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应对中英雄精神的弘扬

2020-12-01

创造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弘扬英雄中华民族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在2019年12月-2020年10月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1]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无数来自各行各业的英雄以奋勇抗争和无私奉献的气概熔铸成了伟大抗疫精神,特别是伟大英雄精神。疫情应对中形成的英雄精神植根于崇尚英雄的民族禀赋,既生动诠释又丰富发展了民族精神,是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动力,也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中乘风破浪。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英雄精神,滋养斗志,才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终战胜疫情。

一、重大疫情应对迫切需要英雄精神引领

2019年12月,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做出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部署,并作出“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2]的重要指示,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疫情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考验,中央文明办特此发出《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英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人心、凝聚士气的磅礴力量,也是战胜疫情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价值坐标。

(一)中华民族具有崇尚英雄的民族禀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3]据已知资料记载,“英雄”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中:“独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与之为伍,则岂不病哉!”这里的英雄泛指杰出人物。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专门论述英雄的文章,如《英雄记》《人物志·英雄》 等,英雄概念正式生成。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从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近代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再到当代英雄机长刘传建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历史进程发挥不同的作用。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既见于《史记》等史料中,也广泛见于小说、影视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中。中华民族崇尚英雄的民族禀赋不仅表现于对英雄故事的记载与颂扬,更在于对英雄精神的学习。1963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一再强调要学习英雄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英雄的民族禀赋使得历史浪潮中不断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也深深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先后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正是无数英雄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将中华儿女紧密联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不断战胜重重困难,使中华民族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2008年汶川大地震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是由无数英雄,特别是由各行各业的中共党员铸成的,不仅引领抗震救灾工作实现胜利,而且为灾后重建和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战胜疫情必须弘扬英雄精神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4]战胜疫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同样迫切需要英雄精神的引领。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5]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需要科学的医治与防控,同时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英雄精神是对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其蕴含的丰富内涵高度契合于重大疫情期间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需求。2003年,非典疫情对中华民族发起严峻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恪尽职守、白衣战士无怨无悔、科研工作者奋力攻关、海内外儿女团结一心,大家充分发扬敬业、奉献、奋斗等英雄精神,以气贯长虹的态势战胜病毒,取得胜利。而这次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尤其需要弘扬英雄精神,以形成高昂的精神引领、强大的精神支柱、凝聚最大的智慧和力量,尽快战胜疫情。

二、重大疫情应对中英雄精神的主要表现

英雄精神是以英雄个人和英雄团体为本体,从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行为特征等方面凝结出的精神状态总和。狭义上的英雄精神特指抗战英雄身上体现出的无私无畏、勇于牺牲的精神。广义上的英雄精神泛指一切为党、国家、人民乃至全人类做出独特贡献的英雄个人和英雄团体所呈现出的精神。和平年代,我们已经不需要英雄以轰轰烈烈的方式牺牲。相反,他们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存在于我们身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也使社会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赋予了英雄精神丰富的新的表现形式。

(一)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信仰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信仰是英雄精神的灵魂。“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7]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历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有敢于胜利的信心。重大疫情应对中,发扬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就是既要有同病毒斗争到底的顽强毅力,又要有战胜病毒的坚定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性较强,且目前出现无症状感染现象,我们面临的注定是一场硬仗,尤其需要发扬这种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疫情防控中,我们也从很多人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他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挂帅出征,一边告知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却逆行登上去武汉的动车;他是34岁的李文亮医生,因最早撩起疫情“魔鬼面纱”而被误解,却始终坚守岗位,因诊治患者而不幸被感染,却在卧床治疗时表示:“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他们是众多连续奋战的医护人员,他们最明白疫情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却仍然挺身而出主动申请奔赴疫情一线,与病毒短兵相接;他们是乐观团结、相信明天的武汉市民,也是满怀希望与信心、积极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英雄不会被吓倒、也不会被压垮,英雄精神是有勇气也有信心战胜病毒,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二)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

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是英雄精神的主旋律。古往今来,英雄总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无私奉献。重大疫情应对中,英雄模范们在疫情一线冲锋陷阵、顽强拼搏,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无数来自不同职业的人用他们的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人们的新偶像。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急难险重的救治岗位。解放军战士在危急关头勇担重任,第一时间进入一线科室、接管火神山医院,以血肉之躯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还有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们,他们一波又一波的入户排查、定时消毒、电话回访、严防死守……疫情防控中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是坚守阵地的交警,是呐喊发声的记者,是争分夺秒的建设者,是奔波不止的快递员,是不厌其烦的检测员,是守护家园的社区工作者,是挺身而出的志愿者,是八方驰援的海外华人。太多坚守在自己岗位的奉献者,他们在非常时期能够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不计报酬、无视生死,谱写了新的英雄之歌。他们让我们明白,英雄精神就是责任与担当、行动和作为以及无私的奉献。

(三)求真务实、奋力攻关的科学精神

求真务实、奋力攻关的科学精神是英雄精神的精髓。科学精神首先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具备这个观念,且具有长期坚持、追求、践行这种观念的勇气,我们称之为科学精神。重大疫情应对中离不开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攻关的理性精神。

疫情应对中的科学精神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首先,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部署,高效地协调人力、物力资源,使全国各地各部门的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有力推进。同时,国家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真实透明地通报疫情情况,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其次,专家和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夜以继日地论证病毒来源、查明病毒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研发抗击病毒的疫苗和药物,并对如何科学防控发出权威声音。他们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勇于探索创新,展现了较高的科研攻关能力和实力,为抗击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最后,普通民众采取科学的防控态度和科学的防控措施,积极配合抗疫工作,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中始终贯彻科学精神,是实现疫情由暴发、蔓延、明显好转再到逐渐控制的盾牌。

(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是英雄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英雄精神的基本内核,最能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重大疫情应对中,中华儿女充分表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怀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将有我”的信念,万众一心,凝聚起最大的智慧和力量,大家都是平凡却不平庸的英雄。

在这场超大规模的“人民战争”中,每位中华儿女都成为了战士,不分时间地点和年龄齐心作战,全国上下一盘棋,形成了巨大的抗疫合力。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力量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我们看到从前方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孩到老人、从个人到组织、从百姓到军队都心系抗疫,通过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在十天内相继完工,很多工人没有谈薪酬就自愿赶往工地;小汤山医院建设中,众多黄冈市民义务前来搬运安装病床、铺床、打扫卫生,使病区在短时间内实现硬件到位;全国16个省和湖北除武汉外的16个市建立一一对口支援关系,“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8];疫情初期,各国华人华侨想方设法购买口罩和防护服寄回国,支援国内抗疫斗争。由此可见,爱不隔离、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在疫情中得到了极大弘扬与锤炼。

应该肯定,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能够取得当前的重大战略成果,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英雄精神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疫情仍然在全世界肆虐,国内无症状感染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全社会强化英雄精神的引领同样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重大疫情应对中英雄精神的弘扬路径

英雄精神的弘扬并不是一项零散无序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国家强化英雄精神的认同为弘扬英雄精神提供总的价值引领,规制的健全为弘扬英雄精神提供制度保障,传播能力的保障为弘扬英雄精神提供宣传路径,三者共同作用则有利于营造全民践行英雄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强化英雄精神的国家认同

疫情应对中所表现出的英雄精神不仅对于战胜疫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精神特性满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家需要强化对重大疫情应对中所表现出的英雄精神的认同,将英雄精神的弘扬工作摆放到国家战略角度,形成“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价值导向。

首先,将英雄精神统筹到国家主流价值观建设中。国家要对英雄模范的选树标准进行把控,这是弘扬英雄精神的基础性问题,直接关系能否有效构建英雄精神。重大疫情应对中,英雄模范的选树必须坚持适时性,即符合抗击疫情需要,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要坚持广泛性,即英雄模范的贡献方式应该多元化;要坚持真实性,即实事求是,杜绝包装和炒作出来的英雄模范。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对疫情应对中英雄精神的表现进行深入挖掘,并进一步凝练出其精神内涵,然后由领导人作明确论述和界定,树立起英雄精神的权威性,增强英雄精神的影响力。同时要深入挖掘英雄精神的实践价值,并进一步提升其对未来的关照,引导英雄精神由应对疫情拓展到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去。要将英雄精神纳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中。

其次,要做好英雄模范的先进表彰和烈士褒扬工作。是否做好表彰和褒扬工作是弘扬英雄精神的关键环节,是增强对英雄认同的重要任务,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英雄的态度。重大疫情应对中,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关心、爱护和保护,要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保障,兼顾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另一方面,要做好英雄模范的表彰和褒扬工作,对于疫情防控期间有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要由国家统一授予荣誉称号给予表彰,对于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和其他防控工作者要授予烈士称号,并做好遗属的抚恤工作,不能使英雄流血又流泪。

(二)健全英雄精神的弘扬规制

“规定和制度是文化性的存在,是思想转化为行为的重要保障。”[9]弘扬英雄精神必须先健全相关的规制,包括法规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完善法规建设能够为弘扬英雄精神提供保驾护航作用。

首先,把弘扬英雄精神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把弘扬英雄精神“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10]要严格执行法规,对侵犯英雄模范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的不良行为,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精神的不良言论,要严格约束和管制,必要时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推进依法治理。

其次,健全弘扬英雄精神的信息反馈机制。即通过一定的信息工作载体,上级部门将英雄精神弘扬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传达到下级部门,下级部门将工作的推进情况、遇到的问题等信息上报给上级部门,上下级部门之间形成及时沟通的工作运行方式。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落实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增强弘扬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推进成果的转化。

最后,建设合理的激励机制。要为英雄精神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既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又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制度;要为英雄精神的学习者和践行者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要为英雄精神的倡导者和维护者提供合法的权益保护。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提升英雄精神弘扬规制的作用效率,使英雄精神的学习、培育、传播、践行等都得到有效实现。

(三)提升英雄精神的传播能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11]弘扬英雄精神其本质也是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强化英雄精神的传播能力,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首先,加强英雄故事的宣传。宣传英雄故事,主流媒体必须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的舆论引导机制,设立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主动发声,宣传英雄故事,弘扬主旋律,同时加强危机公关的能力,对于网络上损害英雄形象的负面言论,要及时进行辟谣,合理引导舆论走向;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网络监管机制,加强各媒体平台的舆论监督,及时整顿和取缔污化英雄形象的网络媒体。宣传英雄故事,要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要特别关注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其他抗击疫情先进人物及群体,把抗击疫情斗争的英雄故事作为弘扬英雄精神的伟大实践和生动教材,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词曲作品等形式讲述感人事迹、讴歌英雄精神。宣传英雄故事,还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创作出的优秀文艺作品要“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打通网上网下、版面页面,推出系列专题专栏、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以及融媒体产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12],利用好社区和农村的广播站和宣传栏,生动讲好英雄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

其次,加强英雄精神的教育。英雄精神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群体。青少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方向,他们也将是以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中流砥柱,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承担着独特的责任,必须身先士卒,勇担重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弘扬英雄精神特别要抓好青少年和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通过网上授课、微视频等形式,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使英雄精神进课堂、进头脑。

(四)形成全民践行的社会氛围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13]弘扬一种精神,最根本、最有力的方式在于实践。重大疫情应对中弘扬英雄精神,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民践行英雄精神的社会氛围。

首先,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组织领导责任,把弘扬英雄精神工作纳入计划、摆上日程,建立弘扬英雄精神的联席会议制度,以便传达精神、沟通情况、统一认识、协调工作、强化监督。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作则,做英雄精神的坚定弘扬者和践行者,同违背英雄精神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其次,要筑牢思想防线。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接受英雄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雄故事,感受英雄精神的号召,并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考验巨大,波及面广,全民动员,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既要怀抱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要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践行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信仰。

最后,要践行科学精神。一方面。要听取科学的防控意见,积极做好自我防控,照顾好自己的睡眠、饮食、情绪和心理;另一方面,自觉扛起抗疫和恢复生产责任,劳动者有序复工、企业有序复产,践行责任意识。我们要充分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紧密团结在一起,相互扶持,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践行爱国主义情怀。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无数普通人前赴后继加入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结 语

多难兴邦,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是一场磨难,是对中华民族的意志和精神的考验,也是对英雄精神的丰富和传承的考验。但中华民族是经得起考验的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英雄精神,不仅是当前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并进一步战胜疫情的精神动力,也必将激励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猜你喜欢

弘扬英雄中华民族
英雄犬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