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实践维度分析

2020-12-02

唐都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政治思想

殷 峰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6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政治人格、树立大学生政治自信、提升大学生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2]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逻辑诉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素质、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等方面的针对性培养,并使其产生正向影响和积极成效的过程和状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方式,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而,逻辑呈现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关联,就成为科学定位二者实践联结的学理前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社会实践强化主体自觉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性主体,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承载主体,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担当主体。可见,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无疑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表征。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自我确证的基本路径,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体系,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社会实践将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人与社会能动且辩证地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自我确证,强化人的主体自觉。从本质上讲,“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56。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政治理想信仰、使命担当等人生重大命题,有着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与判断,进而通过坚定的政治选择,以实现作为政治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确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输化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理性的确证必须通过实践来印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133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才能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从而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以彰显自身的主体自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社会实践夯实内容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4]15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辨和说教上,肯定不能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只有面对现实生活,回应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运动的现实过程,理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需要让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科学认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意义,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其次,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明确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再次,要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标尺和价值准则,更要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蕴,在实践中将自身打造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最后,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不断地通过实践增长知识和见识,又要在实践中培养奋斗精神并积聚前进动力,更要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弘扬劳动精神,践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要旨。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既使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也使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得到保障”[5]。正是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5,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就必然要根植于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反映社会实践的时代诉求。总之,社会实践性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根本属性,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进一步夯实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社会实践拓展功能领域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2]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环境的联系已经从传统的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以塑造社会主体政治品格、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为目标,其功能领域也必然从课堂和学校向社会和自然界扩展。一方面,社会实践打通了高校与社会在育人方面的体制壁垒,联通了高校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学生们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在学校与社会的多维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的生态性整合,也就是实现高校和社区的教育功能融合”[6]。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4]55-56随着社会实践形式的现代转型,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施教对象,而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对象的立体式复合,使教育的目标、范围、过程和功能也随之产生了历史性延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内容,从而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运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进而实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和时代形塑。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体制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健康发展,反映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时代的进步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实践认知体系存在偏差、实践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实践激励机制动力不足和实践评价机制仍需规范,是目前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的主要实践体制障碍。

(一)实践认知体系存在偏差

认知体系是“以教学体系为基础和原材料,是对教学体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直接反映,而是以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经验背景对教师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形成生动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认知体系。”[7]由于“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2],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知体系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高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理念误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知体系存在着外源性的导向偏差。强调政治宣传、理论灌输和知识教化,依然是不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这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很容易将大学生简单地定位在教育客体的被动位置,虽然强调了政治教化功能,但却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大学生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过程中的实践能动性,从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认知错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知体系产生了内生性的取向偏差。“就整体而言,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是以一种‘被参与’的方式进行。学生普遍认为这是学校的要求和任务,而不是一种自发、自觉、主动去参与的活动。”[8]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就像是面子工程,走走过程并不能使自己受益多少,反而浪费了理论学习的时间。一些学生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缺乏对劳动的必要尊重和全面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理解为理论说教和道德教化,从而在学习态度上轻视、甚至鄙视社会实践,对社会实践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认知站位不高,从而缺乏进行社会实践的热情度和主动性。

(二)实践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的重要教学载体和关键环节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目标与具体学科方向专业要求对标结合后的系统化、规范化课程体系,它包括实践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实践总结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等一系列课程,课程目标应当涵盖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两部分,各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逻辑应当符合“理论、实践、反馈、总结、再实践”的纵深递进关系。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法律规范的学习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转化成自身的能力。”[9]实践课程的内容“仍停留在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和支教扫盲等初级阶段”[10],实践课程内容的体系性明显不够。实践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专业的对接性也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实践课程“没有将大学生真正放到实践主体的位置,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相脱节,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11]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定位存在偏差,机械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片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表现形式,零散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构成,人为地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正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缺失了应有的体系性,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实践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一方面,需求性激励机制动力不足。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一定范围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现象,没有将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固定下来,从而出现了走马观花的参观学习、蜻蜓点水的实践调研和简单重复的志愿服务等问题,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贴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真实的社会生活且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导致了学生、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需求性激励不足。人民群众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价值的直观感受而无法提供社会主体的需求激励;社会由于无法收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助力而不能提供社会环境的需求激励;大学生则因无法通过“过场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满足自我成长需求而不愿提供自身内在的激励动力。“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只是走个过场,活动的参与度很低,活动结束后不做总结反思,没有对实践活动的持续性规划,导致实践活动成为‘形象工程’,不能达到开展社会实践本身的目的,没有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更达不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效果。”[12]正是因为需求性激励机制动力不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陷入某种窘境。另一方面,分配性激励机制动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实践活动的范围、内容、形式和经费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实践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紧俏资源”和“稀缺产品”。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实践需求,对有限的实践资源的分配结果必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实践热情。必须承认,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资源(包括课程、经费、奖励、荣誉等)和社会实践机会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物品”,应当以全体参与和资源共享为分配原则和激励标准。但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部分实践教育资源(资金)被挤占挪用,优质实践教育机会被少部分教师和学生优先占有或长期垄断的不公现象,这种实践资源分配的不公和浪费,造成了实践教育活动在分配性激励机制层面动力明显不足,不仅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良好形象。

(四)实践评价机制仍需规范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价的基本方式是实习报告等级制,即对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单独或集体完成的实习报告进行评分,以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实习成绩达到合格,便可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这一评价标准和机制纵然可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某些景况,达到一些即时性的功利目标,但却无法充分映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全景,无法完全展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甚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有的托关系找个单位开个实习证明,网上找篇实践报告改一改,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实践成绩却形式化的合格了,这种非诚信的过程造假、报告造假,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也在根本上背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道德初衷和原则立场。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个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过程,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课本转移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心信仰外化到行为表现的系统性实现过程。因此,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机制就很难全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整体效果,容易在目标导向上限制甚至误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传统的实践评价机制主要以大学生为评价对象,忽视了实践指导教师、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对象等,即贯穿于整个社会实践的主体要素、客体对象、形式内容和过程环节的评价机制建设。尽管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主体,但高校、实践指导教师等主体,无疑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主体性载体。对这些主体(包括其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科学评价,促使其更加的优化,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会对大学生自身产生积极影响,更会通过实践过程的全面展开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过程性评价和对象性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有效性。总之,单一的主体性评价机制因缺失必要的评价要素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与判断产生偏差性影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提升路径

通过理性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诉求,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践体制障碍,我们应当转变致思进路,科学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11],全面确立“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11]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方式从“认知”到“践行”的立体转变,将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用实践的思维认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用实践的形式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素,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优化实践认知体系

一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3],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误区,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教育理念,将社会实践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只有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视角看待社会实践的意义,才能正确处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辩证关系,才能科学设置并有效开展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知行统一”的实践过程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科学理性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被动实践”转向“主动参与”,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认知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能力,努力培养热爱实践、勇于实践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质,进而迈上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成功之路,并将“学以致用”“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精神内化于心,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道德意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主体保障。

(二)充实实践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生产和再生产了受教育者的复杂劳动力,这种复杂劳动力是理论教育、专业课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复合劳动的成果产出。”[14]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实践课程的有效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也离不开实践课程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优化实践课程内容,并通过知识递进、范围递进、能力递进的教育逻辑,逐步充实实践课程体系。一般而言,大学一年级的实践教育主要是理论教育和军事训练,实践课程的通识性特征较强,这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认知基础,并辅以志愿活动、社团工作、勤工助学等形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础性培养;进入二三年级,随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智成长和能力提升的不断加快,相应的实践课程设置就应当突出与专业发展对接、与社会需要对接的特征。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假期实践、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一系列实践课程的开设,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和实践气质,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大学生自身政治人格的完善、道德情操的升华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大学第四年,主要围绕就业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距毕业半年左右的时间展开,时间一般为一至两个月,学校通过精心组织毕业实习,不仅是对大学期间学生能力培养的集中展示和提升,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集中检验。通过开展毕业实习,大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工作环境和实习岗位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经验基础。

积极探索网络化、虚拟化实践教育模式,开设创新型的实践课程,对于充实实践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开展的“线上线下联通”“虚拟现实结合”实践活动新模式,已经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中国青年网共同建设的“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青年工作新格局,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网络资源支持,是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化平台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示范。一些地方和高校利用虚拟技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资源数字化、虚拟化,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型实践空间和实践课程,既增强了大学生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敏感性,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育中设备不足、条件有限、基地过少等现实问题,实现了实践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完善实践激励机制

完善实践激励机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机制性动力,重点应当加强需求性激励机制和分配性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一方面,通过实践内容的创新,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化和专题化,在满足社会的具体性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激活多元实践主体的内在动力,为其参与和支持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内在需求激励。这就要求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应当反映、对接社会和大学生现实的及真实的需求,而不是臆想的和虚假的需求,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个人成长的需要以及社会服务的价值有机统一起来。社会力量可以结合其实力和现实需要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大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专业及兴趣,主动组建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唯有将社会实践的目标与现实需要进行有机对接和融合,才能为社会实践提供持久的激励动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实践资源公开化和实践机会均等化。由于实践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要想实现实践活动的普遍参与,就必须对有限的实践资源进行公平的分配,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性实践激励机制。这就要求对实践资源实行公开配置,让大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实践资源的分配情况,分配信息应当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应当公正展示并接受监督。针对能力差异还应设置实践活动机会均等参与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降低实践参与的门槛和要求,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实践资源配置机制,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活力和实践需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提供动力保障。

(四)规范实践评价机制

规范实践评价机制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持续过程,包含诸多的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各要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状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联结效果,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价机制,就要对各要素及其联结关系的质量和状况进行有效且准确的评价。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及时对偏差和不足进行纠正,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准确预判。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克服依据分数、排场、口号、规模等简单形式判断实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多元综合评价机制。一方面,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当进行多元综合评价。其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需要从教师评价、单位评价、团队成员评价和自身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对实践课程体系的评价,需要充分考量指导教师、社会单位和学生自身的评价效果,并根据多方评价结果综合判断实践课程体系的适应度和有效性;对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则要综合考虑运行成本、运行效率、运行安全和社会反响等诸多因素,以实现培养目标、实践过程和客观需要的有机统一为导向来确保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效应当进行延展性评价。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就需要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延展至高校教育领域之外。由于“对专业人才质量的考评可以通过专业性的综合素质的考评、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对就业学生的后续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14],因此延展性评价就能全面反映社会实践思政育人成效的持续性,也能客观表征大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思政素养和实践表现。

猜你喜欢

实效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