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途径探讨

2020-12-01吴素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能手研学途径

吴素梅

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可见,劳动教育不管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劳动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养成和习惯培养,乃至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然而,观察我们周围小学生的劳动情况,实在让人不容乐观。一方面,父母没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我们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在教室或校园的卫生区帮自己的孩子做值日,孩子的劳动意识正在淡化,动手劳动实践的能力在慢慢地下降,劳动的机会在慢慢地消失。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认为孩子读好书就可以了,对家务事一手包揽,从不让孩子插手,使得孩子的动手创新能力被限制,更不用说开展家庭劳动教育了。在学校里,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而经常用劳动来惩罚那些不做作业或违反纪律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偏差,认为劳动是表现差的同学的“专利”,心理上就会抵触劳动,不爱劳动。另外,小学生的劳动能力及劳动意识普遍低下。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会有那么几个同学好逸恶劳,轮到自己值日时经常随便应付,或以各种借口偷溜逃避,而其他同学看到他这么做,于是也随便应付了事,结果班级卫生状况可想而知。

基于以上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劳动现象,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挖掘身边的有利资源,尽可能地多开发一些小学劳动教育方式途径,让小学生爱上劳动,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使之成为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方式。笔者根据平时的实践和观察,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总结以下几个方式途径来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帮助其拓展劳动技能,引导他们在劳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一、借助家校合作,打造多种劳动途径

每个寒假来临之际,我都会精心策划一些适合学生在家里与家长共同配合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与技能。例如,在今年寒假作业有关劳动教育这一块,我在学期末召开家长会时,与家长们共同探讨确定了寒假劳动教育主题——“我的寒假,劳动我做主!”同时,我还提前发了一张“我是劳动小能手”的表格供家长参考。

寒假中,学生的劳动项目丰富多彩。他们还特别热衷参与传统美食的制作,例如,跟着大人一起做地方特色的红团,他们一起和面、加色、搓面团、放馅,最终做成一个红红火火的红团。家长把拿着自己做的红团的孩子兴奋的表情很好地抓拍了下来。有的孩子到老家过年,帮着爷爷贴春联;有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炸出香喷喷的年糕……学生做得这么好,家长配合得也很到位。我在班级群里表扬了家长与学生,并希望学生不能只是一天做家务,而要把做家务等劳动变成日常的一种习惯。

二、利用班级主阵地,激发劳动创意

为了营造“大家齐上阵,劳动我最行”的班级氛围,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劳动能手”奖章设计大赛。这个创意一宣布,全班就炸开了锅,大家都跃跃欲试。我示意大家安静,利用一周课余时间构思,可以合作,可以自己创作,但要做到文字与颜色搭配得当且新颖……全班学生都饶有兴致地进行了创作,最后班级利用班会投票选举出最佳创意奖章,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方式。

接着,班委讨论劳动能手评选的方案与细则,根据投票结果再予以公示。然后发给每人一本《劳动能手手册》,学生根据自己在家或在校或在其他地方的劳动过程及感受将其及时记录下来,有条件的还可以贴上自己的图片……这样长久累积下来,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劳动财富”。到了期末开家长会时,家长与学生共同选出优胜者,标准包括文字端正,内容丰富,记录完整……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可以学习别人做得好的方面,看到自己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最终有8位同学入选,获得“劳动能手”奖章。这一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三、走出校园,体验更广阔的劳动空间

适时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带到社会中去体验感受各种活动,拓展劳动方式与途径,增长见识,增强其劳动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一)利用季节更替,让学生开展户外体验劳动

地处农村的小学正值春季播种季节时,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到外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跟着家人到田里种豆播花生,同时让他们做好时间记录,在体验参与中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做,学生比从课文中读到的更有感受。

(二)抓住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劳动教育

我们学校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都会组织学生到本地的革命斗争纪念碑扫墓,之后由大队辅导员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体驗劳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崇高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其爱国之情。

(三)研学旅行,在快乐中践行劳动教育

研学旅行是拓宽学生生活空间,提升其体验的一个好方式,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拓宽了学生的劳动途径。研学旅行在出发前,组织教师会提醒同学们出去要注意安全、要加强卫生意识等,并把劳动教育内容“无缝”地穿插其中。例如,提示在车上喝水喝饮料,难免会产生一些垃圾,此时应该怎么做?到了目的地,参观各种景点等,发现路上有垃圾,又该怎么做?午餐时,应该注意什么?把这些内容在研学旅行之前就让学生讨论思考,以有目的地借助研学旅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也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途径。

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多探讨学生劳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帮他们拓展劳动技能,增强其劳动能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因为“劳动最光荣”。

猜你喜欢

能手研学途径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捕鱼能手——重爪龙
研学之旅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