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术后未控患者的护理探讨
2020-12-02郑娉婷蔡旭佳通讯作者邱娃如余淑贤
郑娉婷 蔡旭佳( 通讯作者) 邱娃如 余淑贤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ICU 广东 汕头 515000)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临床少见但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1% ~2%,具有侵袭性高、转移早、预后差的特点,死亡率高达14% ~39%,即使早期发现,预后仍然很差[1],在所有的甲状腺癌中预后最差。患者常因颈部迅速增大的肿物就诊,常伴随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带麻痹,约50% 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肺、骨、脑、肝等远处转移[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对患者生命的威胁性仍极大,也给患者带来极度的痛苦。因此,如何对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显得至关重要。我科近年来收治一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术后未控患者,通过运用综合治疗措施以及全方位护理,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心得叙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郑延光,男,56 岁,因“甲状腺癌未分化癌术后2 月,进行性呼吸困难2 天” 于2016 年9 月18—23 日急诊入住我院头颈科及淋巴内科行手术及化疗。23 日晚出现胸闷、气喘明显,颜面潮红,大汗,吸气可见明显三凹征,喉部气管套管可闻及响亮汽笛音,双肺广泛性哮鸣音及小水泡音,考虑肿瘤生长迅速,预后极差,随时可窒息死亡,经多学科急会诊后转我科进一步抢救治疗。在我科治疗期间曾出现痰液多难以咳出,气切口渗液多、出血,压疮,癌痛,营养失调等问题,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护理措施,较妥善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该患者转入我科前情绪一直很激动,依从性差,曾自行拔除气切套管,转入后我们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和适当镇静改善通气功能,并做好健康教育,通过写字板、图示或书籍等非语言沟通方式讲解疾病及相关知识,并鼓励其勇敢面对疾病,树立信心,以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受益。在生日当天,我们准备了蛋糕,在探视期间与家属一起为患者庆生,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气道护理
该患者转入我科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1 天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考虑其有气切,且气道分泌物较多,遂改用高流量加温加湿经气切口给氧,并使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由于提供有温化、湿化的氧疗,加强化痰药物治疗,翻身拍背物理肺部体疗,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按需协助吸痰等专业化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得到有效提高,分泌物清除更容易。
2.3 营养支持
肿瘤是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对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敏感性下降,进而造成不良临床结局[4]。该患者转入我科后,曾协助经口进食较稠的流质,但患者进食量不多且呛咳明显,因此,根据疾病发展的生理病理特点,我们尽早为其留置鼻胃管,提供肠内营养。每日会根据患者的需求量给予缓慢鼻饲整蛋白肠内营养液,并适当增加米汤、菜汤、果汁等辅食,尽量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此外,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肠外营养,保证足够的热卡摄入。通过以上的营养干预,患者在入住我科期间,体重无下降。
2.4 气切口渗液多的护理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气切口的渗液较前明显增多,伴有恶臭味。更换气切口敷料的频率由一天两次变成一天六次以上,不仅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也造成患者痛苦。为了解决这个护理问题,我们一方面予更换带声门下吸引的气切套管并间断进行冲洗;另一方面,在气切口渗液明显处,采用吸痰管持续低负压吸引渗液,起到较好的效果。
2.5 气切口出血的护理
出血是气切后的并发症之一,该患者在入住我科约1 个半月后出现了明显的气切口出血。为了缓解这个症状,我们除了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外,对于出血严重的地方,采用云南白药粉剂加凝血酶外敷,纱布覆盖加压的方法,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2.6 皮肤破损的护理
ICU 重症患者,需长期卧床医治,易出现皮肤问题。该患者由于皮肤状况较差,虽然骶尾部有贴泡沫敷料减压,但是敷料黏胶处由于受压磨损出现了皮肤破损。为了避免破损加重,我们在破损处贴上了溃疡贴[3],然后再贴上无粘性的泡沫敷料,勤翻身,勤观察,根据溃疡贴情况对其进行更换,在一周后,创面愈合,未出现皮肤问题。
2.7 癌痛的护理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可达60% ~80%[5]。为了有效控制癌痛,我科医护人员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规范使用WHO 推荐的三阶梯止痛,采用镇静药联合镇痛药方法,加用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中医按摩舒缓疼痛等辅助措施减轻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肿瘤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这些患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患者的护理,更是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只有将护理个体化,才能制造更好的护理效果。该患者在我科住了两个多月后,由于肿瘤的进展,最终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在弥留前对我们很感激,因为我们有效地延长了他的生命,提高了他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