弃。家长给孩子挑选兴趣班时,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遵从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切勿贪多求全,给孩子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负担,否则就会失去选报兴趣班的意义。因此,家长朋友请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观点四:“兴趣班鄙视链”源自科学教育理念的匮乏
“兴趣班鄙视链”根源在科学教育理念的匮乏。有些家长,并非因为经济条件好而自然“高人一等”,也并非一有钱就比别人更懂教育了。将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理念代入到子女教育上,就会导致产生“报了经济门槛高的兴趣班,就能被好的同学带着提高”的可笑想法。教育首先是培养正确的三观,让孩子从小就活在“有钱人的世界”,还给运动贴上“有钱人、没钱人的运动”标签,如何培养他们平等、博爱、有责任感的价值观?家长们要告诉孩子,父母的钱是父母的,未来的成就成功要靠自己拼搏。报“贵族兴趣班”,除了说明父母比较有钱还能说明什么?对孩子是否更有益还待定,家长们不要沉浸在自我麻醉的幻觉中了。
“兴趣班”鄙视链背后的教育理念都歪了,很容易带偏子女的价值观。钱多了未必是好事,教育理念上不去,只会让孩子在教育上不断沾上寄生味、铜臭味。
媒体链接
别让兴趣班“鄙视链”毁了兴趣
汉卿
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课程不仅排得满,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这样的“攀比型”兴趣培养,亟待回归理性。
所谓兴趣班,原本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一切应该以兴趣为基础。如果兴趣班脱离了兴趣这一出发点,兴趣培养也就变了味。
兴趣班有了“鄙视链”,源于家长的攀比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满了攀比,现实生活中围绕职业、收入、生活条件等也产生了各种“鄙视链”。但与这些“鄙视链”相比,兴趣班“鄙视链”显然是最为荒诞的——兴趣班的主体应该是儿童,而不是家长,兴趣班“鄙视链”却是家长反客为主,这背离了兴趣班的本义。
兴趣班本不该有“鄙视链”,兴趣班一旦有了“鄙视链”,就会毁了兴趣。兴趣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天赋,一个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家长需要做的是遵从他的意愿,通过兴趣班的指引,使他在某个方面自由地成长。
如果以世俗意义上的标准来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什么贵报什么,什么与众不同报什么,非但不能发展孩子的兴趣,反而会压制他的成长。这也正是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所批判的:“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家长拥有这样的心态,是不可能培养出天才的。
每一种兴趣都是平等的,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一些财务状况良好的家庭当然可以选择花费高昂的兴趣班,但要想获取最好的培养效果,最终要看它到底适不适合孩子。所谓“适合”,既要看这是否真的对应孩子的兴趣,也要看孩子是否有能力习得这门技艺。脱离了这两个标准,“发展兴趣”就无从谈起。
置身于兴趣班“鄙视链”中的家长,很多并不明白教育的真意。“人往高处走”成了成年人的普遍生存法则,但在儿童教育上,更需要的可能是静水流深的定力。每个家长都要明白,在兴趣上,孩子跟孩子是不同的,也是没法比较的,发展孩子的兴趣是为了他能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拿来相互攀比。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某種程度上,兴趣班就是父母眼界、能力的试金石。一些家长迷信兴趣是靠钱堆出来的,“贵的就是好的”,这本质上是一种眼界短浅的土豪心理,与兴趣没有丝毫关系。反而,盲目报班还会耽误孩子的真兴趣,得不偿失。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是消除兴趣班“鄙视链”现象的良方。这需要家长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多些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要明白:发展兴趣应该是快乐轻松的,而不是一种负担——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