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法律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风险与防范对策
——以经济法为视角

2020-12-01徐华良

法制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法律大学生课程

徐华良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2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才竞争也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而创新、创业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相关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相对较低,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学生缺乏识别、防范创业法律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基于此,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经济法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

(一)从创业形式角度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

相关调查显示,在创业形式选择方面,“合伙企业”的约有38.3%,“有限责任公司”的约有37%,约有24.7%的觉得任何组织形式“都可以”。组织形式不同,其出资方式、责任承担方式以及设立条件等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指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公司章程,同时,公司章程对公司、董事、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监事等,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其团队中的成员,通常是同学、朋友、家人,因此很少有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便以书面形式明确每个成员的义务、权利,从而为后续责任承担纠纷留下了诸多隐患。

(二)从法律保护角度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

相关调查显示,在创业过程中55.4%的大学生“可能会”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或者是购买保险,14.4%的大学生“不会”或者是“不太可能”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或者是购买保险。但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创业者中,亲历法律问题者约有51.6%左右。非法学专业者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难以自主解决。而聘请专业法律顾问、购买保险,均是有效的规避法律风险的方式。若是创业时没有考虑这一点,则可能出现违法而不自知的现象。

(三)从知识产权角度看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是法律中复杂程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一部分,若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纠纷,则处理难度较大。大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可能无法对自己的智力成果进行有效保护,还可能出现在不知情的时候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从而引起纠纷。

二、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完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面临毕业生就业困境,我国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致力于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高校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创业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应对创业法律教育进行优化与完善。应遵循知识结合实践、配套性、针对性、多样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的原则,来建立健全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并将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划分为创业法律知识了解类课程、创业法律意识增强类课程、创业法律能力培养类课程三个部分。第一,创业法律知识了解类课程,其创立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大学生对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如何选择企业组织形式。如《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合伙企业法》等,均是创业法律知识了解类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区分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创建要素。同时,《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民法》、《保险法劳动法》、《专利法》、《会计法》、《所得税法》等,也是创业法律知识了解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规避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中的法律纠纷。第二,创业法律意识增强类课程,其创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遵法、守法的意识,并使其在创业经营过程中依法办事、依法交易。因此,该类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法理学、逻辑学以及法律方法学等方面。第三,创业法律能力培养类课程,其创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该类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对法律谈判场景进行模拟,加强对商法、企业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大学生参观创业基地等,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合同法》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合同制定、法律效力、履行变更以及合同的转让解除违约等当作重点内容,应用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合同法》。需要注意的是,与专业法律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在开展创业法律教育的时候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基于此,高校应定期邀请专业的法律从业人员到校举办创业法律讨论会、知识讲座等活动,来向大学生讲解创业法律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真实法律案件,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创业法律风险这一问题的所在,理解自身增强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实现法律教育效率与效果的提升。

(二)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之所以出现法律风险,原因多种多样。站在大学生角度考虑,主要原因便是缺乏法律知识。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创业之前,除了要学习相关法律之外,还要重视创业法律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创业初期设立企业的时候,应按照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及时申请营业执照、相关行政许可,如食品加工、医药卫生、娱乐业以及酒店业等,除了要向工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之外,还要向行业主管机关申请行政许可。创业初期,未订制法律性文件、忽视法律文件内容,是出现创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订立法律文件的时候,若是公司有着2个或者是2个以上的投资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投资人应共同制定相关法律文件,包括书面发起人协议以及公司章程等。同时,在对法律文件内容进行制定的时候,应明确投资人之间竞业禁止的条款及保密条款。创业经营的过程中,大学生经常会签订劳动合同、委托加工合同以及产品代理合同等文件,对合同进行制定的时候,应注意将要约、要约邀请区分开来,以有效预防缔约过失责任现象。此外,应明确不可抗力的事,并要做好约定,若是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协商不成、违约的问题,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创建法律化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为实现对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可以通过法律服务平台、微信、微博以及QQ群等,来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际需要。例如,在创业初期,税收减免相关政策、贷款的申请流程、财务制度的制定等,均是大学生创业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借助各种沟通平台,及时推送相关政策信息,便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创业初期,资金较少、规模较小,因此,可以向学生推送政府对于小微企业制定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相关涉税服务,针对涉税咨询、发票领购、税务登记、减免审批等提供全过程服务,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减少办税时间、办税成本。在事前预防的基础上,也要制定事后救济的相关举措。现阶段,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担忧未知风险。所以,不仅要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还要建立法援保障体系,如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法律援助制度,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法律指导、法律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法律风险是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创业形式选择不合理、法律保护不够完善、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了解等。为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可以采取完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创建法律化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等措施,多方位地防范创业法律风险,助力大学生创业成功。

猜你喜欢

法律大学生课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