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分析学情,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2020-12-02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三台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语文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三台小学 孟 鑫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学生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新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原来的关注教师、教材和课堂转变为重点关注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但是据我的调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学情分析,或者意识不到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在实际分析时存在关注度不够、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多数分析流于形式。这些教师平时上课较为随意,且教案、教学方法长年不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精准地分析学情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来说确有必要。

一、传统模式下小学语文学情分析的现状

首先,学情分析的关注意识不够。据我的调查,部分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是以教材加教参为依据设计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的关注点不是本班的学情,而是教材、课文资料。这表明,语文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情况并不乐观,备课成了教师自己的理想设计,由此更谈不上在教学过程中能基于学情进行有效教学。

其次,学情分析的应变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而不少教师尤其是刚任教不久的年轻教师较为缺乏机智地处理这些教学意外的能力。如一些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提示过多,牵扯痕迹过重,有时甚至为了让课堂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下去,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个性回答敷衍塞责,甚至直接向学生说出标准答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随机应变。

最后,学情分析方法过于单一。据我的调查和访谈,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分析学情时所运用的方法都是猜测或根据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判断。可见,学情分析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考查。

二、小学语文课堂精准分析学情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相应的发展。“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都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在他人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精准地分析学情,其实就是在本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在充分掌握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做好教学预设,制定适宜的学习方案,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最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有助于根据学情变化发现和拓展新的课堂资源。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水平都是会变化的,语文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环节中学情的实际变化发展情况,可以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和教学预设,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同时还能发现更多的课程资源,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最后,有助于促进教师养成及时反思优化教学过程的习惯。教学反思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经常被教师忽视,绝大多数教师都以讲完课程内容为本节课的结束标志,在课后很少分析这堂课讲得怎么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知识掌握的实际效果如何,教学方式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等。而在课后分析学情,则能够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及时地了解学生收获了多少,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怎样,这样才能去重新调整下次课的教学,进而促进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发生。

三、基于学情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课前诊断,确定起点优化过程

课前的学情诊断,是为优化教学设计而服务的。教师应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需要出发,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已知、未知、需知、想知和能知。上课之前,语文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五知”,可以确定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做好不同环节的教学设计,从而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小毛虫》这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识字教学课文。我在导学诊断单上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学习任务。任务一:呈现出本课的新生字“昆、怜、挪、仿、佛、尽、任、何、纺、竭、规、律、待、挣、愉、绒”,用红笔圈画出自己通过预习已经认识的字,并说明“我已经认识了( )个生字”。任务二:先通篇阅读课文,然后在练字本上写出下列词语“挪动、生机勃勃、笨拙、仿佛、羡慕、纺织、尽心竭力、与世隔绝、耐心等待、挣脱、色彩斑斓、轻盈、雾霭”,在已经会读会写的词语上打“√”,并说明“我已经会写( )个词语了”。任务三:借助字典等工具去理解任务二中词语的意思,并打“√”,然后说明“我已经理解( )个词语了”。待收回导学诊断单后,通过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的生字新词都很生疏,尤其是字形难记、笔画较多的字,如“羡慕”“挪”“雾霭”等,还有很多学生对“生机勃勃”等成语的含义没有理解。因此,我就需要依据上述学情调整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词,以及一些词语的含义理解。这样调整修改后的识字教学设计,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二)课中关注,确保教学朝向精准

绝大多数教师都重视课前的学情分析,而忽视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变化而实现动态的生成,即忽视课中的学情关注。因此,课堂教学环节中关注学情也十分重要,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真实的课堂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传统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随后我对学生进行检测,从检测情况来看,学生大部分都掌握得很好。接着就是教写字的环节,从读准拼音到学会笔画笔顺的书写再到组词,这些环节师生的互动也比较成功。但是我察觉到,一些学生在书写生字时有如下问题:“喝”和“渴”右半部分的“曰”,很多学生都写成了“日”;还有学生在写“补”时,将左边的“衤”字旁写成了“礻”字旁,等等。这表明,识字写字的过程看似成功,但其实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如果教师只看到表面的好现象,而没有观察到个别学生实际的写字情况,就会让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方案,深入学生中间,观察他们的书写情况,总结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汉字规范化书写进行指导。在随后精读课文中,一些教师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的问题如“课文中一共写养羊人几次丢羊?为什么丢羊?街坊是如何劝他的?养羊人是否听取了街坊的劝告?他在丢失两只羊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都是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这些内容基本在十分钟左右就能讲完。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因为不了解学情而出现课堂容量过小的现象。课中对文本的解读,由于教师缺乏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挖掘,让一些学生“吃不饱”。为此,教师应该调整问题,设计时要注意呈现梯度化,难度层层递进,吊足学生的胃口,吸引他们自主思考,真正理解寓言故事内涵。最后,可以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将寓言故事鲜活地呈现出来。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发挥学生的故事再创造能力。

(三)课后分析,及时反思完善方案

学情分析不应局限于课前和课中,课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既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还能给下一次课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反思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课后的教学反思并不是只反思不足,还要反思上一次比较成功的地方。如本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安排是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是否给学生预留了自主思考的时间,突破难点时选择的方法是否新颖且易被学生接受,是否及时在学生生疑处给予及时恰当的点拨等。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成败得失,才能修正和改进教学。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顺学而教、顺势生成”已经被教育界认为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改背景下,“以学定教”已经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而做到“以学定教”就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都认真地分析学情,将学情分析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语文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分析:是谁要过节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回头潮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