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域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述评*

2020-12-02冉琰杰张国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华工铁路研究

冉琰杰 张国雄

(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 529020)

2019年是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建成通车150周年。铁路的建设是推动美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实现近代美国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举措,成为连接美国东西部和美国开展太平洋贸易的战略大通道。在这一被誉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工程的建造中,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2014年5月,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群体载入华盛顿宪法大道200号的劳工部大楼荣誉堂,以崇高荣誉纪念铁路华工的巨大贡献及其对美国人生活方式产生的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这条铁路的修建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是中美交流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依然有着深远影响,自然成为中美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入开展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对中美学界相关研究历程进行回顾,无疑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近几年中美合作研究取得了新的学术进展,对新成果的梳理具有学术必要性。

一、美国的铁路华工研究

限于条件,本文梳理美国学界早期的研究成果时,主要依据中文资料及汉译美国学术著作中的引述。难免挂一漏万,有片面之嫌,但大致可以了解美国学界铁路华工研究的发展脉络、总体状况和基本特点。

(一)起步早

19世纪60年代,有关加利福尼亚州历史发展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对铁路华工的关注和评论。克罗尼斯(Cronise T. F.)在《加利福尼亚的资源》(Natural Wealth of California)中高度评价华工的贡献:“若没有中国人的帮助,我国的工业不可能那么早就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全面发展具有极大重要性的太平洋中心铁路也不可能修建的那么快。”[1]卢米斯(A.W. Loomis)在《我们华人是如何被雇佣的》(How Our Chinamen are Employed)一文中对华工的劳动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具体的描述,他曾亲赴铁路华工营地,观察他们的生活,该文被后世学者评价为铁路华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最早的资料之一。[2]鲍尔斯(Samuel Bowles)的《我们的新西部》(Our New West)对铁路华工的论述虽然很少,但是他记录了太平洋铁路公司给予华工与白人劳工的工资待遇情况,指出如果没有华工的参与,铁路的竣工将会推迟“数年并增加三分之一的造价”[3]。这类史料和观点,影响着后来的研究者。

(二)铁路华工不是早期研究的突出重点

20世纪60年代以前,铁路华工研究主要集中在华人移民及横贯大陆铁路等领域,论者将铁路华工作为一个突出群体的学术意识还不明显,铁路华工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问题。即便如此,这类著作依然值得重视。

首先要提到1881年西华(George F. Seward)的《美国的中国移民》(Chinese Immigration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西华作为领事官于1840年来到中国,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接触了大量的美国官方档案尤其是外交、移民档案,这为他的写作奠定了资料保障。他分析淘金年代华工移民的方式,确定他们都是自由移民,是美国西部开发难得的廉价劳动力;他比较华工移民美国的收益成本,揭示华工移民目的和经济动力。西华对铁路华工的论述虽不多,但对他们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们是中央太平洋铁公司得力的劳动力,带给公司巨大利润。[4]1909年 柯立奇(Mary R. Collidge)的《中国移民》(Chinese Immigration)运用媒体报道、政府统计数据等资料,对排华运动进行详细分析,在第十八章“早期加利福尼亚的劳工”中提到铁路华工。她批评时人关于华人是没有自由的“苦力”这一观点,分析了赊单华工的招募方式和经济成本,论述华人在加州各行业(包括铁路工地)的分布及其对加州发展的贡献,这些对认识铁路华工的历史背景很有学术价值。[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学界对华工群体的研究是在排华声浪日涨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克罗尼斯和西华的著作有一个共同特点,都用实证资料对所谓华工压制白人工人生存空间的论调进行了反驳。这一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研究命题和研究特点,在很长时期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有很深的烙印。

1938年 刘易斯(Oscar Lewis)的《四巨头》(The Big Four)分析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接铁路西段的决策过程和组织建设的情况,对在招募白人工人极其困难的局面下,公司从最初试招华工的心态,到后来遇到艰难紧急的工程就首先安排华工这一行为转变过程,以及华工的英勇精神、心灵手巧的才干和为铁路付出的牺牲,都有比较生动的描述。①这部分述评参考了宋李瑞芳:《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务印书馆,1984年;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华工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赵汝诚:《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铁路华工研究渐热

这一时期延续了从华人移民史的框架下研究铁路华工的惯性,同时出现了更多关注铁路华工的研究。不过,铁路华工依然没有被放在研究主体的地位,学术意识还不浓厚。

格瑞斯华尔德(Wesley S. Griswold)考察建造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与爱尔兰劳工群体,赞誉他们为“巨人”,他描述了在中国招募铁路华工、华工在旅途船上的生活、华工的施工组织、华工的饮食和日常卫生习惯、华工的群体性格特点,主要靠引用他人的记录更广泛地描述了华工劳动、生活的细节。[6]塞克斯顿(Alexander Saxton)对铁路华工缓解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劳工问题、攻克内华达州最艰难的路段、加快推进太平洋铁路工程进度等方面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他们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及承受的不公正对待给予揭示和同情。塞克斯顿引述利兰·斯坦福对华工的评价以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人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奋。”[7]克劳斯(George Kraus)认为铁路华工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华工的参与,铁路竣工的时间将会更长久。这个视角虽然没有新的突破,不过他利用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内部信件、公司报告、当时的报刊报道、老照片,对华工参与修路的时间、人数及报酬的考证,对华工营地生活场景的描述及华工获得的评价等分析,都是对铁路华工研究的推进。[8]卡森(Scott Alan Carson)描述了19世纪华人来美国的背景,包括华人的数量、六大会馆的角色,比较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里华工与爱尔兰人、美国本土工人之间在年龄、职位分布、工作分类、收入方面的不同,指出横贯大陆铁路对华工的需求,是交易成本、劳动力市场歧视和需求侧学习(demand-side learning)等一系列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关注铁路华工,对了解19世纪华人在美国的经历至关重要。华工修建铁路的成功经验,为他们参与南北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奠定了基础。[9]

值得注意的是,铁路华工依然不是突出的学术主体。比如,克劳斯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犹他州历史学会为纪念横贯大陆铁路通车100周年的研究季刊上,同期9篇论文中,专门论述铁路华工的只有这一篇。犹他州为横贯大陆铁路合拢之地,一个通车100周年纪念的学术研究季刊有关铁路华工的讨论太不成比例,这反映了当时学界对铁路华工的关注程度。同年,克劳斯还出版《通往普罗蒙特的捷径》(High Road to Promontory: Building the Central Pacif i c Across the High Sierra),在这本讨论主要由华工修建的铁路路段的专著中,华工的篇幅却很少,也可为一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横贯大陆铁路的著作不断出版,不少是科普特点的著作②代表性著作有:塔喀奇(Ronald T. Takaki):《远方海岸来的陌生人》(Strangers From a Diあ erent Shore),1990年;斯图尔特(John J.Stewart):《通往金钉的铁轨》(The Iron Trail to the Golden Spike),1994年;贝恩(David Haward Baim):《帝国特快:建设太平洋铁路》(Empire Express: Building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1999年;安布罗斯(Stephen E. Ambrose):《举世无双:1863年—1869年建设太平洋铁路的人们》(Nothing Like It in the World: The Men Who Built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1863-1869),2000年;等等。,虽然提到铁路华工,也有一些细节的考证,肯定华工的历史贡献,塔喀奇甚至认为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实际上是“中国人的成就”[10];但是,对华工的论述多是粗线条的,考察更侧重对铁路公司上层和相关人员的决策、工程组织及白人劳工如何感受到竞争压力而排华声起等方面。

这一时期华工历史研究中也出现了铁路华工群体,最有代表性的是巴特(Gunther Barth)《苦力:美国华工史(1850—1870)》一书。该书以早期美国契约华工为研究对象,论述华人如何去美国,从西部到东部、南部,由旅居者转变为移民者的历史进程。铁路华工在第五章“劳工营和唐人街”中有所涉及,提到他们作为赊单华工归还借款的时间期限、施工队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劳动状态。[11]这些描述都很简约,其实从章目标题也可以看出,铁路华工不是这一章的重点,这反映了美国华人历史研究中铁路华工处于边缘的状态。

(四)华人学者是推动铁路华工研究的重要力量

美国华人学者对铁路华工的讨论,早期也是在华人历史的框架中展开。1950年 陈匡民《美洲华侨通鉴》反映了在主流社会长期对铁路华工缺乏公正评价的环境中,华侨华人的一种心声。陈匡民认为,太平洋铁路工人中90%为华人,铁路得以提早通车,全为华人之功。他引述美国记者关于铁路华工是“美国之真实开路先锋”的评论,来表达对先侨的崇敬。[12]刘伯骥和宋李瑞芳的讨论更为深入,刘伯骥运用大量中美史料,发挥中英双语优势解读材料,不论是对华工参与铁路建设的起因、工作状况、生活细节的考察,还是对铁路华工历史贡献的评价,均提出了身为华人学者的见解和感悟,更为中国学术界研究铁路华工提供了很多资料线索。①刘伯骥先生一些著作都有专章论述铁路华工,如:《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美国华侨逸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宋李瑞芳对铁路华工历史贡献的讨论角度值得注意,她认为:“华人在开发地壳内部宝藏,挖掘金矿资源,为国家增加财富的工作中是一支主力。他们耕种农田,收获庄稼,使大批涌向西部定居、征服荒野地区的人得以温饱。他们为尚未制定法律的边疆地区确立了尊严、安定、平静、良好的社会秩序……他们在建设横贯大陆的铁路及其支线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所显示出的英勇气概已经载入史册。”[13]宋李瑞芳将铁路华工的功绩视为华人对美国早期发展贡献的一块重要基石,至今值得好好体悟。

21世纪初两部以铁路华工为主体的学术著作,在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学术地位,而这两部著作都有了中译本。其一是赵耀贵的《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设者》。作者的曾祖父、祖父都是铁路华工,这使他对铁路华工群体的历史比其他人有更多了解和特殊的情感。他利用原始档案文献对铁路华工何时参与铁路建设、人数、无名者华工姓氏的挖掘考证、工资、生活开销、筑路牺牲者数量等基本历史事实进行了新的研究,或推翻或推进学界原有的某些认识。比如,前人以为华工修路始于1865年,赵耀贵发现了1864年1月、2月、4月铁路华工的工资单,足以改变学界的结论。[14]这些考证显著推进了铁路华工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另一本著作是 赵汝诚的《旅居者与移民》,他利用旧报纸的报道,运用媒体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社会学分析,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当时报纸总是突出爱尔兰人的对抗、扰乱治安和酗酒行为,对华人的描绘则偏重他们的外貌、所谓的低智商、偷盗、拉皮条。报纸对爱尔兰劳工的生命权更加在意,报道中提及他们的名字,而华工的名字则很少出现。报纸塑造了爱尔兰劳工“移民者”的形象,而华工是“旅居者”的形象——华工保持传统衣着和饮食习惯,留辫子,不懂英语,打算落叶归根。这种有差别的报道体现了种族歧视和对华工的敌意,强化了美国社会对华工的歧视。[15]

二、中国的铁路华工研究

中国学界对美国铁路华工的关注并不晚。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可能是学界最早评介这个群体的记录。“加罅宽尼之繁盛,实吾中国人血汗所造出之世界也。何也?无金矿,无铁路则无加罅宽尼,而加罅宽尼之金矿、铁路,皆自中国人之手而开采、而建筑者也。”[16]1928年, 吴景超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里使用中央太平洋铁路“四巨头”之一克拉克及工程监理人斯特罗布里奇的口述资料,对华工规模和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评述。克拉克说:“他们干活的劲头完全符合我们的愿望,致使我们感到,只要哪儿工程紧急,最好立即派华人去。”[17]吴景超引用美国档案文献资料和美国学术界成果,在早期中国学界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改革开放前中国学界对美国铁路华工的专题研究基本阙如。通过“知网”查询和笔者的资料积累,20世纪80年代至今正式发表的有关美国铁路华工的学术论文约有25篇,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中国学界的研究具体经过了如下历程:首先是美国华人学者的著作陆续在中国翻译出版,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多借鉴。之后,国内的资料整理成果和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现。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尤其重要,是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和了解早期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必读的最重要的中文资料汇编。杨国标等人的《美国华侨史》是由中国大陆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美国华侨通史,书中第二章有“修筑钢铁运输线”专目,揭示横贯大陆铁路的由来、华工参与铁路修建的过程及表现。[18]李春辉、杨生茂主编的《美洲华侨华人史》也有专节讨论铁路华工的情况。[19]20世纪末,一批学术论文陆续发表。朱 杰勤的文章为这一时期的开题之作;杨国标对招募铁路华工的缘由,华工克服内华达山脉恶劣条件,华工参与19世纪后期加州其他铁路建设,以及最后遭受的排华命运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此外,邓蜀生、丁则民、奚国伟、张建新、王寅等人的讨论集中在铁路华工对铁路建设的意义方面。①朱杰勤:《十九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与处境》,《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杨国标:《美国华工与中央太平洋铁路》,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编:《华侨史论文集》,1984年;邓蜀生:《关于美国华人历史的几点思考》,《世界历史》1988年1期;丁则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与华工的巨大贡献》,《史学集刊》1990年第2期;奚国伟:《为建筑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做出贡献的华工》,《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5期;张建新:《华工在美国西部经济开发中的历史作用》,《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王寅:《十九世纪下半叶华工对美国铁路建设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4期。

21世纪,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吸引了更多学者参与,多学科研究的视野有所拓展。虽有不少研究有同质化倾向,[20]然而,章开沅、唐书哲在资料的挖掘和多学科视野的开拓方面,均有所推进。②汪建丰:《略论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中的铁路建设》,《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章开沅:《追寻早期华工的历史足迹》,《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期;雷启伟、张赛群:《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与美国华侨华人历史的发展》,《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唐书哲:《华工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再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等等。黄安年的成果最为丰富,他的《沉默的道钉》是第一本由中国大陆学者编著的全面展示铁路华工群体的“画册”,不仅收集了珍贵的历史照片,更有大量论述性文字似专题论文。“沉默的道钉”包含着黄老先生期望学界更多人重视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学术呼吁和学术热情,他后来出版的书籍都以“沉默的道钉”为关键词。他与李炬合作,通过铁路沿线的历史照片与现实状况的对比,记录了这条战略大通道的演变。③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和美国的崛起》,《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6期;《沉默的华工与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史学学刊》2008年1期;《美国铁路华工和广东侨乡基础性工程研究》,《云梦学刊》2016年6期;《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白山出版社2010年;黄安年、李炬:《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年。

中国大陆第一本以铁路华工为主体的学术专著,是生键红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她从横贯大陆铁路的缘起、华工招募、华工筑路生活、华工的贡献及筑路后去向等方面进行讨论,对铁路华工从事的工种、每月收益开支、铁路的历史意义等方面作了分析,对中国学界关于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推进大有助益。[21]

沈卫红的《金钉》是以铁路华工为主题的游记,书中将历史和现实的文献资料、现场考察、口述历史相互印证,铁路沿线遗址遗物与太平洋彼岸华工家乡的现实连接,尽量去复原他们生活的原态,很多细节来自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实地调研,更关注这个群体在修筑铁路之后的生活,海边的渔村、高山的伐木场、深山里的煤矿区、平原的农业小镇,都进入到了铁路华工研究的视野。[22]

三、中美研究的比较与思考

回顾中美铁路华工研究的学术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美国学界的研究起步早,持续不断;中国学界关注早,起步晚,涉及面相对较窄,本土优势没有发挥。二是研究资料主要来自美国。美国学者对中方文献的运用很少,中国学者也是使用美国文献,对本国文献的挖掘利用不够。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文献的类别和数量积累比较丰富,另一方面也与研究的学术视野、价值评价的视角有直接联系。三是研究视野集中在美国,围绕铁路公司雇佣华工的因由、华工群体表现、华工历史贡献等方面展开,学术话题主要是美国学界在引领。美国学者比较重视为铁路华工正名,肯定他们的吃苦精神、劳动能力、劳动效率,这也与美国对华人种族歧视的社会意识和政策变化直接相关。美国学者早期的研究,多运用国会档案、铁路公司档案、媒体报道、当事人的历史记忆等资料,来反驳种族歧视论调强加给华工群体的种种不实之词。后来的研究更深入分析歧视华工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舆论氛围形成的过程。中国学者对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则集中在华工筑路历程的具体描述,揭示其遭遇的不公平社会待遇,注重凸显华工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勇于冒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和特殊贡献。四是“铁路华工”不是突出的研究主体,没有成为独立的学术问题,甚至在横贯大陆铁路研究的多数著作中,对铁路华工仅仅是粗线条描述。为何出现此种现象?这是铁路华工研究值得思考的学术问题。中国学界的铁路华工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增多,然而,在华侨华人研究、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研究领域,铁路华工研究仍然属于边缘,“知网”上只有25篇铁路华工论文,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工的受关注程度与这个群体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相比的差距。黄安年先生用“沉默的道钉”来形容铁路华工群体被忽视的状态,意图唤起学界对他们更多的关注,这番用心值得学界思考。

上述四个特点表明铁路华工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学术关注,已有成果主要是“美国视角”下的学术实践:使用的资料基本是美国的,关注的学术场域集中在美国,讨论的学术问题也由美国学界开拓。这种状况具有时代的特点,同时也是学术的时代局限,中美学界已经意识到需要予以突破。

首先,必须在两个“场域”中认识这个劳工群体。美国铁路华工是近代中国的国际移民群体,与其他国际移民群体相比,他们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劳动奋斗的“世界”是现实而陌生的“他者的”世界,家乡是想象的、充满温情的、心理上近在咫尺的“我的”世界。[23]美国学者注意到这些人出洋的原因就是为了赚钱,改善家乡亲人生活,他们是自由的劳动者,寄钱回家也是自由的。可是没有更深入分析这种行为和心理产生的文化因素及其对家乡的影响与意义。作为身处两个“世界”的国际移民群体,对其行为及其影响的价值评价应该从两个“世界”着眼。美国铁路华工的贡献绝不止于迁入地美国,对他们的迁出地“侨乡”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从地理和学术两个层面去突破“美国视角”,深化铁路华工研究,将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两个“场域”(美国、侨乡)结合起来考察,缺少哪个方面,对这个劳工群体历史贡献的评价都是不完整的。以此切入,还有助于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层面认识这个劳工群体行为的世界价值。

从两个“场域”探讨华工的学术旨趣,催生了中美学界的合作。2012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学者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了铁路华工研究的国际合作,确立将美国与中国侨乡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考察的学术立意和技术路线。随后,合作双方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会和侨乡田野考察活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系在广东开平、台山铁路华工村落开展了三次深度的田野调查。2014年“北美华工与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与会学者黄安年建议从广东侨乡深入发掘铁路华工史料,台湾学者黄心雅介绍了台 湾地区学者从历史、文学与视觉再现角度开展北美铁路华工研究的情况。①黄安年:《美国铁路华工和广东侨乡基础性工程研究》;黄心雅:《北美铁路华工的历史、文学与视觉再现》,均收入 袁丁主编:《北美华工与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2017年黄心雅主编的《北美铁路华工》论文集出版,即是台湾地区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中美学界合作的成果之一,其中有16篇论文的学术视野投向了华工的家乡及家乡与北美的中转站香港。[24]2017年以来,中国学者先后发表多篇论文,①张国雄、姚婷的《美国铁路华工的追梦、圆梦——基于侨乡视角的考察》、刘进的《追寻沉默的美国铁路华工——以中国近现代广东五邑侨乡文书为中心的探讨》、沈卫红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均载《美国研究》2017年12期;谭金花的《北美铁路华工家乡五邑的建筑风格的演变及文化根源》,载《北美铁路华工:历史、文学与视觉再现》,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袁丁的《北美铁路华工的侨汇》,载《华人和“铁”路:横贯大陆铁路的建设》,斯坦福大 学出版社,2019年。共同特点是强调“侨乡视角”,第一次主要利用中国资料尤其是侨乡的乡土文献,分析华工这个国际移民群体对家乡建设的影响及中美交流的贡献。

此外,2019年《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广东侨乡和北美铁路华工营的物质文化研究》是中美学者对铁路沿线华工遗址与广东铁路华工村落两个场域进行整体考古调查的成果,旨在揭示华工的跨国生活及其文化意义。同年,姚婷翻译的《为何与如何: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和方式》(原著1871版)出版,原作者通过美国实地调查,以美国人的认知对19世纪中国人移居美国的原因及其方式进行了写实性的描述,为研究华工出洋动因及经费筹措、出洋方式等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华人和“铁”路:横贯大陆铁路的建设》(The Chinese and the lron Road: Building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是斯坦福大学开展铁路华工专项研究以来国际合作的学术成果汇集,虽然大部分论文的场域还是集中在美国,但侨乡场域的考察,中国史料的挖掘、运用与分析成为一大特点。同时多学科研究特色鲜明,尤其是考古学、遗产学方法的运用和生活史等领域的开拓,都带来了新的认识。斯坦福大学张少书的《金山幽灵:建造横贯大陆铁路的华人故事》(Ghosts of Gold Mountain: The Epic Story of the Chinese Who Built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挖掘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华工故事,描述他们如何从广东到金山,到太平洋铁路工地,战胜恶劣自然条件创造工程奇迹,还详细描述1867年华工以罢工来表达他们对于薪水待遇不公平的愤怒和1868年特拉基小镇的排华暴动,以及华工在铁路完工后的处境,力图还原华工的信仰、文化习惯以及他们在面对歧视、排斥和困难时的思想行为。

仅从中美史料挖掘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铁路华工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对铁路华工研究学术意识的强化、学术话题的拓展都是很大促进。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极大弥补了“侨乡视角”的短板,两个“场域”研究的失衡状况有所缓解。

其次,必须以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当代视野去认识这个劳工群体。以往对铁路华工历史贡献的分析还是集中在铁路本身,美国学者引述中央 太平洋铁路公司对华工群体的评价所进行的论证就是典型例子,美国学者多从劳工身份、廉价劳动力、劳工缺口、华工效率等方面讨论对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的意义,同时强调华工的自由劳动者身份。中国学者侧重铁路华工的贡献,希望确立他们对美国发展的历史地位,对其“功绩”的论述也较多集中在铁路自身。宋李瑞芳的评价视野则更宽阔,有历史的纵深感。沈卫红的视野也是扩大到前后历史发展阶段和相关的产业,而这些都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所谓更宏大的视野,还包括在横贯大陆铁路与美国近代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去评价铁路华工。美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从东部向西部不断拓展的历史。随着国土的扩张,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的东部与新扩张的西部之间交通不便及其带来的对资本、人员流动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统一稳定以及新国土的开发。改变东西部交通不便的状况,是美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难题。就在南北战争爆发的第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修建横贯大陆铁路的法案,这说明南北战争引发了美国政治家们对国家统一的考虑。如果说南北战争是根除了南方势力分裂国家的隐患,那么横跨大陆铁路是“一条永不能断的钢带”把东部与西部绑在一起了,[25]美国才实 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26]“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人民在十九世纪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27]这条铁路的战 略价值怎么估量都不为过。不仅如此,横贯大陆铁路的修建还有更远的考虑。修建这条铁路最早的动议来自1845在中国经商的惠特尼,他提议修建跨州铁路,发展太平洋贸易,重点市场在中国。[28]美国国会通过的这条铁路的法案就叫《太平洋铁路法案》,修建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铁路以发展远东贸易,在美国人民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更有意思的是,这条铁路最艰难的西段主要是由华工修建,这难道不是美国与中国的一种割不断的历史缘由吗?铁路华工是近代美国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他们的业绩是美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精神已经融入到美国当代精神之中。张少书更提出要用“全球视野”评价铁路华工和横贯大陆铁路的意义,他从横贯大陆铁路对19世纪世界交通的改变、中美两国的联系、铁路华工对中美两国发展及近代全球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是非常有开拓性和启发性的学术见解,揭示了该项研究的当代价值。[29]

最后,必须在比较视野中重新认识这个劳工群体。一是铁路建设者主体的比较,二是两个“场域”的比较,既涉及研究对象也关乎研究方法。横贯大陆铁路通车后,流行着一句俗语:“这条铁路是用威士忌和茶建成的。”[30]犹他州铁路遗址公园博物馆有一幅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油画,上面题词:“我们建造了铁路,铁路成就了美国。”对华工和爱尔兰工人在筑路过程中表现出的生活方式、习俗信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其背后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应该是研究的应有之题,也可以丰富对华人在近代国际移民群体中文化特征的认识。进行两个“场域”的比较研究是有广阔学术空间和学术价值的探索。铁路华工和其故乡生活的物质实践紧密相连,不宜把两者视为独立的分析对象。[31]比较铁路华工群体在中美两个“场域”的生活遗物,实证性考察他们的生活方式、适应能力、文化转变、文化坚守、文化传播等情况,为认识这个劳工群体的文化心理、文化行为提供扎实的学术意见,从而让人们看到铁路华工这个社会底层劳工群体横跨太平洋开展文化交流、文化坚守与文化融入的实践。这种比较研究对中美学界开展铁路华工研究很有意义,目前的学术实践还仅仅是个开端。

[注释]

[1] 转引自陈瀚笙主编:《华工出 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中华书局,1984年,第1 74~185页。

[2] 转引自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第38页。

[3] 赛繆尔·鲍尔斯(Samuel Bowles):《我们的新西部》(Our New West),康涅狄克州哈特福德出版公司,1869年,第400页,转引自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第55页。

[4] 参见陈瀚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51~74页。

[5] 参见陈瀚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164~194页。

[6] 转引自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第69~71页。

[7] 亚历山大·塞克斯顿著,彭家礼译:《十九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和牺牲》,《世界历史译丛》1979第4期。

[8] George Kraus,“Chinese Labor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Pacific”,Utah Historical Quarterly,Winter 1969, Vol.37, No.1, pp.41-57.

[9] Scott Alan Carson,“Chinese Sojourn Labor and the American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Vol.161, No.1 (March 2005), pp.80-102.

[10] 罗纳德·塔喀奇(Ronald T. T akaki):《远方海岸来的陌生人》(Strangers From a Diあ erent Shore),纽约企鹅出版社,1990年,第85页,转引自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第71页。

[11] Bitter Strength,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870,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109-128.

[12] 陈匡民:《美洲华侨通鉴》,纽约:美洲华侨文化社,1950年,第53页。

[13] 宋李瑞芳著,朱永涛译:《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商 务印书馆,1984年,第33页。

[14] 赵耀贵著,生键红译:《横贯大陆铁路的无名建造者》,上海百家出版社,20 08年。

[15] 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和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第213~226页。

[16] 《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二册第四卷,第1200页。

[17] 吴景超著,筑生译:《唐人街:共生与同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页。

[18] 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4~68页。

[19] 李春辉、杨生茂主编:《美洲华侨华人史》,东方出版社,1990年,第120~127页。

[20] 忻怿:《中国学界就太平洋铁路华工议题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2014年3期。

[21] 生键红:《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中西书局,2010年。

[22] 沈卫红:《金钉: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23] [美]孔飞力著,李明欢译:《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译后记”,第448页。

[24] 黄心雅主编:《北美铁路华工:历史、文学与视觉再现》,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25] 查尔斯·俾耳德、威廉·巴格力著,魏野畴译:《美国的历史:从蛮荒时期到帝国时代》,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第276页。

[26] 加里·M·沃尔顿、休·罗考夫:《美国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2页。该书认为美国“国家最终通过铁路形成一个整体”。

[27] 转引自赵汝诚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第1~2页。

[28] 参见雷·艾伦·比林顿著,周小松、周凡、周镜译,韩维纯校:《向西部扩张:美国边疆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95页。

[29] Gordon H. Chang,“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and the US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in Global Perspective”,The Chinese and the Iron Road,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pp. 27-41.

[30] 刘伯骥:《美国华侨史》,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第636页。

[31] 谭金花、芭芭拉·沃斯、莱恩·肯尼迪:《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广东侨乡和北美铁路华工 营的物质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231页。

猜你喜欢

华工铁路研究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Tracks Acros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