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兴衰往事
2020-12-02潘雨晨
□ 潘雨晨
我国的少年宫最早师承苏联,苏联非常重视儿童的校外教育,早在1925年就明确了建立全苏校外教育机关网络的任务。1940年,苏联仅在俄罗斯联邦就拥有1846所儿童校外教育机关,包括少年宫、少年之家、自然科学爱好者工作站和少年技术员俱乐部,这些机构与传统的苏联学校教育互为补充,帮助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巩固学校知识,学习职业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丰富课余生活并陶冶情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口号,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的少年宫建设提到日程上来。1953年5月31日,在访苏归来的宋庆龄女士的鼎力支持下,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毛泽东亲自题写宫名。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建立起来后,各地纷纷效仿,在国家支持下,少年宫发展迎来了鼎盛。几年间,全国修建了130多座少年宫,兴盛可见一斑。
少年宫能很好填补学生课余时间的空白,共青团也提出了很多具体方案,最终得到推广。一时间,读书、植树、音乐、棋类游戏、戏剧、朗诵、模型制作、露营、军事训练等多种深受儿童喜爱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各地少年宫广泛开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青少年教育,少年宫也得到了高度的关注。毛泽东、朱德都曾先后到北京市少年宫参观视察、欣赏演出、为少年宫题词、给儿童们写勉励的书信,周恩来更是在没有事先通知、无人在门前接送的情况下特意来看少年宫的孩子,与他们一起钓鱼、观看皮影戏、参观展览。
少年宫的鼎盛,还体现在过硬的设施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很多最好的设备被送到少年宫,供儿童们学习、使用。工厂先进的车床、乐团中精致的乐器、艺人手里的提线木偶、代表国防科技的无线电和枪支弹药都成为了少年宫儿童们的学习资料。1979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购进了计算机,1982年成立了儿童计算机中心,著名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正是邓小平在1984年观看少年宫学员的计算机操作演示后所提出的。
辉煌的少年宫、领导人们的关怀、各种过硬的设施,让少年宫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
各地的少年宫建立后,最早的指导教师大多来自中小学,按照苏联的少年宫经验,这些老师被称为“指导员”,后改称辅导员。
随着少年宫的发展,专业设施的进入,许多大学教授也会进入少年宫指导高中生们的课余活动,同时,一大批社会知名人士也先后到各地少年宫传授本专业领域里的经验。知名科学家茅以升、华罗庚、黄家驷、陈景润都曾指导过北京市少年宫的科技活动;作家叶圣陶、冯雪峰、冰心、老舍、刘白羽、曲波、杨沫、张天翼、韩作黎也是文学小组的常客;而齐白石、蒋兆和、李伯钊、周巍峙、郭兰英、侯宝林等等艺术大师也将少年宫的文艺活动打造得丰富多彩。
少年宫的“指导员”们如此有名,想进少年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当年要进少年宫主要是通过学校或少先队推荐,而被推荐者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考试方可入场,所以一般来说,能进少年宫的学生大多是优等生或专业特长生。
少年宫的门槛不低,很多学生在这里学到了专业知识,为他们今后的理想插上了翅膀。
科学家余达太1961年毛遂自荐被北京市少年宫无线电小组录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蔡国庆7岁考进北京市少年宫,曾在李先念等领导人面前独唱;足球教练金志扬被少年宫足球队录取,是第一批接受少年宫训练的足球队员。
不仅北京,各地的少年宫也都涌现了大量人才。著名画家陈逸飞也是在小学里展现出了板报水平,被推荐到上海少年宫学画,从而奠定了画家梦;作曲家徐沛东出自建立最早的大连少年宫;早期被称为“中国三大少年宫”的哈尔滨少年宫走出了孔令辉、师胜杰、冯晓泉等著名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少年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大家再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人们怀旧的符号。
令人欣喜的是,少年宫的发展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在积极应对。许多少年宫坚守公益,走出“宫门”,到郊县、乡镇展开科普活动、巡回表演,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一些少年宫痛定思痛,革新管理机制,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普遍的资金问题,少年宫通过筹集社会资金、调动社会人才的方式让少年宫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少年宫永不过时,也不会退出,不仅因为它承载着20世纪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更因为它广泛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