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静默”现象探讨

2020-12-01孙宝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静默组员现象

孙宝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催化下,课堂教学开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静默”現象。那么,如何才能打开这些学生的话匣子呢?本文通过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外在的客观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合适的“突围”策略。

一、聚焦:“静默”现象,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一直以来,学生课堂“静默”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使用CNKI文献检索,输入“课堂静默”可得到600多条文献,也就是说,自2006年至今的十多年间,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在这些文献中,90%的文章是针对中等和高等教育,说明在我国中等和高等教育中,“静默”现象尤为严重。

“静默”一词的原意是指人不说话、不出声。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里的“静默”现象则是指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中来,将自己置身于活动之外。

二、诊断:课堂教学中“静默”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参与学习活动,往往让每个小组的组长为组员分配任务。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直接“掌控”,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就很容易保持“静默”。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保持“静默”现象的原因主要为:

(一)心理因素

1.观望:学习中的“群众演员”

在对因心理因素而导致“静默”的学生进行问谈时,笔者发现:学生保持静默,竟是他们的“观望”心理在作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他们不是不会或不思考,而是在“随大流”。

2.得过且过:学习中的“观众”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学生逐渐养成“得过且过”和“惰性”的心理。他们在活动中,往往采取“坐享其成”“得过且过”的态度,所以这部分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会降低。

(二)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对孩子的直接伤害

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业、适应社会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欠缺。生活在这样的缺少关爱的家庭里,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产生的心理疾病,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静默”。

(三)同学因素:嘲笑是一把伤人的利剑

笔者所带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由于先天原因口齿不清,很少当众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他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经过谈话了解到,是组员没有很好地尊重他,导致他再也不愿意轻易开口了。可见,同学之间的影响也是导致学生保持“静默”的原因之一。

(四)认知因素:基础不扎实,在学习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是因为自身学习基础不扎实。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所以在面对课堂学习中的合作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同组组员又不能很好地相互鼓励,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直接采取不参与的态度。

(五)教师选择回答的“模式”造成

教师由于自己的教学惯性,在提问或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展示的时候,往往思维定式在某些发言精彩或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这就导致一些性格内向或成绩落后的学生逐渐成为学习活动的“边缘人”。

三、用药:突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静默”现象的方法

(一)教师层面:让“静默”的羔羊变“巧舌”的鹦鹉

当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和过于困难时,都容易造成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静默”现象,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注意坡度的搭建。

(二)同学同伴:让鼓励时刻在身边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少年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如果想把一块普通的大理石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话,需要六位雕塑家的通力合作,即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尔出现的因素。少年儿童活动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学校,他所在的集体最主要的也是由少年儿童构成的。所以,来自同学同伴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三)学生自身:让自信在内心成长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如果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那么其在学校、在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自然不会“静默”。

(四)家庭层面:让“爱”住我家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将班级打造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学生找到主人的感觉,那么他们在班级小组学习活动中,也自然不会将自己隔绝。

在新课改理念的支持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轻松、愉悦地融入活动中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打破“静默”,应该是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静默组员现象
都柏林的静默行者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预备,出发!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
小组落幕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