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微创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12-02张明星
张明星
(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群中[1]。有研究发现,随着高能量损伤及交通事故的增加、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多[2]。在全身骨折中,该疾病的患病人数约占1.4%,有相关研究显示,患者患病后内的3个月,病死率可达到16.7%[3]。对于发生骨折的高龄患者,需长期于病床静养调息,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对该种疾病的高龄患者的治疗,应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造成的创伤为主,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文就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3例60岁以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有17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60~95岁,平均年龄为(77.34±11.64)岁。根据AO分型,其中A3型患者有6例、A2型有13例、A1型有4例。其中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有15例,高血压患者6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3例。纳入标准为:①年龄>60岁;②无手术禁忌症;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一般资料不完整;②肝、肾等重要器质发生病变;③患有精神类疾病,言语不清、意识混乱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PFNA微创治疗。在术中,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持续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使患者采取仰卧位于治疗床上,使患者取中立位,外展患者的健肢,使患者的上身偏向健肢一侧倾斜,倾斜角度为15°。为患者进行牵引复位后,在患者的大粗隆顶端上5~10cm处,将皮肤纵向切开5cm,从患者大粗隆定点位置,在其股骨髓腔部位将导针插入。在近端髓腔处,采用17mm的空心钻头进行扩大,根据导针,插入PFNA主钉后拔出导针。根据瞄准臂引导,在股骨头颈内将导针打入,将其置于股骨头颈中线偏下位置,将股骨颈正中作为侧位。将沿导针将螺旋刀片锤击患者股骨头,直至目的位置,将刀片进行锁定。在远端交锁螺钉进行拧入后,再拧入尾帽。根据C臂透视见位置良好,将切口进行关闭。
1.3 术后处理
为患者开展术后常规的感染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同时为患者开展止痛治疗。待麻醉恢复后,为患者进行患关节以及足踝的康复训练。根据其恢复程度,对训练强度椎间进行加强。在3个月左右,患者的骨折获得临床愈合且能实现完全负重。若患者的全身情况较差、内侧骨块复位不理想以及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将其下地负重时间延迟。
2.结果
23例患者围术期情况。平均手术时间(1.43±0.15)h,平均失血量为(129.87±21.93)ml。术后进行3~9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生畸形愈合,无死亡案例,未发生内固定滑脱、松动、骨不连、伤口感染及再骨折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其中优为14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0%,其中,1例疗效为差的患者是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
3.讨论
临床上开展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目的是促进骨折的早期复位以及早期固定,以实现患者术后能早期进行患肢活动,实现患肢的早期部分负重以及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实现患者早期开展相关的功能锻炼[4]。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大多数为年龄偏大,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上升[5]。由于患者骨折后的长期卧床,老年人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上大多数老年患者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的情况出现,对骨折固定可靠性产生了严重影响[6]。PFNA是一种微创手术,PFNA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手术给高龄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逐渐成为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9]。
本次结果显示,开展3~9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且未出现内固定脱出、松动等严重并发症。据Harris功能评分显示,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91.30%,治疗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具有显著疗效,同时有效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