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致敬经典,传承文化”导写及佳作示例

2020-12-01陈阿永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华精神传统

陈阿永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 2017 年建社 65 周年之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计 136 册连环画套书合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领略四大名著的故事精华,为读者奉上一道重温名著经典,感受传统线描艺术的文化大餐。

材料二:

1986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据统计,自 2017 年至今,仅片名包含“西游”二字的网络电影就有 26 部,但以歪曲、恶搞原著的居多,得到观众认可的极少。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用于班级团支部组织的“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思路引导

文题要求考生结合两则材料,紧扣“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主题说理,进行班级专题讨论会情境下的交际应用文体写作。行文构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厘清概念:经典和文化

“经典”范围很广,由于两则材料都是指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典,故本文的“经典”范围受限,主要指的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可以写古代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表现形式的文学经典,但不宜写如故宫文物、民间传统手工艺等非文学名著经典。

“文化”范围也很广,结合材料,可以看出,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名著经典所体现或承载的文化。

此处“经典”和“文化”的关系互为表里,经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经典的内涵。概念不同,不能把经典等同于文化,泛谈经典文化或传统文化。

2.明确思路:“致敬经典,传承文化”

“致敬经典”说的是我们对经典应有的态度;“传承文化”是我们对经典应有的行动。不能孤立地谈某一方面,而应整体思考,有序思考,致敬什么样的经典,为什么要致敬(不能恶搞歪曲),如何致敬;传承经典里的优秀文化,歪曲恶搞是对经典的亵渎,新时代应怎样传承经典等等。

为什么要致敬和传承?经典永不过时,它不仅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而且在不同时代引发共鸣。可以写四大名著等文学经典的价值,写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的文学力量。

怎么做才是致敬和传承?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说,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基于传统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传承。我们应拒绝歪曲恶搞,追求守正创新。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过度娱乐化等恶搞歪曲,是不尊重经典,是亵渎和玷污经典,是时代催生的急功近利,是低俗、庸俗、媚俗。守正创新,守的是经典的优秀文化,创新的是传播的形式,传统的纸媒在新时代已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创新为连环画、电视节目、电影、动漫等等,比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经典咏流传》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等。

3.体现交际意识

主体意识:共青团员——班级一员——我

对象意识:本班同学

情境意识:班级团支部组织的专题讨论会

文体意识:讨论会讨论稿

时代意识: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致敬与传承经典优秀文化

佳作展示

敬经典之正,助文化传承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十九班  卓昱杭

亲爱的同学们:

當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我们可曾感叹家国大义;当林冲身陷绝境、鲁达相助,我们可曾赞誉仗义侠行……伴随我们度过无数不眠之夜的经典名著一路走到今朝,步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面临对名著经典众声喧哗的舆情,我以为,我等中国青年当敬经典之正,以助文化传承。

致敬经典,体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民族精神的尊崇。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册册连环画,为读者献上图文并茂的文化盛宴,到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部部名著剧,为国人带来经典文化时代的记忆,时代转变、形式改变,然而对经典的理解不变、其精神内核不变,此即致敬经典。在致敬经典中,民族文化之精华得到了尊重保护,民族精神更得到推崇展示,以崭新面貌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更恢宏的时代。

传承文化,需要我们崇尚经典、致敬经典。看,七十载风雨沧桑,《江姐》代代演员仍借舞台展示视死如归之革命壮志;听,数百年风云激荡,《三国》滚滚浪涛仍以历史诠一统天下之家国胸怀;瞧,无数次再版重制《西游》场场劫难仍凭传奇叙不屈不挠之民族意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正是其中蕴含之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超越时空之价值经久不衰。而致敬经典,方可使经典中之文化精神原汁原味流传,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感染当代大众。故传承文化须经典;弘扬精神更需致敬经典。

反观当下,在高歌猛进的加速时代,经典的光环被资本浪潮冲刷殆尽,留下的只有具具失去灵魂的躯壳。《西游记》惨遭歪曲恶搞,沦为低级趣味;《狱中歌》受到诬蔑篡改,亵渎革命精神;你们看,一部部所谓“经典”改编流行于网络;你们听,一个个所谓“专家”不当解读古典名著……究其本源,乃是这些个体被市场经济带来的空前自由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应有的对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敬畏之心,方造成此般乱局。

然而致敬经典亦非墨守成规,传承文化绝不是固步自封。艾略特说:“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在原有思想内涵中赋予其全新合理阐释,是致敬经典;以现代风格重塑经典样貌,而文化精神不变,亦是致敬经典。恰如著名艺术家六小龄童所言:“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在可依原著时遵从原著,需要改编时合理改编,这就是对经典最佳的致敬方式,也是对文化的最好传承。

而我们青年又能做些什么?面对致敬经典传承文化这一主题,我们能做到很多:平日里多阅读经典著作,深化理解经典的思想意涵。积极参与监督网络影视,为清理经典作品不良改编提供助力,以此我们方可更加致敬经典、更好传承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请大家想象这样的景象:人人口中谈经典,生活处处践行优秀传统,社会崇尚文化之风盛行……这就是我理想中中国文化的未来。为了让这样的美好时代早日来临,让我们行动起来,同敬经典之正,共助文化传承!

抛砖引玉,请各位同学积极踊跃参加讨论、畅所欲言,谢谢大家!

以经典之羽翼,助文化之翔天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十九班  林煜桓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烽火连天,三国鼎立,看尽灵旗征战处;太虚梦境,倚锄葬花,一纸辛酸荒唐言……不知你们是否记得,17年的连环画合集,使经典变成画中的精神盛宴;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1986年的剧版西游记,让经典成为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些向经典的致敬,给中华传统文化插上了羽翼,助力其“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升华和超越。

你们可知何为经典?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仅在其精妙的辞藻与独特的叙述,也在于其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古典小说可为经典,神话诗歌、史书散文亦可成为经典。而致敬经典,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留与升华提纯。

首先,致敬经典,需以“敬”的态度保留其精神底色与文化内涵。若无精神底色,经典便成无本之木,纵使合抱之姿也是风吹即倒;若无文化内涵,经典变成无味之肴,即便美味珍馐也是索然无味。你看,《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比赛,令诗歌经典重燃于心;你看,《故事里的中国》通过话剧,让故事经典重绽星光。向经典致敬绝非一味地向未来高歌猛进,回头重拾精神底色与文化底蕴也同样不可或缺,否则无异于买椟还珠,丢弃了经典中最宝贵的财富。

再者,致敬经典,需以“致”的方法注入时代底色与社会理想。经典经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其文学性与普适性使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与社会理想,更能迸发出新的活力,获得时代价值。如你所见,《哪吒》席卷全球,靠的既是其对经典故事的成功改编,更是其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成功表达。以经典为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才能最后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升华提纯。

可你们知道吗,当今社会,对经典的歪曲、恶搞似乎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工具性使创作者以纯粹的利益去衡量经典再创作的方式,猎奇心理使观看者以纯粹的娱乐来品鉴经典再创作的价值,如此恶性循环,只能使致敬经典的良性发展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认为,致敬经典不仅需要“居庙堂之高”的国家机构以宏观大举进行,“处江湖之远”的我们普通团员也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向经典致敬:阅读背诵名家名篇,摘录思考哲思名句,与别人交流讨论……只有把经典浸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才能真正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

我们每个人对经典的致敬都会化为一根翎羽,最后组成一双巨大的羽翼,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冲向云霄。

立足精华,守正出新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十九班  黄至善

各位同学们:

你們好!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致敬经典,传承文化”。在发表观点之前,我想请各位思考几个问题:三国兴衰,红楼浮沉,有没有一部经典让你热泪盈眶?西游乱编,水浒恶搞,有没有一种歪曲让你心生厌恶?当传统经典与现代社会相碰撞,我们应如何致敬经典,传承文化?

我以为,应当秉持“立足精华,守正出新”的原则。

立足精华,让经典的文化之精髓熠熠生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只在于其精炼隽永的词句抑或是精彩绝伦的情节,更在于蕴含其中的直击人心的文化精神。它可以是《三国》中隆中对的心怀天下,可以是《水浒》中一诺性命轻的肝胆相照,可以是《红楼》中满纸荒唐言的世事如梦……以经典为载体,中国的文化历久弥新,跨越世代,给予我们古今皆然的感触和思索。此即经典的精华所在,亦即致敬经典的要诀所在。上海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四大名著连环画虽脱离了文字的传统形式,但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著的精华,让经典的文化精髓在细腻勾画中熠熠生辉,无疑是立足精华、致敬经典的范例。

然而,若是过分强调遵照经典,一板一眼,那反而会使经典显得迟滞呆板,与时代需求脱节。在立足精华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守正出新。

守正出新,让经典的生命活力再度绽放。《文心雕龙》有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部经典,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当80年代电视机开始步入生活时,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便应运而生,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而身处这个屏幕上的时代,当滚瓜烂熟的故事情节不再诱人,当白纸黑字的阅读时间被大大压缩,经典也应该另寻出路,守正出新,找到与时代的契合之处。《大圣归来》虽在情节上大胆改编,让孙悟空步下无所不能的神坛,但仍完美诠释了他不甘于命运摆布的本性,这恰恰抒发了大时代下苦寻出路的人的心声,因而好评如潮。对经典的改编,是赋予其时代特色,让它在新的时代如鱼得水,更好地传承文化。

但是,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许多名义上的致敬经典,实质上更接近于套名胡说,其间隽永的文化精神被掏空,转而填充了轻浮空洞的娱乐内容。以网络上各路恶搞歪曲的《西游》电影为例,它虽有《西游》之名,却无《西游》之实。这种迎合娱乐的作品,不单是对原著的亵渎,甚至会模糊新一代人对经典的认知,因此受到一致差评。致敬经典,须先带着一颗敬畏之心,而后立足精华,守正出新,这才是传承经典文化的不二法门。

同学们,你们可曾听闻这样一句话: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是高雅的失传。在这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也应出点绵薄之力,鄙弃无理扭曲、恶搞胡说之作,褒扬立足精华,守正出新之作。让经典之灵长在,让经典活力常新!

以上是我的观点,下面请大家展开讨论,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精华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