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四种“衰老模式”浮出水面

2020-12-02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斯奈德肾脏对象

有人60 多岁时心脏依然强健,但肾脏却已开始衰竭;有人可能拥有30 岁人的肾脏,却经常罹患传染病。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衰老过程迥然不同?新研究发现人类存在四种不同的“衰老模式”:免疫、肾脏、肝脏和代谢。这一最新研究发表于英国《自然·医学》月刊。论文中指出,一个人的衰老模式取决于他(她)体内哪个生理系统衰老得最快。有朝一日,医生可以利用此类信息建议患者改变某些生活方式,并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两年时间收集了43 名研究对象的生物样本,这些样本包括血液、炎症物质、微生物、遗传物质、蛋白质及代谢过程的副产品。通过跟踪样本随时间流逝发生的变化,他们确定了大约600 个所谓的衰老标记,这些标记的数值可以预测某个器官的功能,并估算其“生物年龄”。

目前,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四种不同的衰老模式:免疫、肾脏、肝脏和代谢,并将43 名研究对象予以归类。研究对象生物系统的衰老程度表明,一些人刚好符合某种类型,而另外一些人可能符合全部四种类型。

例如,属于免疫衰老模式者拥有更多炎症标记;代谢衰老模式者血液中糖分更多,这表明他们身体代谢葡萄糖的效率下降了。当然,研究还发现,每个人的衰老情况都由不同衰老模式的特征混合而成。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迈克尔·斯奈德表示,过去,科学家一直在庞大的人口数据中收集衰老标记。研究人员通过比较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数据来确定衰老标记,但这种数据只能捕获并记录某人特定时刻的状态,无法揭示这个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这意味着基于人口的衰老标记或许并非判断患者如何衰老,以及何种疗法最适合他们的最佳标准。

有鉴于此,斯奈德团队希望,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跟踪特定人群,来了解个体之间衰老标记的差异。他们研究对象的年龄从29岁到75 岁不等,在两年间,每人至少提供了5 份生物样本。经过研究人员的分析,这四种“衰老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猜你喜欢

斯奈德肾脏对象
神秘来电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松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