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高职新生学习倦怠的关系: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
2020-12-02赵鹏娟王传吉黄亚夫曾练平
赵鹏娟,王传吉,黄亚夫,曾练平*
(1.贵州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22)
0 引言
学习倦怠概念源于职业倦怠,是由于学习者因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1]。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2-7],而高职生学习倦怠现象尤为突出[8-11]。学习倦怠和专业承诺是反映大学生消极和积极学习心理的2个重要综合指标[1]。专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4个维度,其中情感承诺是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1,12-14]。有研究显示,情感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15-17],即情感承诺度越高学习倦怠程度就会越低。
不同管理风格的班级其个体的情感承诺和学习倦怠会有所不同。如传统班级管理风格,班主任(辅导员)下达命令,班干部传达命令,其他同学执行命令,是一种“独白”式班级管理,教师主体性过度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压抑、遮蔽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18],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有研究者提出:契约管理、民主管理、小先生制班级管理、合作型班级管理等模式[19-22]。此外,班级领导行为对集体效能也有影响[23]。如刘红云等[24]研究显示,民主型和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展示学生个性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共享领导是团队内部有相关特长、经验和知识技能优势者充当领导角色,并带领团队高效率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领导理论[25-27],其对增加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等具有积极的意义[28-31]。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如何调动、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如同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样,因此,与之相应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可借鉴知识型员工的共享领导风格理念。鉴于此,本研究中采用的班级管理风格为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其定义为在班主任(辅导员)的带领下,根据活动或任务特点,有相关兴趣爱好、经验或特长的个体充当领导角色,带领同学高效实现其目标的班级管理风格。
综上,本研究初步假设:从班级管理视角通过提高专业情感承诺来影响或降低高职新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即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学习倦怠间起中介作用(见图1)。
图1 研究的假设模型Fig.1 The model of research hypothesis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高职院校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被试的选取和数据获得共分3个步骤。
1)选择高职新生班级中持有共享型管理理念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理念与共享领导的理念一致,即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个人才能,以齐心协力创建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为宗旨,通过集体合作、权责共享实现班级期望。根据不同时期工作任务要求,凭借自己的兴趣、特长等因素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扮演班委成员或领导者角色,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动同学们参与班级活动和提高学习成绩。
2)在尊重高职新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有专业特长、人际关系良好和有领导力的同学担任班委,并根据后期班主任(辅导员)、授课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评价反馈,决定班委成员是否留任。班委成员初次诞生流程为:首先是学生本人毛遂自荐或班级推荐,并向班级其他同学介绍或展示自己所竞聘岗位的优势、特长或相关经验;其次是未参加竞选同学无记名投票选举;接下来由班主任(辅导员)对得票较高的同学本人和其他同学进行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确定班委成员人选。以这一流程为标准,本次调查共挑选出了市场营销、会计、建筑工程、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14个专业的20个新生班级。
3)采取知情、自愿原则对筛选出的20个班级学生(包括班干部和普通同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问卷855份,剔除没有回答完整、有明显反应偏向或相同项目(如我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前后2次做答不一致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836份(有效率为97.78%)。其中,男生352(42.11%),女生484(57.89%),平均年龄19.09,汉族308(36.84%),未填写民族信息12(1.44%),少数民族516(61.72%),农村746(89.23%),城镇90(10.77%),独生子女67(8.01%),非独生子女769(91.99%)。
1.2 研究工具
1.2.1 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连榕等[1]编制的学习倦怠量表,包括行为不当、情绪感低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共计20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系数为0.865。在本研究中3个分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依次为0.771、0.786和0.683,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3。
1.2.2 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问卷
班级管理风格的测量借鉴赵国祥等[25]编制的共享领导风格量表。把“团队”改为“班级”,“领导”改为“班干部”,个别项目进行了修改。该量表包括班级进取、权责共享、班级期望和班委合作4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原始问卷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依次为0.652、0.797、0.811和0.830,总的α系数为0.853。在本研究中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0,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依次为0.875、0.738、0.860和0.907。利用LI SREL 8.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标为χ2/df=4,RMSEA=0.060,NFI=0.97,CFI=0.98,IFI=0.98,RFI=0.97,GFI=0.94,AGFI=0.9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高职新生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的测量。
1.2.3 情感承诺量表
采用连榕等[1]编制的专业学习情感承诺量表,共包括9个项目,该量表是学习承诺的1个维度,在本研究中其Cronbach′sα系数为0.714。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研究过程:首先借助HUDAP 6.0软件对高职新生学习倦怠进行层面分析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借助LI SREL 8.70软件对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探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高职新生专业学习倦怠的关系: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
高职新生学习倦怠量表的有效性检验:借助SPSS 24.0得到高职新生学习倦怠内容结构20个项目的相关矩阵;运用HUDAP 6.0软件,采用层面理论中最小空间分析法(WSSA1)验证学习倦怠量表在高职新生这个特殊群体中使用的有效性。层面理论主要包括3个要素,即层面、元素和映射语句。本研究根据层面理论将高职新生学习倦怠分成1个层面,包括3个元素:a1行为不当、a2情绪感低、a3成就感低,映射语句见图2。
图2 高职新生学习倦怠内容结构的层面定义Fig.2 Facet defin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freshman's learning burnout structure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法将全部研究变量纳入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于1的变量有10个,而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0.51%,远低于40%临界标准,因此本研究中数据的获取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2 基于层面理论的高职新生学习倦怠层面结果
层面理论一般用异化系数判断维度数选择的合理性。异化系数反映了原始输入数据与输出到多维空间中数据的不一致程度,一般情况下异化系数不超过0.15是可以接受的。在本研究中,高职新生学习倦怠A层面二维结构的异化系数为0.12,所有的项目都落在了原始问卷的3个维度区域范围内,即本研究中3个维度与原始量表结构维度相吻合。此结果表明连榕等人编制的学习倦怠量表可以适用于高职新生。高职新生学习倦怠的感知程度在A层面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高职新生学习倦怠A层面图Fig.3 Facet definition graph of higher vocational freshman's learning burnout structure
2.3 各变量间的相关矩阵
由表1可见,学习倦怠各维度、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和情感承诺两两之间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学习倦怠与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和情感承诺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本研究采用的各量表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同时也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的作用下,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态度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Tab.1 Descriptive analyses of scores for selected variables
2.4 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学习倦怠: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采用SPSS中插件Process进行Bootstrap分析,以此来检验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高职新生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抽取次数为5 000,置信区间为95%。若置信区间不包括零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表2结果显示: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对其高职新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而对情感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当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和情感承诺同时进行回归分析时,两者均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P<0.001)。表3结果显示:情感承诺在95%置信区间的Bootstrap检验中不包含0,说明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中中介效应显著;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直接效应显著(P<0.001),说明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4.35%。
表2 中介效应分析中的回归分析Tab.2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intermediary effects
表3 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和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分析Tab.3 Analysis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otional commitment on shared class management style and learning burnout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高职新生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其中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表现尤为突出,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1,9]。谢姗姗等[32]以高职生为对象,发现其学习倦怠水平偏高,并且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高凤云等[33]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学习倦怠虽不太严重,但行为不当方面表现较为严重。另外,以普通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发现其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严重逃课、不爱上课以及迟到早退等一些不良学习行为上[1]。于鑫悦等[34]研究显示,在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背景下,一些学生认为学习不再是获得成功的必要途径,学习动力、兴趣和积极性也因此下降,进而出现学习倦怠等问题。沈丹[35]认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学习成了部分学生不愿意面对甚至特别倦怠的事情。此外,与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更缺乏自我认可,感觉“低人一等”,缺乏成就感[32],尤其是高职新生,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能力相对不高、对专业了解较少等方面,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增加其学习倦怠的水平。
本研究显示,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学习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的管理风格负向预测学习倦怠,此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36]。由于高职新生需面对诸多方面的适应,因此班级管理风格对高职新生的学习态度影响非常大。如教师能在班上倡导公平、开放、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37]。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包括班级进取、权责共享、班级期望和班委合作4个维度,其中权责共享理念给每个同学都提供了彰显自己优势的机会,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定位。另外,情感承诺与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情感承诺是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12-15]。情感承诺提升,可以有效干预学习倦怠感程度。可见,在入学教育阶段,班主任老师如能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并结合专业特点,提升每位学生已有条件与所学专业的契合度,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情感承诺。
本研究显示,情感承诺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学习倦怠之间呈中介效应。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是本次调查对象认可的班级管理风格,是一种坚持主体多元性、全员参与性、管理非线性、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民主平等、共商共享负责任的管理方式[38],其班级事务主要由全体学生共同协商、讨论完成。这种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主导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高职新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让班级成员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即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也增强了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及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或消除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如班干部根据高职新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在能力范围之内有权给予及时解决,不需要上报、等待班主任老师下达命令,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39],而且还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加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2016年,任婧等[40]又提出了差异化管理理念,这是高校班级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个体差异通过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的推动作用,转化为实现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源。综上,受班级进取氛围的影响,每个学生在忙于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情感承诺会得到提升[41],学习方面也会产生更强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倦怠程度自然会降低。
4 结语
在本研究中,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与高职新生学习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通过情感承诺影响高职新生学习倦怠程度,可为提升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能力提供参考。首先,采用共享型班级管理风格,不仅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还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地把班级氛围经营好,进而把个人发展与班级发展相结合。其次,如果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彰显自己的优势,在提高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同感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