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韩国人又爱又恨的汉字

2020-12-02

中外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韩文汉字韩国

□ 马 剑

作为“伪”军迷,我在首尔第一站便选择了韩国战争博物馆,这里是了解朝鲜战争的最佳场所。展厅中,那些战争遗留物品以及各方的装备,尽数展现在眼前,展品的介绍通常是用韩文(也称为朝鲜文)和英文,理解起来并不顺畅。正费解时,一份当年的《朝鲜日报》吸引了我的注意,没想到那时的日报是采用繁体汉字与朝鲜文混搭的模式,不需要翻译,也能懂个大概。此外,还看到了当时韩国军队的嘉奖状,完全是汉字书写,阅读起来毫无障碍,反倒是一旁的韩国游客需要借助韩文的注解才能看懂意思。

而后到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这里的感觉更像是回到了国内博物馆,目之所及的地方,几乎都充斥着熟悉的汉字。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这位熟悉的近邻,在历史上曾深受汉字文化影响,而我们如今看到的韩文,实际应用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

在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汉字被使用了上千年,缘何一度不用了?

这还要从那位被韩国人最为推崇的“世宗大王”李祹说起。李祹在位之前,朝鲜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官方文书一律用汉字书写,文、言分离。不过,那时唯士大夫可习汉字,平民多为文盲。为改变这种情况,李祹召集学者们创制了“谚文”(就是今天的朝鲜文字母)。朝鲜文字母由11 个元音和28 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据说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

可惜,受限于历史环境,当时的朝鲜知识分子仍尊中华汉字文化为正宗,儒臣们强烈抵制推广谚文。谚文仅为平民使用,所以虽然早在500 多年前便已创立,但并未成为主流。

而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受民族主义和脱汉运动的影响,对于日治时代汉字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的册封体制产生抵触,谚文提升为国家文字的声音才逐渐高涨。

不过,早已使用习惯的汉字是否应被废除,韩国从上到下却始终摇摆不定,虽然韩国早在1948 年施行了《谚文专属用途法》,成为汉字被依法废除的依据,但在李承晚时代,小学仍实行汉字教育,现在韩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少都还认识汉字。到了朴正熙执政时,更倾向废止汉字,1970 年汉字废止宣言发表,小学完全废除汉字教育。但随着舆论的反对,1972 年撤回汉字废止宣言,中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的科目汉文再次复活。然而,由于汉文被列为选修科目,几乎不需要考试,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渐少,导致学生对于汉字学习没有动力。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韩国报纸、杂志上已经很少见到汉字,学校中也很少再有人学习汉字。

就在汉字几乎要退出韩国的历史舞台时,汉字复兴的声音又渐渐多了起来。

韩国民众之所以想要恢复汉字,其一是文化上无法割断,韩国废除汉字教育后,年轻人开始看不懂与汉字有关的文化遗产。《朝鲜日报》就曾有一篇社论提到,浩如烟海的韩国古籍将成为天书,因为没有几个韩国人看得懂,这是韩国人民的悲哀。

另外,就是现实的用途,汉字是表意文字,韩文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词语不在语境内是无法区分开的。所以在韩国的报纸上还是会偶尔出现汉字,以辅助韩文理解。而更让韩国人无法绕开的则是他们的名字,韩国人可能不认识汉字,但一定会书写自己的汉字姓名,否则,表音文字的韩文,会使得大多数韩国人在发音上变得重名,从而造成识别混乱。

2014 年的一份民调显示,有超过五成的韩国人认为,不懂汉字会感到生活不便。另外还有67%的韩国人赞成在学校教科书中并行汉字。

但是汉字的复兴之路就如它的废除一样,同样并不顺畅。20世纪90 年之后,主张汉字恢复的呼声逐渐高涨,1998 年,韩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成立,其主张就是:汉字是东亚的通用文字,规定必须在小学进行汉字的义务教育。但随着主导人李在田的去世,这项主张暂时被搁置。

别看汉字在民间恢复艰难,但是在韩国的上层社会,却从没有间断过对于汉字的学习。韩国的精英阶层及法律学习都还是以汉字为基础。记得在韩国现代建设株式会社的大楼前,曾看到两个硕大的汉字“现代”竖立在公司楼前,醒目而时尚。汉字虽然遭到废除,但其作为文化的精髓并没有被韩国上层社会所抛弃。在韩国,越是在正式的场合,汉字的使用率越高。

既认可汉字文化地位与重要性,又无法全身心去拥抱,对于韩国民众而言,这种矛盾的心理始终伴随在左右。

猜你喜欢

韩文汉字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韩文提要
小香蕉
在韩国走马观花
一笔一画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