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12-02山东省滕州市东阳温小学张光彩
山东省滕州市东阳温小学 张光彩
2020 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疫情,席卷全国。举国上下积极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人人戴口罩,勤洗手,居家勤通风。改变了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的习俗,最大程度地遵循疫情防控专家的指导。于是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放慢了,开始体会另一种生活:工人延迟开工,农民工得以重新审视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家庭,父母不再身体强健,思想不再那样前卫,知识不再渊博。孩子像久旱的土地,尽情地享受着久违的父爱、母爱的甘露。一家人享受着超长的春节假期,其乐融融,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全国陷入了一种非常窘迫的状态,农民工不能复工,学生无法开学,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复工和开学。
一、给予家长方面的考验
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很多学校的教学计划,也打乱了学生的学习节奏。开学延期,党和国家积极筹措开通“空中课堂”“线上直播”等应对措施,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充分协调联通、电信、中广有线等部门,创设了学习强国群、微信群、钉钉群等视频交流平台,跨越了疫情造成的屏障。条件较好的城市,师生如期在网上返回课堂,教师正常上课,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和学生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空中课堂”别开生面,学校和家长一起面对疫情困难。而面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条件参差不齐,甚至个别贫困家庭仅有一台陈旧的电视,视频交流的接收端出现严重的阻碍。接收端设备的购买,社交平台的安装、开通、调试、信息的反馈等问题在考验着家长的态度和能力。有的家长意识淡薄,对于学校的要求,听之任之,不管不问,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变得无关紧要,此类家庭环境的学生学习态度可想而知;有的家长积极响应,但对于校方要求无能为力,如家中只有一台接收模拟信号的陈旧电视且未能连入中广有线系统,通信工具是老年手机。在现实情况下,有的家庭不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学生无条件上课;有的家长祖辈钟情于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父辈沉迷于游戏,不肯把电视、手机让给学生学习。于是家庭上演了“祖孙争电视”“父子争手机”等家庭矛盾,打破了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局面。
大部分家长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1)学生学习时间段,带二宝避开学生学习环境;(2)有的家庭学生多,家长努力采用不同的设备,创设相对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按时接受网上学习;(3)有的家长自觉地购买学生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先行学习,家长在学生网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再塑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同步深化亲子关系,学习效果犹如弯道超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自信心,学生在家长的关爱中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疫情造成了学生千差万别的学习条件,因而形成的结果也千差万别。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它能作为孩子强有力的感情后盾,也能帮助孩子更快地与他人建立起互助友爱的关系。如果缺失了这种羁绊,将会给孩子以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共情能力差、焦虑、人际交流差,严重的会做出反社会的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我们一直以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又有几个家长在认真履行这个“老师”的责任!董卿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所作、所为、所言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明天的模样,必定会留有你今天的烙印,某种程度上父母已规划了孩子的未来。疫情之下,再高端的名校,再优秀的教师,也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用心。孩子之间的竞争,可谓家庭教育质量之间的竞争。在疫情考验下,个别家长的素质、思想意识、能力亟待提高,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乡村教师克服困难,完成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给予学生的考验
(一)端正学习态度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是“态度决定一切。”不难发现,一个学习态度端正的人,往往学什么都能比别人学得快、学得牢、学得好。所以,学习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教育的本质就是习惯的培养
孔子《汉书·贾谊传》里的“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会像天生的牢固,根植于骨子里。表明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各种好与坏的习惯会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大多数习惯,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疫情打乱了学生的原有学习节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开学一再延期,当孩子长期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好习惯,例如:日常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品行好习惯;健康心理好习惯;自我保护好习惯。
(三)一再延迟开学,学生要坚持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大量阅读,往近了说能积累知识素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帮助孩子获得好成绩;往远了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的积累是复利的。一本书、一个认知、一种知识能力的价值是微弱的,但是当知识点开始变多,知识体系开始建立,个人的技能树也开始建立。这个时候,我们的认知能力也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随之而来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四)合理安排作息
科学研究,睡眠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让孩子学习取得进步的基础。
停课不停学,网上学习也是在考验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线上直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强调的是主动学习。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就可能是这样的:一上课,网速就差;教师反馈信息,就关耳麦;上课时,时而吃零食,时而喝水;画面是教师授课,配音是游戏的声音等。反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时间、地点以及学习进度等,没有听明白的知识点,回过头来可以补上。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孩子白天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学习的效率。
(五)让孩子做一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其实也是在进行生活教育。让孩子在家务中体会父母的辛苦,锻炼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三、对学校的考验
(一)学生学习的管理普遍不足
学校对于学生的家庭实际困难、学习条件、学习环境未能全面了解。以致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无目标、盲目,效果甚微。
(二)课堂教学管理不严,落实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学校设备不足,以致学校不能组织每阶段每学科根据备课组远程研讨的教学进度。每天推选一名教师主讲,制作“微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辅导,让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其他教师居家在线批改作业、监督学生听课,并通过在线答疑功能为学生解答问题。
四、对教师的考验
(一)个别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无法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和班级钉钉群
网上直播教了却不能评,无法跟进评价,学生没有教学材料,对于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回顾、唤起回忆、强化巩固,任课教师不能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辅导。学生线上看了视频不等于学了,看了视频不等于就会了。
(二)教师工作的开展
个别教师不能“空中”教研。所以,教师应该群策群力,做到不断跟进,积极调度。
(三)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应与家长多沟通,调动家长对孩子多关注、多提醒、多鼓励、多表扬、勤监督孩子空中课堂的学习。
五、应对方案
家长和教师要在教育路上相互配合,家长、教师和孩子是不变的铁三角关系。在教育这件事上,从来不允许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教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家长和教师的目标始终一致,责任与使命始终相同,那就是让孩子成才。家长和教师只有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在孩子成长路上各司其职,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向着更远的地方前行。
六、呼吁倡议
疫情这张考卷,检测出学校城乡之间的差距,让信息化教育惠及农村,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多组织培训,让教师的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得以提高。家长课堂、学校开放日切实执行,让部分家长思想意识、行为态度有所改变,全方位认识学校、教师的工作艰辛,从而对教育事业有全新的认识。为了孩子,请学校、家庭站在统一战线上,遵循疫情防控专家的安排,积极配合学校的指挥,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