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乐论》辑录:论音乐观念
2020-12-02李方元康瑞军杨成秀
李方元 康瑞军 杨成秀
论雅乐
吹律暖寒谷赋以阳气中暖,寒谷和畅为韵
夏竦 撰
题解
见《文庄集》一百卷,夏竦撰。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父承皓,力战契丹死。竦年二十赠崇仪使,录为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出知诸州。天圣三年,复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迁枢密副使。宝元初,入为三司使,后徙蔡州,改知亳州。庆历七年,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枢密使,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加兼侍中,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文正,改谥文庄。《宋史》卷二八三本传。著有《夏竦集》一百卷,《策论》十三卷,原本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录出《文庄集》三十六卷。
是文收入《文庄集》卷二三。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16册,卷三三三)采录。
懿彼鸣律,中含盛阳。激清音于极北,暖寒谷于穷荒。导太和之恩,成其地利;发重阴之窟,被以天光。邹衍以幽谷至深,平皋可贵,思疆理于旷土,冀生成于品汇。徧吹六管,乍回天地之心;潜运五音,大合惨舒之气。是何清声激越,雅韵冲融,足以齐六气,和八风。歌太簇之声,勾芒发外;奏黄钟之气,和粹积中。已而遗响未终,朝阳乍满,却阴涸以冰释,召天倪而风暖。具箫韶之响,嘹唳凤鸣;非孔壁之音,锵洋玉管。是何元功既著,至理罔奸。律因阳而煦暖,谷以阴而涸寒。正累黍之仪,既无失度;感好生之德,足以胜残。岂不以惟北者阴,极阴者谷?因推律以条畅,故生物而孕育。当脉起之际,变潟卤于闲田;观甲拆之时,享膏腴于百谷。是知律资大一,声感中和。发萌芽之蠢蠢,散冰雪之峨峨。律本相生,自契伶伦之伎;军声不竞,无惭师旷之歌。是知民不干常,化犹其上。念凉德之可革,在仁风之潜畅。故声为律兮感苍生,克符天贶。
与司马温公论乐书一三
范镇 撰
题解
《与司马温公论乐书》,范镇撰。
范镇(1008—1088),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元年进士,礼部奏名第一,调新安主簿,后召入国子监,为东监直讲。召试学士院,除馆阁校理。除直秘阁,为开封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兼管勾国子监,后迁翰林学士。英宗即位,迁给事中,除翰林学士。神宗即位,迁礼部侍郎,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哲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起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累封蜀郡公。元祐三年卒,年八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宋史》卷三三七本传。著有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卷,《内制集》三十卷,《外制集》十卷,《正书》三卷,《乐书》三卷,《国朝事始》三卷等,但多已佚失。今存《东斋纪事》六卷。范镇论乐文字较多且广泛,涉及制度、乐悬、乐律等诸方面。
是文收入《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40册,卷八七〇)采录。
近奉书并《乐论》,必已陈达。切以古圣人之言礼乐如此其切至者,以其奉天地社稷宗庙,有君臣上下尊卑之分,不可相逾越也。自数年来,用李照乐,以太簇为黄钟,则是商为宫。商为宫者,臣为君也。为人臣者闻是,而其心可安乎?一时亦不可过也。先帝时,镇尝屡言,至今累年,未见施行,不知以为如何,忍留而至于此!或者云,今非议乐时。将来大行引发、奏严、卤簿鼓吹皆用此声,不可不虑,不同向时手书往来,以代戏笑。况足下方居位天地、育万物之职,不可复云以俟来世、以俟后人。镇恃念,舍此无以奉裨。不胜恳倒之至。
论琴乐
相国张公听普印昕师弹琴诗序
宋祁 撰
题解
见《宋景文集》六十二卷,宋祁撰。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庠弟。天圣二年,与兄庠同试进士中第,人称“二宋”。拜太常博士,诏定新乐,迁尚书工部员外郎,累官翰林学士礼部侍郎。上《御戎论》七篇,加龙图学士,与欧阳修同修《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宋史》卷二八四《宋庠传》附传。宋祁以文章擅名一时,所著有《大乐图》二卷;《宋景文集》一百五十卷,今存宋刊本残卷,清重编《宋景文集》六十二卷。宋祁论乐文字较多,尤重雅乐体制,多见于《宋景文集》。
是文收入《宋景文集拾遗》卷一五。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24册,卷五一六)采录。
乐家有琴也,于古差近;释子悟禅也,在法最胜。胜法难喻,古声难调。二者合以相资,此昕师之鼓琴也。相国清河公镇许昌之初载,师以领忘言之契,有命驾之行。闲其清靖,参以宴坐。心照云旧,法乐甚欢。于是乘艾夜之闲,投兰言之隙,思有以音声佛事,萧散天弢,竦神承流,深根宁极者,莫尚乎丝桐之乐,乃进而御之。既一再行,相国洒然而喜,顾谓四坐曰:“夫声缘器至,器乃假合;和寓声现,声本虚空。若夫据太和以亲琴,琴也特朽株枯木;自解脱而论法,法也皆月行舟。道要尽然,吾听止矣。”因为诗以贶师,其乱章有弹意忘琴之句。所以逗机炉雪,遁迹鱼筌,彷徉大方,脗合真际。师亦踌躇满志,推琴而褫之。它日,予与观焉,窃美公以左槐真宰,回入佛乘,径登之如此;又嘉师以安弦软音,动荡天倪,造适之如彼,是用叙作者之意,以冠其篇云。太常博士、直史馆广平宋某。
听琴序
曾巩 撰
题解
《元丰类稿》五十卷,曾巩撰。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南丰)人。嘉祐二年及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检讨官。熙宁二年,出通判越州,知齐州,徙襄州、洪州。加直龙图阁、知福州。改徙明、亳二州。元丰三年知沧州。神宗召见,遂留判三班院。四年加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兼判太常寺。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年六十五。人称南丰先生,理宗时追谥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本传。曾巩文集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等,后佚。
是文收入《元丰类稿》卷五二。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七、《曾子固集》卷二一、安刻《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三,《圣宋文选》卷一四。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58册,卷一二六四)采录。
凡有贵于物者,岂特物不能胜之欤?抑亦无所待于物故也?世之有学者名占一艺,苟不期于徇物,则亦足贵矣。然以自售,然后人得而贱之。故工于艺者,常恐人之羞薄,则往往拂人之好,而自要其简重。虽求之者愈勤,而拒之者愈坚,然不知人亦愈羞薄之也。琴之为艺,虽圣人所不废也。其制作之意,盖有所寓。而至其所闻者,不出乎几席之间,而所感者常在乎沧浪之滨,崔嵬之颠,亦已至矣。虽然,声自外入也,使闻于彼而应于此者犹且如此,况不自外入者乎?故乐之实不在于器,而至于鼓之以尽神,则乐由中也明矣。故闻其乐可以知其德,而德之有见于乐者,岂系于器哉?惟其未离于器也,故习之有曲,以至于有数,推之则将以得其志,又中于得其人,则器之所不及矣。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岂能易吾于须臾哉?若夫吾之心在于雁门,吾之目在于鸿鹄,则虽九奏于吾之前,犹不闻也。故琴之作,有厌乎人之耳者,岂非自外入,无有久而不倦者乎?虽然,吾尝学琴于师矣。反宫于脾,而圣亦不废也;反商于肺,而义亦不废也;反角于肝,而仁亦不废也;反徵于心,而礼亦不废也;反羽于肾,而智亦不废也。方其时也,非春也,求之于律则不中夹钟,物安得而生哉?非夏也,求之于律则不中蕤宾,物安得而长哉?非秋也,求之于律则不中南吕,物安得而敛哉?非冬也,求之于律则不中应钟,物安得而藏哉?故无出无内,无缓无急,无修无短,巧历不能尽其数,岂止于十九八六而已耶?故闻者无闻也。其神之游,东不极于碣石,南不极于北户,西不极于流沙沈羽,北不极于令正之谷,则鸟何从而舞?鱼何从而跃?六马何从而仰秣?景风何从而翔?庆云何从而浮?甘露何从而降?醴泉何从而出?吾之琴如是,则有耳者无所用其听,尚何厌之有哉?则凡贵者,且不足贵也。故在郑则不淫也,在宋则不溺也,在卫则不烦也,在齐则不骄也。用之于祭祀,则鬼神亦莅乎其所矣,尚何烦于知音哉?若乃当春而叩商,及秋而叩角,当夏而叩羽,当冬而叩徵,虽知四时之行,在我未免乎有手动弦也。某人尝与巩适抚之金谿,因以琴称,而不知吾之琴也。某人苟知所存不在弦,所志不在声,然后吾之琴可得矣。虽然,他日祭酒之堂,樽俎之宴,追三代之遗风,想舞雩之咏叹,使闻者若有所得,则庶几不愧于古人矣,尚何恨于羞薄哉!
琴乐序
白玉蟾 撰
题解
见《琼琯白真人集》,白玉蟾撰。
白玉蟾(1194—?),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海蟾,又号海琼。少于罗浮山学道,后常居武夷山,号海南翁、琼山道人、武夷散人等。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道教奉为南宗第五祖。其人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著作今存杂著《常清净经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等,诗文《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世辑有《琼琯白真人集》等。
是文见《琼琯白真人集》。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296册,卷六七四七)采录。
葛峰黄冠①师王君怀琴于西湖之上,琼山白玉蟾自吉而杭,适与之会,相与一筦而坐。琼山仰天俯水,兴喟而嗟曰:“望长天兮烟空,顾水远兮风寒。眇身世其如寄,若有赘乎两间。”王君解此,遂为最琴。始乎理冠整襟危坐,凝神调弦拂轸,壮鞲拭徽,既而作一曲。琼山闻之,如春风鸣条,黄鹂有声,云寒雨瞑,在乎远汀。倏而声回,十指俱暖,花神入弦,林鹤婉婉。复转一腔,声如南风,暮天归雁,呢喃帘栊。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移宫换羽,燮入姑洗,七弦凄凉,使我眉茧。或详顿促,如秋空云,千林瞑合,孤尖啼猨。飞弦舞轸,意在霄汉,群树鸟号,万山烟断。黯然凛然,如霜如冰,又如竹屋,霏霏雪声。琼山惊叹而且谓曰:“观子之琴,如登昆仑之巅,千岩万壑,云屏烟障;飞奋跳蹙,紫翠青红,一目所收,五官忻舞。又如泛渤澥之面,十洲三岛,涛山浪屋,奔驼鼓荡,鲲鲸鼋鼍,万变在目,双耳如聋。今子之琴倏忽万象,顷刻四时,能使枯木寒泉之士,斗然长啸;酥珠琼翠之女,戚然颦眉。在子之心,上契太古,内合无为,何其乐哉!”王君曰:“余家葛峰,少小畜琴,今子所云,政余乐也。余有小轩,榜以琴乐。”琼山乃以意似之。君字仲章。
论词乐
评本朝乐章
晁补之 撰
题解
见《鸡肋集》七十卷,晁补之撰。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二年第进士。初授澶州司户参军,转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五年,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出知齐州。绍圣中,坐党籍贬监信州酒税。徽宗立,召复为著作佐郎,迁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崇宁间,蔡京为相,辞官还家。大观四年,“党论”平,受召出知达州,旋改知泗州。寻卒,年五十八。《宋史》卷四四四本传。补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七十卷,《琴趣外篇》六卷。《四库总目提要·鸡肋集》有此评价:“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俊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
是文收入《能改斋漫录》卷一六,又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诗人玉屑》卷二○,《词苑丛谈》卷四。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126册,卷二七三七)采录。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要皆妙绝,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黄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着腔子唱好诗。晏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张子野与耆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词 论
李清照 撰
题解
《词论》,李清照撰。
李清照(1084—?),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之女。十八岁适赵明诚,后与其夫居青州、莱州。靖康之乱,渡江居建康。建炎三年明诚卒,李清照避乱辗转于越州、台州、温州、衢州、临安等地。卒于绍兴二十一年以后,年七十余。清照工诗文词,尤以词擅名于世。事迹参见王仲闻《李清照事迹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清照集校注》附)。
是文收入《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又见《诗人玉屑》卷二一,《词苑丛谈》卷一。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174册,卷三七九九)采录。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论乐教
秀州重建州学记(选录)
绍兴十二年十月
张嵲 撰
题解
《秀州重建州学记》,张嵲撰。
张嵲(1096—1148),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宣和三年上舍选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刑曹,张浚辟为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绍兴五年召对,以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再迁著作郎,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九年,除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年,秦桧擢之为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寻罢去。顷之,起知衢州。十八年,作《中兴复古诗》以希进用,会疽发背死,年五十三。《宋史》卷四四五有传。平生以附秦桧得进用,颇为人所讥。著有《紫微集》三十卷。
是文收入至元《嘉禾志》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光绪《嘉兴府志》卷八。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187册,卷四一一七)采录。
因为之记曰:夫仁义治化之本,礼乐所以文仁义也,而学校所以寓礼乐也。故《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民,而终之以六艺,则所以文仁义者有其具矣。以六礼六乐为教②,而必肄之于学,则所以寓礼乐者有其所矣。仁义无以文之,则人不知孝弟之可乐;礼乐无以寓之,则方且藏在有司,掌于容官,何以习民之视听哉?故古者行礼必于学,是以乡大夫既登贤能之书,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曰和、曰容、曰主皮、日和容、曰兴舞。说者以为和谓其闺门之内行也,容谓其容貌也。杜子春以和、容为和、颂,谓其能为乐也。盖庶民无射礼,独有主皮之射,故卿大夫因行乡射之礼而览视之。夫既登其贤能而使之有所劝,又询之以礼乐而使之有所慕,斯民之从之也无难矣。然则学校之教,岂徒逮于学士弟子哉,虽庶民亦与也,为治者可不务乎!
论佛教音乐
密印寺钟楼记
冯檝 撰
题解
《密印寺钟楼记》,冯檝撰。
冯檝(?—1152),字济川,号不动居士,宋遂州蓬溪县(今四川遂宁)人。政和八年进士,宣和中为蜀州教授。建炎元年,为秘书省正字,迁司勋员外郎,出知巴州。绍兴初,迁利州路提点刑狱,为枢密院计议官,历右司、工部员外郎,除宗正少卿。八年,因言者论其谄事张浚,以直秘阁出知剑州,复落职,以左朝奉大夫主管洪州玉龙观。行至镇江,召对称旨,复故官。九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迁给事中。后出知邛州,复知泸州,为泸南沿边安抚使,加敷文阁直学士。绍兴二十二年卒。著有《时议录》《谏议录》《临安录》等,今已佚。晚年专意净业,作《西方礼》三卷、《弥陀忏》一集。
是文收入《至元嘉禾志》卷二六,今据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本(第181册,卷三九六九)采录。
菩萨三摩地,多自闻中入。因声始有闻,因器方发声。声尘投耳根,显出能闻性。因闻得见性,见性即遗闻。根尘二俱遗③,自性无生灭。生灭既尽已,三味当现前。是故圆通门,观音为第一。而此阎浮界,教体在音闻。十方净伽蓝,以声为佛事。钟鼓以为器,撞击出音声。要以声发机,警众令开悟。器大声乃普,声普闻亦周。堪以觉群迷,俾到菩提岸。我闻秀外邑,巨镇号青塾。中有古梵④宫,敕名密印寺。寺安六百众,钟不满千斤。其声虽远闻,与众未相称。比丘行昭者,自发广大心。愿增铸万斤,晨昏发蒙昧。亦以除恶念,亦以度苦轮。庶几获听闻,咸悟真常性。寻诱三同志,共结此良缘。大事不易成,三铸三不遂。最后修忏法,上祷诸天神。金将跃冶中,火⑤地忽震动。密云垂堕雨,复恐事不谐。万口恳观音,开模已成就。须臾大雨作,匠者悉欢呼。得雨火⑥力衰,钟声必清亮。巨钟既已成,复患无巍楼。不能递远音,开觉未为广。复欲创大厦,不敢化邑人。鬻屋以为资,借贷市珍货。泛海易香药,往返数十年。寇难凡七遭,秋毫无所损。遂足楼所费,今复次第成。我念结净缘,凭仗佛威力。反⑦以自愿力,无一不遂者。谛观行昭意,竭力铸巨钟。架楼以奉安,非徒为观美。要使一切众,皆由观音门。获悟⑧真圆通,方满殊胜愿。泸帅冯檝撰。
注释:
①黄冠,道士之冠,转为道士的别称。唐球(一作“求”)《题青城山范贤观》:“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②“以六艺”至“为教”共二十一字,原脱,《全宋文》据光绪《嘉兴府志》改。
③嘉兴图书馆馆藏精钞本(简称钞本)地底记:“遗,似作‘选’。”
④梵,一作“焚”,据钞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库本),为“梵”。光绪《桐乡县志》卷五作“梵”。
⑤钞本为“大”,库本作“火”。光绪《桐乡县志》卷五作“大”。
⑥钞本为“大”。
⑦反,钞本、库本均为反,光绪《桐乡县志》卷五作“及”。
⑧悟,钞本作“梧”,其天头、地底则均认为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