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景物描写对记叙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0-12-01韦燕
韦燕
中小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长于叙事,重视情节的完整性,往往忽视景物描写对于记叙文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文章显得生涩干巴,缺少韵味,只有情节推进,而缺少环境的点染与情景交融的浑然一体感。
绝大部分诗歌都包含精妙而凝练的景物描写,如果教师在教授记叙文写作时穿插一些诗歌的景物描写鉴赏,或者在讲解诗歌时能够联系记叙文环境描写的知识,那么学生就更容易融会贯通,打通不同体裁文本之间的关节,把阅读欣赏与写作有效衔接起来。本文试图从三个层面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对记叙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构成层面
诗歌景物描写的构成层面包括景物的选取、景物的特点两个方面。比如李商隐多选取珠玉、眼泪、明珠、青烟、灵犀等空灵凄迷的景物营造朦胧晦涩的意境;李清照的晚年词作大多选取大雁、梧桐、黄花、雨等凄凉的景物来营造凄清、惨淡的意境;而毛泽东常选取一些雄伟阔大的景物营造宏伟壮丽的诗歌意境,如《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层林、雄鹰、飞鱼等。
那么记叙文的环境描写是不是随意选取景物、场景呢?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环境描写不仅仅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不仅仅是事情发生的外在景物的集合,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它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优秀的记叙文,凡有景处皆有情。如《鹿的父亲》这篇文章中:
当我们散队时,落日已经西斜了。三月的夕阳,温和地洒在半山之间和树林的顶上。我独自走向归途,好像听到吹喇叭的声音,同时,又看到各方面的鹿群,纷纷越过山巅,穿过森林,甚至于抛弃了人们所给的食粮,急速而飞奔地向那喇叭声音的方向驰去。
“三月的夕阳”温和而美丽,“森林”“山巅”又具有伟岸而直抵内心的特点,“喇叭声”高亢而悠扬,作者选取这一场景,使我们分明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沉静、坚定,像三月的夕阳一样“温和”,同时也让读者融入到作者营造的意境当中。
再比如教师下水作文《米晴》中,作者写到米晴的生活环境:
第一次去探望我潜心礼佛的婆婆,是在2009年春节。三公里的柏油马路之后便是尘土飞扬的崎岖山路。爱人骑着自行车载着我一路颠簸着,皖南的丘陵地带,山不是太高;树木参差不齐,不成气候;小型梯田安稳地坐落在山谷里,整齐的稻茬就这般烂死在一片冬日的田野。十八弯的路延伸到那个神秘的地方,正门口写着“白衣庵”三个大字,这里可以说是我婆婆的第二个家。
作者并没有直接道出环境特点,而是借助“十八弯的尘土飞扬的崎岖山路”、不够巍峨雄伟的山和“参差不齐、不成气候”的树木以及“烂死的稻茬”等景物,将闭塞、落后、荒凉的山村庵庙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直接为悲情人物的出场提供了可以言说的活动空间。
因此,教师在教授记叙文写作时,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并不一定要用確切的词语表述出来,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命运的走向与环境息息相关,一段恰当精炼的环境描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景物描写的技巧层面
诗歌中景物的描写角度一般分为视角上的远近高低、声音上的寂静与喧闹、色彩上的清冷与绚丽以及景象的实与虚等方面。
杜甫《登高》中的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典型的例子。作者的视角从仰视高远的天空到近处的飞鸟再到远处的长江和落叶,色彩上从青青的水中陆地到洁白的飞鸟再到干枯的树叶、浑浊的长江,整体上呈现出清冷昏黄的色彩,声音从猿啼的凄凉到落叶的窸窸窣窣、长江的滚滚滔滔,都营造出开阔沉郁的意境。再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是静景,后句是动景,整句诗动静结合,更加烘托出夜晚山居的寂静。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是实写眼前之景,而下片中的千古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想象出来的虚景,虚实结合使作者惆怅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如果记叙文的环境描写能借鉴诗歌景物描写的精髓,那么不管从叙事、抒情还是从刻画人物的角度,都会提高整篇文章的质量。
教师下水作文《米晴》中,“我”与米晴最后一次见面,发现她已辍学,并且眼中早已失去光芒,作者写道:
从白衣庵出来,天黑沉沉的,风来了,成片的乌云攒聚在一起翻涌不停,遮蔽了远处的树木与山路,一阵凉意随之袭来。
作者觉得主人公的青春韶华被命运遮蔽,于是有意营造出一个昏暗、冷寂、凄凉的氛围,视角上由乌云翻涌的天空写到昏暗的山路,风卷云涌的声音恰恰衬托出山村的冷寂,也正是这份寂静让作者内心无比茫然、迷乱。
因此,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做到箭无虚发,要指向记叙文主人公,指向作者的情感倾向,指向全文的中心思想。
三、景物描写的效果层面
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如下几点:
交待诗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节令、人物等。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照应题目,点明时间“傍晚”、地点“空山”、季节“秋天”;再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就点明了人物“我和客人”,以及事件“送别”,时间“晚上”和地点“江边”。
营造一种氛围和意境。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开头两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冷阴森的氛围。
表达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这是景物描写的终极与核心作用,所写景物是为含蓄与巧妙抒发情感服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正面衬托,即一般所说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比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最后一句以“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作结,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一是反面衬托,即一般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一倍曾其哀乐”。如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中即以美好的春天涌动的江水绚丽的花朵和明月夜来反衬作者内心的寂寥和愁苦。再比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琴技,使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琵琶声中,也道出了琵琶女内心的凄凉。
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理应介绍清楚,其作用与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基本作用相吻合。教师在下水作文《米晴》中首先用一段环境描写交代主人公米晴的生活环境,以及作者和米晴见面的时间与机缘。而最后一次见米晴重在营造一种氛围与意境:昏暗、冷寂、凄凉。因为在作者看来,主人公的生命画卷已不再绚丽多彩。
对于记叙文来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故事的发生,人物的活动,都有一个基调,是忧是怒,是悲是欢,或是平淡无奇……而环境描写可以营造一种恰当的情境,正如诗歌中的景物描写营造的意境:清幽、凄凉、雄壮、阔大、清净、孤寂、清雅、脱俗、枯寂等等。
诗歌用景物描写来塑造人物,这对记叙文用环境描写去塑造人物有借鉴意义。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比直接抒发情感更加含蓄委婉,意味深长。比如《米晴》一文中,作者与米晴第一次见面之后,有如下一段环境描写: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沉默,解开围巾,吹着风,安静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脸靠着爱人的后背。山路像迷宫一样伸向远方,电线杆一个一个拉着手通往县城,像是导航。
在崎岖不平、迷宫一样的山路上,“我”安静地吹着风,内心迷茫不解,需要一个导引者(导航)才能把“我”从深陷米晴悲苦命运的悲伤中抽离出来。同情与无奈的悲悯形象跃然纸上。
现行教材日益突出古诗文的比重,诗歌教学自然也比以往更加细致有深度,因而我们可以尝试打通诗歌与写作板块的关节,在教授记叙文时,注重汲取古典诗歌精神内涵和写作技巧的营养,尤其学习古诗写景的构成与技巧,为记叙文的环境描写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的记叙文叙事张弛有度,抒情含蓄蕴藉,景语情语充盈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