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语
2020-12-02
建设中国特色的谚语学
作为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谚语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当中都有着广泛的流传,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仅从历代文献记录和保留下来的冰山一角的谚语资料,就可以看到其内容之丰富,以及谚语在人们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影响。这些文献显示出,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贤达,还是不识字的民众,在日常实践中都会因实际需要随时使用谚语,谚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当中既充当着“公理”的角色,又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近现代以来大量涌现的以实地采录为基础的多种谚语集,更充分展示了谚语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传承,并有力证明了中国作为谚语大国的特征。可以说,对谚语这种形式短小、内容凝练的特殊而流传广泛的口头艺术文体展开深入研究,既是探索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又有助于在比较中认识不同民族思想观念与艺术手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理解。
谚语是集中体现民族基本观念与思维结构的文体。其内容往往是在民族基本价值观的影响和规范下形成,既集中反映了这种观念,并不断强化着这种观念,同时又对人们相关领域的行为起着制约作用。随着时代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这些内容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但其最深层的部分却始终保持着民族根本精神的一致性。
谚语也是突出体现着上下层文化激烈交汇及传统与创造性密切互动的文体。从历史资料看,谚语的具体内容,既可能来源于民间集体智慧,也可能来源于上层的个人创作。而大量无法确定原作者的“民间”谚语创作,其最初的形态又很可能是具有创造性的个人遵循传统谚语规律所做的发明。因此,围绕谚语作品的形成、传播与接受过程来探讨上下层文化(或“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以及民间文化传承中传统与创造性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有效可行的路径。
尽管由于不同民族语言的差异,谚语的具体表达形式在不同民族有着较大的差别,但其基本的艺术手段,如关注韵律、节奏,采取多种修辞手法等,又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它们普遍具有总结和强化民族精神、规范和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特征与功能,因此,谚语实际上也是借以观察和思考不同民族在思维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进而探索文化之间、民族之间交融发展的可能途径的重要对象。
在中国,谚语很早就受到了文人的关注,先秦时期的各种典籍当中,都对谚语作品有不同形式的引用和记录。宋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谚语专集,这种专集明代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虽然与谚语的古老历史相比,谚语专集的出现相对较晚,但它仍然说明谚语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近现代以来,随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兴起,有关谚语的调查、辑录和研究,在一批知识分子的推动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各种来自实地采录的谚语集,为推进现代谚语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不过,相比于民间文学其他文体,我国有关谚语的搜集和研究相对滞后,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晚近时期形成的许多新的理论视角,在谚语研究中很少应用,对国际同行多年来创立发展的谚语学及其理论与方法,也是所知甚少。因此,尽管中国学界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中国谚语集成》等大规模的搜集辑录工作,在谚语资料的记录和积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通过民俗学、民间文学及谚语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来推动谚语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谚语学方面,还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意识,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一点,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和复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任务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尤其显出了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