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合同中若干法律问题的完善与思考

2020-12-01刘玉民

法制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权利劳动责任

刘玉民

中共许昌市委党校,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前言

在日常企业管理活动中,通过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能为企业和员工双方带来各项法律利益和约束,能让企业的人员管理运营更为规范合法。劳动合同管理在我国的各个企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法律水平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的员工招聘量加大。当下企业对于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必须有深入的了解,本文将研究当代各项企业中的劳动合同的各项法律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二、当下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中出现的问题

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是企业能够良好运营的基础,在日常企业招聘管理中,一些劳动合同规范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按国家规定对于情况特殊的员工,企业无权进行劳动合同的解除。为了保护员工的合法利益,当员工身体状况出现或者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风险时,都不可单方面的对员工进行劳动合同的解约,这是为了保护当下弱势群体的利益,然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利的法条规定。企业无权解除劳动合同,会为企业带来各项经济利益的负担,在解约的时候需要赔偿大量的解约补偿金。如果企业想要单方解约,劳动合同必须满足双方沟通后一致同意,或员工犯下了可解约的行为错误。由此企业在劳动合同的管理中,想要单方面解约必须进行法律规定的收集,看是否符合劳动法,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合乎合理的规定。不可因为员工生病、怀孕等情况或企业因经营风险资金不足而无端开除员工。这是劳动法保障员工权利的体现,企业应对其进行严格执行,避免解除劳动合同后出现法律风险。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法律问题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能够极大的保护劳动员工的权益。企业应可以随时与劳动者协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许多企业对于此合同签订较为忽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劳动者满足各项条件即可主动提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签订,而企业不可拒绝。如员工在企业中连续工作10年等情况,都可以直接提出签订的意向,企业应该进行签订工作,及时保障员工权力。但当下许多企业对于此合同的签订率较低,更倾向于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这给企业带来了人才流失的风险,企业应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并结合法律要求及时进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在满足条件的员工提出签订意向时,不可拒绝请求,并及时拟定劳动合同,减少出现法律风险。

(三)劳动者的知情权与企业的审查权问题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必须保障员工的各项劳动知情权,企业也应规范的行使法律赋予的审查权,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背景调查。应在合同签订前,让员工了解到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薪资条件,让员工对工作范围有充分的知情权。同时企业对于审查权要进行合理应用。对员工当下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职业背景、和法律背景一一进行审查,让招聘工作更加成功。在审查过程中注重对员工进行竞业禁止的调查,避免因连带责任而为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同时审查过后能够加强招聘的质量,避免员工因工作内容问题不协调辞职后带来的经济损失[1]。

(四)劳动合同的各项法律限制问题

国家对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极为严格,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较大,对于劳动关系有着规范的文件条款。企业应在招聘人员过程中以及劳动合同拟定中,重视各项法律限制问题。比如不可在招聘时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以及残障人员歧视。在合同拟定过程中,不可对员工的合法权利进行限制,比如怀孕结婚等权利要合理保障。对工资拟定、加班、法定节日补贴、高温补贴以及各项保险购买都要合乎劳动法律规定。在单方面进行合同解约时,要为员工提供较大的经济补偿,这是法律对企业义务的限制。工资发放必须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长必须保证员工的生活质量,对于员工合理的请假诉求要给予批准。企业在劳动合同的执行中必须充分了解各项法律限制,避免因合同拟定不当而引发多项法律问题[2]。

三、企业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中的完善策略

在企业的各种劳动合同拟定、签订工作进行中,总会出现许多条款设置不当的合同问题,以下是几点改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的对策:

(一)更加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细则

企业应该对自身劳动合同的法律细则以及签订规则进行优化处理,让劳动合同的拟定工作更科学合法。对各项劳动权利细则进行检查、审阅,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对各项合同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在细节部分进行检查处理,避免出现遗漏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带来损失。在合同签订中必须兼顾各方的权利义务,在兼顾企业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为员工带来合理的权利保障。在合同中明确拟定劳动者的工作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各项奖惩措施,对于各项法律细则要制定得更加科学严密,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合同执行中保证企业的各项权利利益的合理实现。

(二)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责任机制

对于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要构建科学的责任机制,让企业对劳动合同的执行能够更加合乎法律规定,避免企业逃避执行劳动合同义务,钻法律的空子,给弱势员工带来利益的损害。在实际的劳动合同执行中,员工作为较弱势的一方,国家应加强对企业的责任管理机制,监督企业对员工权利的保障。对于违反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严格的惩罚,从根本上保障员工的合理权利,这样才能为社会带来优质的劳工关系。我国的劳动合同关系仍需要加强优化,各项劳动法律制定有待完善。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员工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身权益,而企业也应该对合同进行严格执行不逃避责任。国家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责任机制,为我国的劳工关系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3]。

(三)劳动合同中不合理的约定无效处理

在有些企业进行劳动合同签订中,常常对自身责任规定不明确、对员工权利保障不足,各项权利义务制定偏向保护企业的利益,对于员工权利要求较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劳动合同中不合理的合同约定进行无效处理。员工作为弱势的一方,往往对合同的拟定没有话语权。员工在进行劳动合同签订时,有时迫于就业压力,就同意了对自身条件不利的法律约定。比如对劳动期限有解约限制,也处于不合理的限制范围。员工有权进行单方面无限制的合同解约以及拥有合理休假权利。企业在合同签订中如果有不合理的约定,法律应明确规定均为无效处理。

(四)明确规定合同解除后的各方责任条款

在劳动合同解除后,企业常常推卸解除合同责任,法律应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解约后的企业责任以及员工义务。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合同解约证明,让员工能够顺利入职进入下一份工作,不拖延时间,耽误员工发展。如果企业解除合同责任不到位,对于员工的各项经济延误要负有赔偿责任。而员工在离职前也应做好自身工作的交接,履行竞业限制条款,不泄露企业的机密信息。

四、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运行中,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难免会出现若干法律问题,我们只能尽力把控住合同法律风险,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管理方法,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的优化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只要不断优化劳动合同管理机制,完善合同签订制度,减少法律安全隐患,注重各项法律细节,就能最大程度减少风险损失,就能使企业劳动管理长久稳健的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权利劳动责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的权利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权利套装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