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机场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

2020-12-02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马晓军张银元

民航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航空器救援机场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马晓军 张银元/文

近三年来,全国民航发生冲/偏出跑道事件共41起,其中运输航空冲/偏出跑道事件5起,通用航空冲/偏出跑道事件36起。大多数冲/偏出跑道事件、中断起飞事件易造成航空器受损,导致航空器难以依靠自身动力或牵引车移动。近期发生的“8·23”江苏公务航空在虹桥机场偏出跑道事件,搬移花费时间6个半小时,“7·7”呼和浩特机场偏出跑道事件,搬移花费时间约7个小时,“8·24”南昌机场中断起飞占用跑道事件,搬移时间约10个小时,以及2018年“7·4”通辽机场双发实效主轮爆胎事件,搬移花费时间约21个小时。从数字对比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小机场在航空器搬移中所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大型机场。就航空器搬移而言,中小机场压力更加巨大。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民航强国向民航大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冯正霖局长指出民航的发展要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开展各项工作,而中小机场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则是民航高质量发展中需要补齐的短板之一。然而,残损航空器搬移作为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救援工作的难点,更是中小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短板和弱项。综合来看,如何提升我国中小机场残损航空器应急救援能力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和关注。

残损航空器搬移的现状

(一)残损航空器搬移的工作职责

国际民航附件公约和民航局下发的《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明确规定,由航空器营运人或其代理人承担残损航空器搬移的应急救援工作。但是结合中国民航实际,从近几年发生的航空器紧急事件实例来看,基本是由机场在承担搬移的责任,航空公司基本上不具备迅速地提供搬移方案和相关后勤支持的能力。

(二)残损航空器搬移的设施设备管理

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具有投资高、使用频率极低、寿命短等特点。目前,基本是机场根据实际情况,来购置残损航空器搬移的设施设备,并负责维护保养管理。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搬移救援中急需的针对机型特有的设备,如更换轮胎设备、千斤顶和拖把等。二是专用的搬移设备,如搬移拖车、顶升气囊、吊装设备等。三是由第三方协议单位提供的重型设备,如重型起重机、大型运输车等。

(三)残损航空器搬移的设施设备配置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CCAR-139-II-R1)中指出,机场应根据航空器年起降架次,配置与机场所使用航空器最大机型相匹配的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并在机场运行期间保证其完好适用。其中,年起降架次在15万(含)以上的机场,应当配置搬移残损航空器的专用拖车、顶升气囊、活动道面、牵引挂具以及必要的枕木、钢板、绳索等器材;年起降架次在15万以下,10万(含)以上的机场,应当配置顶升气囊、活动道面、牵引挂具以及必要的枕木、钢板、绳索等器材;年起降架次在10万以下的机场,应当配置活动道面以及必要的枕木、挂件、绳索等器材。对于在发生突发事件起2小时之内可取得专用拖车和顶升气囊的机场,可不配备专用拖车和顶升气囊,但应当有明确的救援支援协议。

残损航空器搬移指导性文件

目前,国内各机场在开展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工作中,具有指导性的文件有《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国际民航组织《机场勤务手册》第5部分、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4为主的相关附件、空客和波音公司制定的航空器恢复手册(ARM/AMD)等。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作为行业规章就残损航空器搬移的职责划分、预案编制、设施设备配置和搬移条件等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国际民航组织《机场勤务手册》第5部分从8个方面:航空器搬移概况、现场调查、重量和重心管理、搬移前准备工作、减重、扶平升顶、移动航空器和搬移后的恢复措施为航空器的搬移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参考;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4为主的相关附件作为国际民航组织建议性文件,对国内外机场就航空器的搬移相关资料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建议;航空器恢复手册(ARM/AMD)为航空器实施搬移提供了相关数据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航空器搬移的责任矛盾问题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要求,航空器营运人或其代理人主要承担残损航空器搬移应急救援工作,机场则是根据残损航空器搬移协议,组织或者参与残损航空器的搬移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航空公司在中小机场基本不具备快速、安全进行搬移的能力,往往需要委托事发地机场实施残损航空器的搬移。相反,航空公司又要求机场在搬移过程中必须保证航空器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损伤。各级局方管理机构也习惯性地对机场在搬移航空器方面提出各种要求,例如搬移速度、搬移程序等。

(二)机场配备搬移设备的矛盾问题

从国际民航组织对于机场的应急设备要求和《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要求来看,各中小机场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和救援设备,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紧急事件中的人员安全、财产损失以及机场的安全运行;必须根据航空器年起降架次,配置与机场所使用航空器最大机型相匹配的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目前,大型机场和省会机场基本配备齐全,中小机场由于受资金、地理位置、航班量等限制,配备了满足要求的搬移设备,但是对一些特殊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航空器搬移则是缺少搬移设施设备。

(三)航空器搬移的收费标准问题

航空器搬移的收费一直是航空器紧急事件善后处理的难题之一,《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提出航空器搬移工作应当先搬移后收费,双方协商的原则来进行,航空公司承担搬移航空器的有关费用。目前,民航局和地方政府并没有出台搬移收费标准,航空器搬移的收费主要参考机务维修方面的收费标准在核算。

(四)航空器搬移实战化缺失问题

由于国内绝大多数中小运输机场在运行期间极少遇到残损航空器搬移事件,有关残损航空器搬移的救援演练过程都是在假设情景中,不能模拟真实的处置场景,针对性不强,处置完全凭借个人工作阅历和经验,效率不高。如“7·4”通辽机场双发失效主轮爆胎事件,搬移花费约21个小时,对机场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残损航空器搬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创新残损航空器搬移的实施主体

目前,我国各机场航空器搬移工作基本由机场消防队承担,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航空器搬移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训练。随着民航高质量的发展和运输量的不断增加,未来可以成立专业的民航救援公司,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和齐全的救援设施,机场可以将救援任务外包给救援公司。一方面可以减轻机场在救援设施设备配备、人员培训方面巨大的成本压力,机场消防队也可以集中精力承担机场消防救援工作;另一方面由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来实施航空器的搬移,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航空器的二次损伤和提升搬移的效率,保证机场的安全运行。

(二)创新残损航空器搬移设备配备机制

目前,航空器搬移设备均由机场出资购买,对中小机场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配齐符合要求的设备,各省内机场和临近的省外机场之间可建立“以点带面”的共享机制。一方面,对省内的机场来说,可以按机场的集中程度来划分区域配备中心。如对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来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省会机场,辐射有6个支线机场,其中,兰州机场、金昌机场、张掖机场距离较近,车程在四个小时之内,可以把兰州机场作为一个设备共享中心,金昌和张掖机场在发生了紧急事件后,可共享使用兰州机场设备。敦煌和嘉峪关机场距离兰州机场较远,而两个机场之间距离较近,可选其中一个机场作为设备配备中心,完成两个机场的共享;另一方面,对临近的省外机场之间,可通过协议的方式共同出资购买设备,共同使用。例如,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所辖的庆阳机场,离西安咸阳机场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庆阳机场可与咸阳机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购买设备,发生残损航空器搬移事件后可以相互协助。

(三)创新残损航空器搬移培训和演练形式

残损航空器的搬移涉及流程多而且复杂,需要机场、航空公司以及局方管理部门等多方协作。因此,一方面建议民航局统筹协调在国内设置航空器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基地或者开发一套虚拟仿真系统,针对航空器应急救援开展系统培训或在仿真系统中组织参演人员开展模拟演练,以期提升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可以避免在搬移过程中对航空器造成二次损伤。另一方面建议由省会机场所在的地区监管局牵头,每年定期举办设备实操的使用培训、航空器不同损坏情况下的搬移程序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升机场和航空公司处置残损航空器搬移的能力。

猜你喜欢

航空器救援机场
紧急救援
基于层次聚类的航空器群识别方法
3D打印大救援
展开大兴机场的双翅
“最大机场”
用于机场驱鸟的扑翼无人机
留宿机场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