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分析

2020-12-02吴波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气腹开腹胆囊

吴波

(荣县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临床常见手术治疗方式,由于该手术方式具有针对性良好、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临床,但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一样,术后并不能排除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例如切口感染、胆漏、肾功能不全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2]。为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本文特选取100 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结果显示,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都会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导致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2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00 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次所选患者的年龄32 ~68 岁,平均年龄为(47.82±8.35)岁,其中,参照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1 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31 例,女性患者占19 例。经检查,所有患者的身体状况皆符合手术治疗条件,临床资料完整,无严重的心肾功能障碍疾病,无精神疾病史,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取得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研究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前做好常规检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态能够进行手术治疗,做好常规消毒麻醉处理,待麻醉起效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切开腹腔建立气腹并调整充气速度和气腹压力,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控其酸碱代谢平衡,按照正确的手术操作步骤完成手术,做好最后的止血、留置引流管和关腹工作。

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准备如常规组一致,切开腹腔建立气腹并调整充气速度和气腹压力后,在腹腔镜的辅助下确定病灶部位,按照正确手术操作完成手术,做好止血、留置引流管、关腹以及退镜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观察分析的时间主要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记录这几个时间段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人数,以此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的评定标准[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 以及72h 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腹腔镜手术中最有优势的手术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开创性的一个手术,腹腔镜结肠手术、胃部手术、胰腺手术、肝脏手术等多种手术几乎都是基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展而来的[4]。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也并不能排除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术后感染、出血、胆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都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为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术后的常见现象,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破损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这三大因素。这种病症会让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患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等,可通过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抗凝治疗等方式缓解[5]。本文旨在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为此特选取100 例患者展开与传统开腹术的术后结果对比研究。依据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 以及72h 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术一样会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进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猜你喜欢

气腹开腹胆囊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