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困境与纾解
2020-12-01侯晓华胡九义
侯晓华 胡九义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内容和定位,以财务管理为视角,对其内部控制审计困境和纾解的路径进行分析和研判,借此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困境;困境纾解
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对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开展分析、测试与评价的行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被视为财务管理的内核。尤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时若要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发展,就应该以財务管理为视角,做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这是因为内部审计是财务管理以外的职能,对高校的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可以借此获得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财务管理报告,以更加客观的态度和独立的姿态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更有效的约束,产生的作用也是积极主动的[1]。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认识,在健全制度和完善考核以及加强培训的基础上,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动态性发展和进步。本文以财务管理为视角,对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困境与纾解问题展开分析,借助内部审计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和定位
(一)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按照内部控制审计的既定原则,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内容需要按照以下要素加以确定。(1)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和沟通审计。在这一方面,审计内容涉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重大决策记录的完整性、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即时性、信息录入流程的清晰性等,同时也包括是否对信息传播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以及信息公开是否依据规定与程序开展。(2)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审计。相关审计内容涉及是否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现状予以定期检查和现实评估以及自我调整;在评估的过程中,内容全面性如何;是否按照评估结果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优化,是否对审计内容开展了检查和改进,是否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3)高校财务管理控制环境审计。对高校来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环境审计的关键内容涉及高校是否制定了有利于其发展的规划以及与之适应的中长期财务规划;是否建立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对其进行了动态化完善;高校的财务人员是否具有上岗条件,是否定期开展了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4)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审计。在高校系统内,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审计需要涉及以下内容:是否已经构建了识别和分析财务管理风险的体系;是否建立了具有适当层次的管理部门,能否借此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对高校财务管理风险进行评估的全面性如何;是否构建了财务管理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
(二)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位
在理论层面,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所审计的机构(即审计对象,本文中特指高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促使被审计机构运行效率提升,增加其经济活动的价值等。从这个层面来讲,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基于其功能进行合理定位,以便对相关工作进行评价、协助与监督,并借此提升高校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水平;与此同时,借助内部审计的基本监督与管理职能,让审计工作者更好地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可行的参考,当好“参谋”与“助手”[2]。同时,还需要逐步使自身的职能从监督型审计向管理型审计转变,紧紧把握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保证高校运行与财务管理的自我完善,促进办学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在新形势下,高校更应该将内部审计定位在强化内部管理方面,在接受单位领导委托之后,能够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确保高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成效得到提升。
比如,2017年8月,某省审计厅在对某职业院校书记、校长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该校职工个人应收款高达
3 000多万元。省委巡视组虽然已提出这一问题,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清欠进展比较缓慢。应收款长期未收回问题不符合财务管理相关规定,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审计组与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校纪委及财务等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召开解决职工欠款问题的专题会议,明确了需要把握的政策界限和财经法纪,并主动与被审单位沟通,做好监督服务,帮助被审单位边审计边整改。该校校长指出,审计不仅是查错纠弊,也是为被审计单位服务,审计组的建议既贴合实际,又具有指导意义,是真正为学校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二、财务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困境
(一)财务风险控制水平较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几十年的深入发展和进步,加之政府对其投入不断加大,在促进了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让高校借此获得了显著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融资和投资中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些风险甚至成为高校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一部分高校出于满足扩大招生规模与自身发展的诉求,大规模向银行借款。同时,对外投资规模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快而不断扩大,其中部分投资活动并不具备合法性、可行性和效益性,这就使高校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投资风险随时可能被触发,有可能导致高校处于危险的境地。
(二)审计工作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据调查,在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其工作人员通常是与行政人员处在同一招聘和上岗层面,部分人员甚至未经过专业的财务管理训练,其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较低,即便在短时期内对其进行了培养,但其在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一些高校的财务部门主管缺乏必要的管理实践和经验,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无法收到实效,更多时候都流于形式,无法获得有效实施。
(三)绩效考核和内部审计衔接缺位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缺乏必要的考核制度而让财务管理工作不够完善、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也由于绩效考核和内部审计的衔接缺位,高等教育改革难以持续深入下去。这样即便国家的投入持续增加,也会因为上述原因而永远显得不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投入经费使用效果不足[3]。由此导致高校的财务状况长时期处于低位,相关项目的投资效益与资金使用效果难以提升。
三、财务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困境的纾解路径
(一)提升高校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水平
对高校来说,高质量的内部审计人员是提升其内部审计水平、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基本保障。基于此,高校内部更需要重视对审计机构及审计体系的构建,并依据规定配备更多更强大的审计力量,在优化内部审计队伍结构的同时,让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体做法有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规避工作。此外,应确立财务制度第一的准则,内部审计工作应严格依据制度进行,把财务管理全过程均置于制度中,消除寻租行为。
(二)关注和应对财务管理审计风险
为破解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困境,高校需要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框架,进一步明确其中的风险要素,保证自身可以通过良好的风险管理,让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此,高校内部的审计与会计人員更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以便能够界定财务管理风险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所在的领域,对高校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和效率进行审查。比如,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有必要对学校的贷款偿还能力和贷款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研判,对投融资活动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考查,对高校整体负债承受水平予以审计,并提出审计建议,借此最大限度消除潜在的风险。此外,在以财务管理为视角对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需要完全依据批准的方案与规定进行审计作业,把人为审计误差降至最低水平。
(三)注重对审计决策的分析和评价
前文中已经提及,部分高校的投资主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不但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多元化,其融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为此,会计与审计部门需要针对高校上述活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使内部审计的范围从单纯的财务稽核扩大至决策、教学、科研以及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本等方面。为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关注高校经营、管理的分析、评判与增加价值等领域,对固定资产购买与投资项目开展审计,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其中,内部审计应该将内部评价视作重点,正确处理监督和服务之间的关联,并按照高校财务实际,制定出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指标体系,借此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发展潜力和管理水平等予以考核,提升其财务管理绩效。
比如,受东部某省审计厅委托,该省某地级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对该市某职业院校原书记和院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本次审计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经济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履行职责情况,主要是贯彻执行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系,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和日常教学经费使用政策情况,债务风险防控情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工作完成情况等;二是重大经济决策、重要资金使用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主要是学校投融资、重要资产购置处置及合作办学、捐赠等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报批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规高于市场价采购资产、物资等,或低于市场价出租、出售资产,处置固定资产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三是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情况,主要是预决算编报、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各项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四是内部管理和对下属单位有关经济活动的监管情况,是否建立章程,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对各院系、直属单位及校办企业等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重大经济事项是否履行了监管职责等。此举由于注重对审计决策的分析和评价,收到了良好的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明亮.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J].财务与金融,2011(1):69-72.
[2]张建涛.论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9):110-111.
[3]李芸婕.论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