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门诊药房的发药交待环节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的效果分析

2020-12-02廖志远唐丽嫦邝信东卢燕金刘丽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发药差错率时应

廖志远,唐丽嫦,邝信东,卢燕金,刘丽玉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31)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肩负着门诊药品的验收入库、保存、发放及提供药学服务等工作[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已成为临床医生和药师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的药品种类较多,常存在同一药品剂型不同、不同药品的外包装相似等情况,易导致门诊药房在发药时出现差错,从而可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发药交待是药师在为患者发药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是研究优化门诊药房的发药交待环节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 年9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25970 例患者。将2017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1252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的134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8 ~78 岁,平均年龄为(46.31±10.64)岁;其中,男性患者有6504 例,女性患者有6016 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8 ~80 岁,平均年龄为(46.90±10.81)岁;其中,男性有6958 例,女性有649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我门诊药房工作的药师共有25 名,其年龄为25 ~48 岁,平均年龄为(32.51±2.31)岁;其中,男性有7 名,女性有18 名。

1.2 方法

自2018 年10 月起,我院的门诊药房对发药交待环节进行优化,方法是:1)对门诊药房的药师进行培训。根据我院门诊药房以往的管理经验,总结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主管药师组织门诊药房的所有工作人员分批次参加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2]。培训的内容包括:常用药品的用药方法、新进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易混淆药品的区分方法、易出现发药或用药差错的药品种类、出现发药差错的原因及应对方法等。另外,定期组织药师参加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或讲座,以提高其法律意识。2)强化药师的发药交待意识。向药师强调做好发药交待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例如:做好发药交待工作便于药师对药品进行再次核对,能降低其发药的差错率;做好发药交待工作能提升患者正确用药及合理用药的意识,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3]。3)发药交待的内容。(1)向患者交待药品名称及药物成分。目前,临床上的药品种类较多,同一种药品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剂型、规格等。若患者对药物成分不了解,易出现重复用药的现象。例如,贝敏伪麻片、酚伽麻敏胶囊、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双扑伪麻片等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感冒药,这些药品中均含有相似的药物成分,若患者认为这些药品属于不同类型的抗感冒药,就易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为此,药师在向患者发放药品时应向其明确说明该类药品的主要成分,嘱其不宜再自行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品,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出现不良反应。(2)向患者交待药物的用法。药师在向患者交待药物的用法时应避免使用毫克(mg)、克(g)、毫升(ml)等剂量单位,应准确地告知其每次应服用几袋、几粒或几片、一天服用几次、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哪些药物需嚼服、哪些药物需外敷、哪些药物需口服等,并明确告知其外用药的用法及用药部位,并在药袋上注明“外用”字样[4]。在为患者发放含有干燥剂或独特外包装的药品时应嘱其不要误服干燥剂或外包装。在为患者发放乳液、混悬液等药液时应嘱其在用药前将药液充分摇均,以利于药效的发挥。(3)向患者交待药品使用的时间。药师应根据不同药品的特性告知患者服药的最佳时间,以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例如,对于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与促消化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复方消化酶、二联活菌胶囊等),应告知患者在饭前0.5 h 服用;对于某些口服类降糖药(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等),应嘱其在饭后0.5 h 服用;对于某些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应嘱其空腹服用。(4)向患者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在为患者发药时,向其交待所发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异丙嗪、氯苯那敏等药物会引起嗜睡反应,在为患者发放此类药品时应告知其在服药后不可驾驶机动车或从事高空作业,以免造成严重后果;酮康唑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在为患者发放该药时要嘱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嘱患者不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苯妥英钠和西咪替丁联合使用可引起苯妥英钠中毒)。饮食对药物的疗效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在为患者发放药品时应向其交待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例如,告知患者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少食用或不食用酸类水果、果汁和醋;在服用铁剂时应避免喝浓茶。此外,部分药物(如呋喃唑酮、西咪替丁等)可对酒精代谢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为患者发放此类药品时应告知其在服药期间忌酒,以防发生酒精中毒。告知患者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严格忌酒,以防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对于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在为其发药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影响母婴的健康。对于老年患者,考虑其肝功能下降、肠胃功能较弱,应让其适当减少用药量。对于记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在为其发药时应耐心地向其讲述药物的用法用量,在必要时可将药物的用法用量写在药盒上。在为儿童家长发放儿科药品时应仔细询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为其计算用药量,避免出现用药量不足或用药量过大的情况[5]。(5)向患者交待药品贮存的知识。在为患者发放对光线、温度敏感的药品时,应详细地向其交待贮存此类药品的方法。例如,在向患者发放干扰素、胰岛素等生物制剂时应告知其将药品冷藏;在向其发放维生素、氨茶碱等药品时应告知将药品放于暗处,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取药和用药差错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取药和用药的差错率为0.12%,对照组患者取药和用药的差错率为0.9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取药和用药差错率的比较

3 讨论

门诊药房是医院内集技术、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其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药交待是指药师在调剂处方和发放药品的过程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等明确、详细地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的药学服务环节。目前,多数门诊药房在开展药品发放工作时主要是侧重于对处方的审核和调剂,而忽略了发药交待环节,从而易导致患者出现用药差错。因此,门诊药房应重视发药交待环节,以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优化门诊药房的发药交待环节能显著降低患者取药和用药的差错率,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发药差错率时应
装饰石材荒料锯切及毛板制备时应掌握的技能(四)
智慧药房自动发药装置专利技术分析
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西药房排药及发药效率中的作用
麦田出现白穗 收割时应这样处理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门诊西药房配发药新模式初探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母猪人工授精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