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再生: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2020-12-01水石设计

风景园林 2020年1期
关键词:沉淀池净水长春

水石设计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前身为长春市南岭水厂,始建于1932年伪满时期,执行《大新京都市计划》,建立和完善这座城市的供水系统,筹建了长春第一座自来水厂。水厂选址在南岭周边草木茂盛的低矮山丘上,利用场地3条冲沟建造。84年的岁月变迁,这里陆续建造了7套净水系统。水体通过沉淀、过滤、絮凝、消毒处理,源源不断的洁净水流向千家万户,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2016年,旧水厂被取代,长春市建委结合百里伊通河计划,展开了对南岭水厂的开发计划。作为长春市二级文物保护院落,开放后的园区为市民提供新的生活空间,在这个32 hm2的场地内市民与历史建筑、原生动植物和谐共生,设计师深知场地遗迹与原有生境对于整个公园乃至城市的重大历史价值及文化意义,因此对原生环境尽可能地尊重与保留,最大化利用场地原有特征开展设计,公园于2018年10月对市民开放。

1 总平面图(占地 32 hm 2的城市再生项目,由具有80年历史的供水厂改造而成)Master plan: a 32-hectare regeneration project is transformed from an 80-year-old water supply plant

2 下沉雨水花园(由封闭沉淀池改造成的下公共空间)Sunken rain garden: the sinking public space is transformed from closed water plant sedimentation tanks

3 下沉雨水花园(充分保持原有的历史痕迹,并予以功能化处理)Sunken rain garden: fully maintain the historical traces, dealing with functional measures

改造后的园区,是功能和形式的植入与置换,实现南岭自来水厂的重生;是产业结构调整后的经济再生;是人与环境、城市的共生。

1 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城市活动的涌入势必会对原生环境产生冲击。园区内的生态连接线将场地原有的冲沟、建筑、森林、露天水池及城市界面有机串联,并植入了丰富的社交场地,共同构建园区游览体系。密林里空中栈桥为游人带来了独特的感官体验,为公园内原生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及迁徙廊道,形成了人与动植物共存的生态结构,成为城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典范。

园区利用场地35 m落差,原始雨水冲沟、沉淀池及水体净化系统构建雨洪体系;原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清理的枯树等被作为养料还给森林和土地、废弃的木方、石料也转化成公园铺装材料,从而最大化减少碳排放量。

2 动植物多样性

设计师针对动植物群落组成、数量、分布格局、栖息生境、生态习性和季节动态展开研究,清理场地内侵占力强的树种,补充大量的本土植物,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并为本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

3 激活城市活力

原有废弃的场地被转换成富有活力和艺术气息的城市公共空间,证明了设计对于城市复兴的重要意义。设计时融合旧有的沉淀池,顶部设置多功能草坪活动空间,与建筑、艺术装置共同形成公园的核心剧场,展览、音乐会等丰富的城市活动在此开展;密林中废旧的硬质场地被打造成儿童游戏场所、古树下的休憩空间;旧有的工业器械改造植入到场地中,结合丰富趣味活动,感受原始净水工艺,让历史与现代无缝对接。

4 下沉雨水花园(旧有通风廊道改造的通行空间)Sunken rain garden: access space is transformed from the old ventilation corridors

5 下沉雨水花园(水净化与利用的空间对话)Sunken rain garden: spatial dialogue betwee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water use

6 艺术广场(密林中的多功能艺术广场,承载丰富的市民活动)Art theater: Multi-functional art theater in the jungle, carrying a wealth of civic activities

7 艺术广场(利用沉淀池顶部建造的多功能草坪,植入当代艺术装置)Art theater: contemporary art installations are incorporated by using a multi-purpose lawn built on top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8 沉淀池(由露天沉淀池改造成的生态休闲湿地)Open-air sedimentation tank: ecological leisure wetland is transformed from clear water sedimentation tanks

4 延续历史与文化记忆

9 沉淀池(利用原始冲沟、沉淀池构建的雨洪系统)Open-air sedimentation tank: Rainwater system constructed using original gullies and sedimentation tanks

10 森林廊道体系(贯穿于密林和公共空间的人行系统)The hanging trestle in the jungle: a pedestrian system running through the jungle and public spaces

园区通过对场地工业肌理、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来突显项目的特征及历史记忆。设计将场地内的净水系统及建筑组团进行保护和修缮,保留了场地内的大乔木、工业建筑、净水池体等原生空间,并将其打造成水净化工艺博物馆,让市民能够了解净水工艺和流程,充分感受80年前的空间场景,增加对场地的历史记忆。

蓄水池是园区最为独特的标志性空间,分为露天及封闭2种空间状态。露天沉淀池恢复原有蓄水功能,结合亲水栈桥、水生植物、亲水平台等,打造生态湿地;封闭沉淀池对顶部结构进行切割,保留原有的底层通风廊道和结构体系,植入参与性的城市功能及艺术装置。改造后的蓄水池承载了市民与历史空间最强的互动与对话。

场地中的废旧机器也得以保留利用,被重新赋予新的艺术形象,与市民及环境产生了新的城市话题及共鸣。

11 植物的原生状态,老建筑历史肌理Traces: the original state of plants, texture of historic buildings

12 老照片Old photos12-1 第一净水车间The 1st water purification workshop12-2 絮凝池—近第二净水车间Flocculation tanks: close to the 2nd water purification workshop12-3 净水池封顶旧照Old photo of water purifying tank cap12-4 沉淀池池底旧照Old photo of open-air sedimentation tank

5 完善产业结构调整

园区建筑融入文创办公、商业、艺术中心、博物馆、展览馆等业态,形成开放化、功能化、生态化的创意办公产业群。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存量土地的转型,激活了周边地块的土地价值。

该设计对于场地和城市带来了积极广泛的影响,为市民建立了城市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城市老工业区及区域社区的活力,实现市民与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和谐共生,为政府对老城区、老工业区的市民生活质量改善、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思路。在园区开放半年内,办公租金稳健增长,社会群体活动络绎不绝。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建成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中心罕见的绿色森林,更是城市服务设施的完善,随着商业业态的更新,带动城市区域升级,这一区域必将成为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场所。

项目名称: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设计单位:水石设计

官方网站:www.shuishi.com

联系邮箱:media@shuishi.com

项目类型:城市再生

占地规模:300 000 m2

建筑规模:50 000 m2

设计时间:2016—2018年

建成时间:2018年10月

委托单位:长春建委 / 长春城投

设计总包:水石设计

策划规划:水石设计

景观设计:水石设计

建筑设计:水石设计

景观设计合作:中邦园林

文保建筑合作:吉林省城乡规划院

勘察测绘:长春市政工程设计院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施工单位:中庆房建 / 中邦园林 / 吉林省建筑消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水石工作团队:水石景观四室 / 建筑设计四部 / 水石工程(施工图团队、米川创作室)/ 建筑设计七部/ 水石品牌

照片摄影:潘爽、王琇、邓刚

猜你喜欢

沉淀池净水长春
净水样板的力量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一种矿井沉淀池清理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污泥沉淀池改造提高离心脱水机脱泥效率分析
水处理专利技术在水厂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浅池理论分析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
Brita德国“即热净水吧”开启饮水新体验
数据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