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2020-12-01

现代交际 2020年2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课程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起指导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就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意见。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应在2020年构建出具有教育职业性、复合性、实践性及行业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各省同样下发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各种意见,由国家层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水平人才。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脱胎于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造理论最早在20世纪由国外经济学家提出,该理论将生产要求和条件以函数的形式,从内部创新了经济结构,它将创新创业分成发明、创新、传播和模仿等阶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教育行业的创新创业理论,它通过分析教育的目的要求等因素,从教育行业内部改变教育结构,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思维模式、课程形式、实践方式、教育氛围等方面深化改革高职院校的教育,从内到外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2.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美国学者杰弗里认为,创新创业是发展动力的提供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会带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西方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同时在各个高校中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积累了大量经验。西方国家对职业学校的定位非常明确,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创新创业型学生,学生必须具备创业实践能力。西方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参考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并从高校内部的教学和课程等方面开展创业教育,高校应该保证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准确快捷地传达给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培养他们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教学,McMullan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总结为四点,分别为意识教育、能力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及实践操作教育。学生需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将创新创业意识转化成具体创业实践,学生想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学习多个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法律学、财务学及市场营销学等。[1]

3.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国内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要比西方国家晚几十年,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更是最近才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作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国家希望高职院校能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将创新创业与高等院校结合起来。国内教育学者张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分成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部分,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学生必须先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创业。国内高职院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内部传统思想严重,导致教育模式很难得到认同;高职院校虽然实行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但多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地从内部和外部层面全面改革教育方式;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要采用新型教育设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对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氛围、师资力量等,都是阻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问题。陈希等学者认为,可以让高职院校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注重专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同时,寻求政府的资金支持,帮助高职院校早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主观认知

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发现,教师对该模式理论在主观意识上存在问题,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充分。高职院校中一些教师认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去医院,而不应该去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才是对医学人才最大的浪费。在教师的传统思想中,只有找不到工作的医学专业的学生才会考虑创业,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好找工作。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眼中只有差生才会去创业,这种主观认知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不符。高职院校的领导人员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认知也不到位,领导人员只加强了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工作,而没有改变教学模式,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名无实。主观认识的不充分,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扭转领导人员和教师的主观意识,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入教学、课程等方面的改革中。[2]

2.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开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如何改革并没有明确的方案,导致改革后的课程没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比较差。高职院校的课程时长比较短,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达到创新创业教学目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难以根据创新创业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不成体系,学生难以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完善,导致课程不具备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提升的创新思维有限。医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性更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加难以开展,创业类书籍中基本没有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而且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创新创业方式与实践的结合度比较低,不具备实际创新创业指导意义。

3.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需要培养学生多个学科知识,不仅需要医学专业的教师,还需要市场营销、法律、管理、财务等方面的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医学专业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创新创业专业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非常少,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高职院校会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是由就业教师和辅导员教学,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素养,而且不具备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否则无法胜任创新创业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但要全面培养学生医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医学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否则无法完成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

4.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体系需要足够资金才能保障。高职院校的资金有限,很难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及产业园。创新创业教育对实践操作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否则无法保障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医学专业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跟专业知识相关,对资金的要求比较高。例如,学生想要创业医学设备或者辅助工具,首先要了解市场上当前的设备和工具类型,然后购买样品研究其原理和特性,最后才能从材料和结构等方面优化,整个创新创业过程在初始阶段就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医学专业的学生自身根本无法完成创新和创业。学校需投入资金建立医学专业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与政府合作,寻求政策和资金的帮助,降低医学学生的创业门槛,增强其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5.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医学专业学生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学校方面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资金不足导致内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创新创业的氛围,尤其是优秀的学生目标并不在创新和创业上。相比创新创业,医学学生更想在毕业后进入一家更好的医院,提高自己在医学方面的实际水平,实在达不到自己目标医学学生才会考虑创新创业。因此,医学专业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强,学生将创新创业作为次要选择。高职院校在医学专业中很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感受过创新创业的氛围。高职院校为了达成就业指标,在就业指导方面更加偏向于让学生直接寻找单位就业。[3]

三、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教育职业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侧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医学专业的职业性质更强,高职院校开设专业之前,需要调查人才需求的情况,只有确定当前行业严重缺乏专业人才时,才会培养这个专业的人才。一般高职院校都与社会上的企业有合作,甚至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才开设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具职业性。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施后,学生同时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水平。

2.课程设置具有复合性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模式,需要培养学生更多的学科课程,学生除了本专业的医学课程外,还要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管理学、财务学、市场营销学的课程知识,因此,其课程设置具有复合性。单一的课程无法同时培养出具有医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必须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创新课程的设置,并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医学产品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创业课程。

3.培养过程具有实践性

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构建创新创业模式后,学生开始注意实际培训,医学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大可能会直接进入医疗单位,因此,在学校期间必须保证学生经历过实际培训。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注重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行动能力。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

4.价值取向具有行业性

高职院校应该明确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的责任就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而医疗专业则需要为医疗单位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具有行业性。高职院校医疗专业的学生应该致力于医疗行业,通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自己的医疗能力,具备在医疗行业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国家医疗行业添砖加瓦。

四、教育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

1.教育定位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提高教师水平、改善课程设置情况、转变主观认知,加强学校与政府和社会的交流,共同建设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服务体系,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让高职院校从教师到学生都明确教育定位。

2.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应该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养且具有专业医学技能水平的学生作为发展目标,明确内部教师的主观思想,让教师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应该培养同时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医学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按照教育定位制定发展目标,将政策制度定位与实践发展策略统一。

3.组织实施

高职院校应该重新组织学校的课程设置,重新规划安排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将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插入原有的专业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寻求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扶持,构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基地,为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扶持和保障。[5]

4.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应该明确价值取向,从上至下加强思想教育,让领导人员和教师明确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高职院校的价值就是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减轻社会压力,创造更多的岗位,维持社会秩序。医学专业同样如此。当前,高职院校应了解医疗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再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培养对应的人才。

五、结语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定位,将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医学学生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政府加强互动寻求政策和资金的帮助建设创新创业体系,明确国家医疗层面建设的价值取向,构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模式,保障高职院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