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
——记全国劳模、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陈晓明

2020-12-01缪国庆

上海工运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建工钢结构上海

缪国庆

人,是在仰望中获得新生的。陈晓明也是。他是在拂晓时分出生的,取名为“晓明”,然后,在一次次仰望中成长起来了。

当陈晓明受邀为同济大学的入学新生做报告时,他已经是一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级别的高级工程师了,身兼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副会长,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同时他还荣获了“中国钢结构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在他的整场报告中,提纲挈领的一句话,就是“要学会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

仰望,必须脚踏实地

陈晓明是同济大学毕业的博士,学的是钢结构专业。在此之前,他的本科和硕士,读的是工程机械专业。在业内,具有这段组合学历的人屈指可数,他成为了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

当然,陈晓明的被引进,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原因,更有一段佳话——

其时,上海建工机施集团承担了卢浦大桥的施工任务,正与同济大学研究解决关于索塔的技术问题,合作的对象就是陈晓明后来的导师、上海钢结构安装技术首席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吴欣之。在合作之初,陈晓明出色的表现,就引起了吴欣之的特别关注。仅仅是第一次合作,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金光外滩皇冠顶结构设计中,吴欣之直接找到了陈晓明,协助自己攻关技术难题。不出所望,陈晓明顺利攻克了曲面不规则的钢结构设计难题——皇冠顶。从此,这个“皇冠顶”成为了师徒结对、奋发有为的一个象征。

名师出高徒,因为带教,也因为传承——言传身教。言传,传的是“坐在办公桌后面,永远成不了合格的工程师”;身教,教的是一身工装、一身油污、一脸汗水,更有在工地现场迸发的一脑子奇思妙想。名师带教的第一个工程,是沪闵高架二期工程。沪闵高架二期工程是上海“十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大项目。对于陈晓明来说,这是一个极其震撼的场面:沪闵高架二期立交主线要从相当于10 层楼的高度凌空飞越沪闵路、虹梅路,而偏偏又不能封路,必须同时确保人流、车流、施工的绝对安全,这实在是一个超级难题。

不过,既有超级难题,就有超级解题:地面没有场地,吴欣之就带着陈晓明在主桥的东西两端搭设了“空中平台”,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预制宽节段架桥机施工和大型钢梁滑移施工工艺。吴欣之笑说,这是“借天施工”。高徒传承,说到底,也只有四个字:教学相长。教的是学校里学不到的“实践出真知”,学的是“变则通、变则新”,相长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高徒传承中的印象最深刻的工程,是广州新电视塔工程。

广州新电视塔有“小蛮腰”的美称。荷兰设计师的设计美则美矣,但高、扭、偏、重、空的特殊结构,却给施工带来了难上加难的难题。不过,陈晓明却是一见钟情。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师傅吴欣之一起殚精竭虑,首创了多项施工法:搭不起那么高的吊车,于是,就让吊车外挂,一段一段往上爬;大大小小万余钢构件需要链接,于是,专门设计了超高空插入式操作平台。说起来让人叹为观止:全塔焊缝总长达2445 公里,经超声波探伤,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而整个工程的完成,还比计划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月。陈晓明也笑说,这是“师出有门”。

仰望,必须脚踏实地。因为在偌大的工地上仰望广阔的星空,可以展开无穷想象。

仰望,只有挺直脊梁

21 世纪初,是我国建筑钢结构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陈晓明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愿景。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他一路走来,传承上海建工三大文化基因:执行力基因、诚信基因、工匠基因,一路迸发创新智慧,书写着钢结构建筑工程的传奇。

阳光谷的故事,让德国设计师感觉津津有味——

陈晓明佩服德国设计师,竟能设计出6 个大悬挑、不规则而造型如巨型漏斗的超大异型钢结构建筑——阳光谷!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单体建筑,阳光谷是由一根根钢杆拼接而成的,连接钢杆的节点多达11060 个,这无疑给钢结构焊接带来了巨大挑战!

构思出奇,德方的开价也高得出奇,高得连世博指挥部都认为:如果国内提不出方案,就有可能放弃建造。此时此刻,陈晓明挺身而出,决定引入机器人焊接加工工艺。引入机器人焊接,在当时国内建筑施工领域中尚属首次,有风险、要担当,而工期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就凭阳光谷这个响亮的名字,陈晓明的心里也充满了阳光。这是一段令陈晓明刻骨铭心的岁月,也是一段让德方人员转变看法的岁月。阳光谷“逼”出了机器人焊接工艺的自主创新,实现了深化设计、机器人作业、焊接检测“三位一体”数据的无缝连接,仅用了原本一半的工期,深化设计费用是德方的十分之一,整个建设费用也仅是德方要价的三分之一。

陈晓明(左二)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内,与团队成员分析3D 打印构件的结构要点

上海迪士尼的故事,同样让美方代表津津乐道——

迪士尼能够满足每个人心中的那一个童话梦,女儿高兴,陈晓明也高兴,不过,却是另一种高兴:上海建工本身就是品牌,品牌做品牌,更加能够出品牌。让人欢喜,也让人忧。上海迪士尼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尤其是“梦幻世界”,结构特别奇巧,说得诗意一点,就是“梦幻”。的确,项目中标后开心了两三天,却没有梦幻起来:不说游艺设备钢结构没有规则、无章可循,就说中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差异不小。

在“小飞侠天空奇遇”项目中,美方代表提出构件需用螺栓连接,陈晓明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判定螺栓连接达不到精度要求,而应用焊接工艺反倒能够如愿。一时间,说服不了美方代表,他就带领团队,通过BIM 技术建模、工厂化机器人焊接、现场高精度拼装等一体化技术手段,制作了1:1 的小样,呈现在了美方代表的面前,果然就获得了高度首肯,而后,美方代表在一封由他亲笔署名的感谢信中,由衷地写下了“感谢将陈晓明先生调入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心迹。

陈晓明成长起来了。

最有感受的,除了他本人之外,应该就是吴欣之了。有句话说“知子莫若父”,套用在他们身上,就是“知徒莫若师”。有人特别关注过吴欣之的眼神,说是“每每做完一个项目,吴欣之看向陈晓明的眼神里就会增添几分欣赏,因为这件由他打造的‘精品工程’,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成功和满意的作品……”他无比清晰感觉到陈晓明正在实现一个历史性跨越: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从应用技术型到理论支撑型的跨越;他也无比欣慰地承认: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因为教育条件的差异,这是像他这样的老一代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在仰望中,陈晓明不仅脚踏实地,而且挺直了脊梁。因为只有挺直脊梁,才有敢为人先的自信,才有蓬勃向上的自觉。

在仰望中,成为“仰望”

“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功劳簿上一天老本都吃不起。”2015 年8 月,陈晓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在挂牌仪式上,他满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如是说。正如,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所说——“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并重,能力深度与知识广度并行,严谨细致与创新思变并举”,这不仅定义了“工程师气质”,而且定位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并重、并行、并举的“三并”理念,在陈晓明从事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整个经历中,始终有着近乎完美的体现——

最早的一次经历让陈晓明永远都记忆犹新:2003 年12 月,陈晓明刚进机施不久,就参加了上海铁路南站钢结构工程的总体方案策划,在为工程量身定制回转式龙门吊时,他用到了大学时学过的起重专业的知识。而随后的体现更是精彩纷呈:由8 片“叶瓣”组合而成的上海旗忠森林网球中心钢屋盖工程,成为了国内第一个逐级累积旋转顶推工程;作为“镇楼神器”的阻尼器的安装,成为了“中华第一高楼”上海中心顶端的一个奇迹;通过一座总面积超过半个足球场的空中连廊的整体提升,实现南京“亚洲最大的三塔连体‘天空之城’”的高空连接,在当今绝无先例……

并重、并行、并举的“三并”理念,在陈晓明从事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整个经历中,始终有着十分执着的提炼——

在熟悉和掌握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制作安装、机械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规程过程中,陈晓明先后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4 项,其中,包括一等奖4 项、二等奖8 项,3 项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 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编撰专著8 部,其中,《建筑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大型复杂钢结构数字化建造》《特种钢结构焊接技术》等著作,被列入了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在推进中国建筑业发展,立志制定出源自中国的建筑技术、规范和标准过程中,陈晓明主编或参编了国家和地方标准9 部、工法7 项,其中,包括《钢结构施工规范》在内的三项国家级规范以及住建部的颁布的《十项新技术》……

并重、并行、并举的“三并”理念,在陈晓明从事的相关领域中,也展开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探索——

中国首座3D 打印景观桥在上海桃浦中央绿地“安家落户”揭开了神奇一页。2017 年,上海建工机施集团承接了3D 打印景观桥项目。陈晓明知道,一座3D 打印景观桥的从无到有,必须敢想、敢做。敢想,可以天马行空;敢做,就要脚踏实地。就目前情况来看,3D 打印更适合一些小规模制造尤其是高端的定制化产品,比如汽车零部件制造,以及用于研究的人类内脏器官模型等,而要打印一座15 米跨度、近4 米宽度的景观桥,肯定就是一场前无案例可以借鉴的攻坚战:先后对30 多种不同型号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上千次的打印测试,是攻坚;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打印设备,是攻坚;采用预热及后保温装置,保证3D 打印材料层层粘结力,更是攻坚;经过35 天不间断的整体打印、一次成型,国内首例实际应用于工程的树脂景观桥终于成功呈现。

而在一年之后,陈晓明竟然要重新打印一座景观新桥,来替换其实并不旧的旧桥。业主没有这个要求,游人也觉得挺好,可他却执意要做,并且许诺免费打印,因为他发现了层间微观裂缝,尽管裂缝细微到肉眼看不出来,但他不允许有一丝瑕疵存在:既然3D 打印景观桥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创造了一种颠覆传统的建筑模式,那么,一座更加完美的3D 桥就必须打印出来,让桥的一端连接上海建工机施集团数字三维建造中心,另一端连接应用前景更为广泛的智能建造、智能建筑领域……

与吴欣之一样,陈晓明也喜欢登高:项目建到哪一层,他必定会爬到哪一层。上海中心大厦肯定是他目前登上的最高的中国建筑:632 米。那天上午,一台塔吊缓缓吊起最后一榀钢桁架并安装到位,上海中心大厦塔冠结构封顶成功。他不仅自始至终都在现场,而且早早地攀上了云端,因为在这里,他要把“上海之巅”的桂冠献给一个伟大的时代,献给中国精神的天空;因为在这里,他要让所有人见证上海机施、上海建工和整个上海“欲穷千里目”的心愿,以及“更上一层楼”的仰望。

他坚信:有仰望,也一定能够成为“仰望”。

猜你喜欢

建工钢结构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河北省总:“八个依托”建工会 “贴心服务”激活力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
新技术在中铁建工集团的创新与实践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