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不结束,我们绝不走”

2020-12-02陈春丽

工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门诊流程护士

陈春丽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湖北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我真没想到“强制休息令”会在疫情期间登上热搜榜。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战“疫”不结束,我们绝不走,是大家普遍的想法,这是履职尽责,算不上“英雄之举”。在发热门诊连续工作的日子里,我最欣慰的,其实是守住了医院和患者的第一道承压阀,并努力做到了护理团队零感染。

新手妈妈上“火线”

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我被护理部抽调,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而此前我一直在妇产科工作。

我当时正在哺乳期,宝宝才8个多月,护理部老师便一再问我要不要考虑一下。我首先是医护人员,然后是新手妈妈,所以在放下电话5分钟后,我就和同事做好了交接,来到了发热门诊,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

此后,我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左右开始,至于持续到什么时候,要看当天接诊情况,凌晨才能休息基本是常态。随着疫情进展,我和丈夫商量,把宝宝送回了老家,一心扑在了医院里。

因为我是护理组组长,所以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从应急物资的筹措,到人员的调度;从场地的准备,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的关注;从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到来院就诊人员心理安抚措施;从各类人员的培训,到工作流程的明确;从各种预案、流程、制度的制定,到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真的是事无巨细。

把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疫情暴发后,发热就诊的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每天要接诊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使得候诊时间变长,于是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出现了焦虑和情绪失控,还有人咳嗽、打喷嚏时没有使用纸巾。我们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做好防护后,我和同事们站到了人群中,开始向患者们宣传就诊防护知识,安抚他们的情绪。人员聚集,我们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我们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我们提醒他们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我们还准备好了凳子和开水……大家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为了保证发热门诊医护团队的安全,我带领着同事们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保证不漏掉一例潜在病患。我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我们就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台账。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鼻咽拭子,而采集鼻咽拭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高风险工作。为了能既快速准确完成大量的标本采集工作,又保护好同事,我带领护理小组总结出了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并将操作手法录制成采集鼻咽拭子的小视频,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掌握操作流程。没想到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得到了广泛传播,还受到了国内护理同行的赞誉。

被强制按下的“暂停键”

发热门诊工作压力大,风险大。2月10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头天晚上,我在“发热小分队护理团队”的微信群里征询大家意见,原以为能有一小半人留下就不错,没想到31名护士都给我发来信息,要求坚守。

“战‘疫’不结束,我们绝不走。”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并不是逞强要做“英雄”,而是我们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不想再让其他同事来冒风险。我们坚守,就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2月23日,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我们的“强制休息令”。我们繁忙的工作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之前说过,只要好好休息一天,就能“满血复活”。在休息了一天后,我重返了岗位,加入了支援医院外科门诊的队伍,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们并不是英雄,也不是毫不畏惧。我们所做的只是一名护士在疫情之下的本分,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

猜你喜欢

门诊流程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门诊支付之变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