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的震天吼
——绥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世发访谈录*
2020-12-01采访整理
梁 琳 采访整理
汪世发,艺名“斗儿”,男,汉族,1949年出生,绥德县四十里铺后街村人。幼时家中贫困,十二岁便跟随吹唢呐的舅舅出门行艺,贴补家用。后来跟随师傅曹来前(1)曹来前(1942-),男,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后街村人,绥米唢呐艺人,绥米唢呐非遗传承人汪世发的师傅,汪家班的第二代班首。学习唢呐。十七岁时患上腿病,疼痛不能下床,这对本来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期,他只有唢呐相伴,唢呐不仅消除了他的烦闷苦恼,也给了他支撑下去的希望。他勤学苦练,技艺精进。一年多后,腿病奇迹般好了,又跟随师傅外出演奏。由于他刻苦勤奋,又懂简谱,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技艺超群,音色洪亮,精通近百首传统曲牌,十九岁出师立班。1984年,电影《人生》中迎亲部分的唢呐演奏,由他来吹奏,一曲《大摆队》闻名陕北。此后,方圆百里婚丧嫁娶,办事的人家争相来请,一年有100多场演奏。同年,陕西省文化厅邀请他录制了《陕北唢呐曲牌选集》,畅销全国。1998年,“绥德汉唢呐团”成立,汪世发作为主吹,多次参加国、省、市、县各级大型演出活动,荣获众多奖项。2002年在西安参加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获“一等奖”;2003年在北京参加中国老年艺术节获纪念奖;2009年在成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幕式“天府大巡游”表演。201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世博金玉兰艺术大赛获“金玉兰杯最高奖”等等。2008年汪世发被评为绥米唢呐省级非遗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绥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今七十岁的老艺人,依旧活跃在唢呐演奏的第一线,精力充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用生命热爱着唢呐,没厌烦过,没放弃过,唢呐让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汪世发是土生土长的绥德人,五十多年来,他吹着唢呐足迹踏遍陕北的沟岔梁峁,也震天撼地吹彻了黄土高坡。
绥米唢呐是陕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绥德、米脂地处荒凉贫瘠、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自古为边塞要冲,游牧与农耕文化在此交汇,胡汉杂居,战争频仍。大唢呐激昂嘹亮、高亢浑厚的音色,吼天撼地、粗犷豪迈的气魄正与陕北地理风貌、文化心态、民众性格、风俗习惯相吻合。绥米唢呐作为一种民间器乐艺术,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扎根黄土地,深受陕北民众热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2019年,笔者奔赴绥德县文化广场、绥德县四十里铺后街村,对传承人汪世发进行演奏实录和访谈,探寻绥米唢呐的艺术魅力。
一、绥米唢呐的历史发展与本土改造
绥米唢呐在陕北渊源已久,其起源颇有争议:一是传自波斯、阿拉伯,二是传自西域(新疆),至今没有定论。陕北地区演奏所用的大唢呐,是在民国年间,由艺人李大牛从“鸡腿唢呐”几经尝试改造而来,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乐器。其结构取材,制作工艺皆有特殊要求。汪世发是土生土长的绥德人,且从艺五十多年,对唢呐相关情况了解甚详。
梁琳(以下简称“梁”):汪老师您好,今天先观看了您在绥德县文化广场精彩的唢呐演奏,发现唢呐声一响,群众就自发地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越聚越多,听得着迷。
汪世发(以下简称):是的,陕北人喜欢听唢呐,喜欢到骨头缝里了。以前办事吹唢呐,唢呐声响亮传出老远,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一听见唢呐声就跑过来看,热闹得很。
梁:汪老师,请您给我们先讲讲绥米唢呐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吧。
汪:我是个唢呐艺人,吹唢呐吹了五十多年了,但对唢呐理论的东西研究的少,县里有了培训班,我去学习了不少唢呐知识。说到绥米唢呐的起源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是波斯、阿拉伯起源说;一种是西域(新疆)起源说。第一种说法在音乐界基本都认可了,约在北朝至唐代期间,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金、元时期,唢呐开始流行。明代唢呐演奏已经非常普遍,戚继光将唢呐用于军乐。他的《纪效新书》记载:“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是要聚官、哨、队长来分付军中事务。”(2)(明)戚继光著,盛冬玲点校:《纪效新书》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7页。此外,明代的壁画、陶俑、话本唱本的插图中也出现很多唢呐演奏的形象。清代是唢呐的繁荣期。据《清史稿》记载皇太极称帝时,御前仪仗乐器单目中就有“唢呐”(3)赵尔巺等撰,徐凯等标点:《清史稿·乐一》卷九十四,“御前仪仗乐器,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大鼓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唢呐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62页。。你看唢呐进入皇家仪仗,官方正乐。不仅这样,民间百姓的婚丧嫁娶、节庆娱乐也离不开它了。
梁:那么第二种说法,绥米唢呐由西域(新疆)传来,又有什么根据呢?
汪:第二种说法一直在绥德、米脂一带民间流传。过去唢呐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下九流”,当地人看不起唢呐匠,吹鼓手被骂为“龟兹”“龟兹兹”“龟兹孙”“龟子”,后来“龟兹”就成了陕北唢呐艺人的代称。当时人们把“龟兹”(qiuci)读成“guizi”,也都习惯了。榆林榆阳区南6公里处牛家梁镇古城滩,也称盐湾,发现汉代龟兹县遗址,还有部分残墙、汉砖瓦片和出土的汉墓壁画石刻。汉武帝时开始与西域诸国交往,后来龟兹人大批内附,汉庭为安置他们就在上郡(今榆林)设置了龟兹属国(4)《汉书·地理志》上郡(今榆林地区)条:“龟兹,属国尉治。有盐官。”师古曰:“龟兹国人来降附者,处之于此,故以名云。”(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涵芬楼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龟兹以音乐舞蹈闻名于世,尤其是鼓吹乐,对当地音乐演奏影响很大。
梁:除了龟兹县遗址外,还有什么佐证吗?
汪:大概在清末、民国初年,绥德、米脂一带的唢呐艺人用的唢呐不是现在的大唢呐,而是“鸡腿唢呐”,这种唢呐个头小,杆子有一尺二,喇叭碗弧度小,音量也就小,声音传不远,音色沉闷黯淡,因样子很像鸡腿,所以就得了这个名字。但它和新疆“苏尔奈”形制尺寸基本一样,不过“鸡腿唢呐”喇叭碗用铜做的,“苏尔奈”的喇叭则是木头镟制,又称木唢呐。如今在吴堡、佳县一些偏远山村里还能看到鸡腿唢呐。这些联系不一定都是偶然,但目前还没有资料作支撑。
梁:原来是这样。汪老师,请您讲讲陕北大唢呐是怎样从“鸡腿唢呐”改造而来的。
汪:民国十七年(1928),唢呐艺人李大牛(5)李大牛(1909-1982),男,原名李长春,陕西米脂县城关华严寺湾人,1947年定居绥德县,著名唢呐艺人。和米脂铜匠吕五合作,把铜碗试着做大。吕五就用上好的黄铜做了一个,这一试不要紧,不仅样式漂亮了,而且音量大多了,嘹亮有穿透力。咱们陕北绥米一带山大沟深,梁峁交错,又经常得在野外山路上吹奏,这个就非常合适。后来同行们争相仿效,吕家铜活也红火起来,专造唢呐铜碗子。到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李大牛给一户人家办丧事吹唢呐,办完事,见到坟地里有几块旧柏木棺材,就拿回家,他那时也就二十二岁,小伙子什么也不怕,自己锉了个唢呐杆,比原来鸡腿唢呐短一寸,变成一尺一了,安好一吹,声音更美了,圆润清亮,而且吹起来又省气力。李大牛使用后发现这唢呐很耐用,不怕风吹日晒,不变形破裂。以后陕北唢呐就用坟里没有腐朽的老柏木棺材板,在麻油里浸泡数月,再加工成唢呐杆。就这样碗子加大,杆子缩短,绥米唢呐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乐器。
梁:汪老师,从您在台上演奏结束,我注意到一个白色的小物件,就被您放到耳朵眼里,是唢呐的苇哨吗?请您讲讲唢呐的构造。
(汪老师从耳朵中将苇哨取出,放入手心,让人观看。)
汪: 是的,这就是苇哨,放在耳朵里不会丢失碰坏。要是一直戴在唢呐上容易掉下来不好找,还容易坏。放到耳朵眼里,在演出时,随手取出来很方便,常年累月放在耳朵里,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制作苇哨要选嫩芦苇中间一小截儿,哨子的软硬影响唢呐发音。唢呐主要由哨子、气牌、芯子、喉子、音孔、木杆、二碗子、束子、大碗子组成。绥米唢呐杆子长短不一,有一尺一的、一尺一五的、一尺二五的、一尺三的、一尺三五的。今天在绥德县文化广场台上演奏,用的就是一尺二五的。吹法基本一样,就是大唢呐的音比较低沉厚重,小唢呐的音比较高亮清脆。
梁:绥米唢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那么唢呐的制作技艺是否也是“非遗”?制作水平符合绥米唢呐的演奏要求吗?
汪:现在咱们绥德有两个唢呐制作的非遗传承人。2018年评的一个是县级的,一个是市级的。王家桥村王宝成是市级非遗传承人,四十里铺马亚军是县级传承人。他们制作的唢呐很讲究,符合绥米唢呐演奏要求。
梁:您是怎样选唢呐的?
汪:我常去王宝成家买唢呐,他家的唢呐好吹耐用。一把好唢呐不仅要音调准确,音色清润嘹亮,而且要吹奏起来省气省力。王宝成手艺好,附近唢呐艺人都去他那里买,一把唢呐卖几百元,有的上千。唢呐制作非常复杂,选料、打磨、试音、安装等,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严格。一把手工制作的唢呐得上百道工序,光这个铜喉子就得二三十道工序,标准严格,一点儿都不能错,哪怕尺寸上差一头发丝,音质就变了。他那里生意好,一直想把家庭小作坊扩大规模。他制作唢呐的手艺不能丢。
梁:汪老师,一把新唢呐到手是不是要有一个磨合期?
汪:必须要磨合。新唢呐是要不断校音,不然音不准。比如我自己有工具就可以校,但其他人还得拿到卖唢呐那里请师傅校。一把唢呐吹的时间长了,唾液会把唢呐杆儿泡闷,声音就比较粗,吹起来饱胀费力,也不那么洪亮。
梁:那该怎么办,换一把吗?
汪:不换。放一段时间后,唢呐又能自然恢复。一般唢呐吹上两年后,它的音色就基本稳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绥米唢呐的演出情况与不良风气
绥米唢呐是陕北人表情达意的音乐方言,浑厚嘹亮,粗犷奔放,吹出了老百姓心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成为陕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汪世发是汪家班的班主和主吹,一年下来,参加婚丧嫁娶等各种活动有一百多场。笔者就唢呐班的结构组成、表演形式、行规暗语,以及演出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
梁:汪老师,陕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唢呐呢?
汪:从明朝算起,绥米唢呐红火了五、六百年了。它已经融入这片黄土地的每一粒土里头了,成了陕北人的音乐方言,能表达老百姓在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是心里头的滋味感受。陕北人一辈辈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唢呐。
梁:据您所知,以前绥米唢呐有什么重大的演出吗?
汪:有,当然有。1943年,革命英雄刘志丹壮烈牺牲,从延安到志丹县,护送灵柩回乡下葬。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的常文清(6)常文清(生卒不详),男,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人,艺名常坑,著名唢呐演奏家,唢呐技艺精湛,堪称一代宗师。,带领常家班,一路吹奏唢呐送英雄回家。吹的是《粉红莲》(也有说《凤凰令》),吹得凄怆哀凉,低沉悲伤,吹哭了一路赶来悼念英雄的老百姓,轰动陕北。现在的《哀乐》,就是以这曲《粉红莲》为底本改编的。1990年,常家杰出吹手常文洲(7)常文洲(1936-2009),男,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人,艺名常安,常家班第十三代传人,常派唢呐代表人物,不仅吹唢呐技艺超群,而且擅长制作唢呐。,代表陕西到北京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振奋国威,举世瞩目,为绥米唢呐扬眉吐气,争光添彩。
梁:汪老师,请谈谈您乐班的构成和表演形式。
汪:乐班一般的是五个人。两个唢呐,一个吹高音,一个吹低音,然后配鼓、镲、锣,俗称“五魁首”。乐器便于携带,演出也方便,根据主家办红白事的需要,演奏形式主要是分为一动一静两种:一种要边走边奏。比如说引秧歌,就要走在秧歌队前面引领着向前表演。或是娶媳妇,从娘家接往婆家送,一路吹奏。另一种是坐着演奏,比如庆寿啊,喝满月酒啊。
梁:绥米唢呐传承已久,在演奏方法、表演方式上有什么变化吗?
汪:在过去唢呐演奏都是单独的吹奏,现在上百人可以集体演奏,而且在演奏中可以加入西洋乐器伴奏。另外,过去都是在露天场地吹奏,如迎亲送葬、闹秧歌就是边走边吹,现在很多时候场地变成室内舞台,音响效果好,但缺少了活力野趣。
梁:汪老师,绥米唢呐演奏的独特风格和技术核心是什么?
汪:绥米唢呐演奏风格是浑厚响亮、粗犷奔放,把咱陕北人的喜怒哀乐都能吹出来,发泄出来,是咱本地本土的风味,符合本地人豪爽淳朴,刚直火热的性格,“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婉转为主”(8)(明)魏良辅著,古兆申等注译:《曲律》,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53页。。唢呐演奏灵活多变,不断创新,同一支曲子可以移调、换指、变速、和声,奏出不同的效果来。演奏的核心是两个唢呐的配合,以前是两个唢呐,一个高音 ,一个低音。后来出现了四个唢呐一起演奏,两个吹高音,两个吹低音。相互配合好了,听起来非常和谐,才能演奏精彩。但是绥米唢呐自成体系,像子洲、吴堡的唢呐和绥米唢呐一起吹,就吹不到一块去。
梁:听说您忙的时候,一年下来参加婚丧嫁娶就有一百多场,行艺办事有什么规矩禁忌吗?
汪:有。比如我们去了办事人家支鼓,进门吹号。老三鼓(9)老三鼓:陕北大唢呐演奏的传统习惯,首场演奏过三鼓,固定曲牌《大开门》《柳青娘》《进屏》。支起来,号一响,邪门歪道的东西都跑了,这就是辟邪的。再比如娶媳妇回来,必须在帐房窑里“响帐”,在帐房窑里吹号辟邪,然后才能让新人入帐。还有鼓,女人是不让往我们的那个鼓上坐的,女人坐了以后不好,影响生意,不吉利,这都是老辈儿留下的规矩。
梁:咱们陕北喜欢在迎亲路上摆个酒桌,桌上放烟酒,有的还放红包,这也是规矩吗?
汪:这个不是规矩。主家为了红火热闹,专门摆下的酒桌让唢呐匠多吹一阵,多闹一阵。一般是放几盒烟,放几瓶酒。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拿出绝活儿来添彩儿,拔一会儿碗子,有时同时吹两个唢呐,“三吹三打”,主家和看热闹的老百姓都会叫好。有的主家不摆桌,也就不闹了。
梁:汪老师,绥米唢呐曲牌有很多,有分类吗?
汪:如果要把陕北地区的唢呐曲牌都搜集全了约有一千多首,我常用的曲牌也就一百来个。这些曲牌根据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即“迎、庆、送”。“迎”就是欢迎新生命,迎娶新媳妇;“庆”就是在节日庆典和庙会中闹红火;“送”就是离别送终的白事了。
梁:汪老师,绥米唢呐演奏在曲牌上有什么讲究呢?
汪:绥米唢呐传统曲牌都是艺人们一辈一辈口传心授留下来的,曲牌音乐在流传过程中受到诗词文学、地域民俗、宗教信仰和方言俚语的影响很大。现在啊四十岁以下的唢呐艺人很少会吹传统曲牌了。出去行艺办事吹曲子那得根据办事内容来定。白事上,就用比较悲痛哀伤的曲子,如《尼姑思凡》《十里长街》《哭伶仃》《哀乐》等这是经常吹的。唢呐一响,凄凄惨惨,哀伤悲叹,不光死者亲属顿足捶胸地哭,有时连非亲非故的旁观人也陪着落泪。庙会上献贡的仪式最是庄重,由唢呐手在前吹奏引领,就吹《满堂红》有仪式感,有气氛,要是没有唢呐,老百姓就会觉得对神灵不尊重。节庆喜事时,比如去娶新娘的时候要吹《大开门》欢天喜地,十里八村的人全赶来看热闹。把新娘接回来后,吹《得胜回营》现在叫《大摆队》胜利凯旋,人人都喜上眉梢。如果是庆寿,给老人拜寿时,就吹《八仙庆寿》,喜庆吉利,添福添寿。
梁:看得出来唢呐渲染气氛的感染力很大,可是汪老师为什么在白事上也有吹欢快曲子呢?
汪:一般喜丧时才会吹欢快曲子。因为办白事的老人活了八九十岁,甚至上百岁了,已经是顺心老人,是喜丧,子孙们不是太伤心,这就可以吹欢快的曲子。但是年岁较小得病去世的话,是不能吹欢快曲子,因为亲戚朋友都比较悲伤。
梁:婚丧嫁娶中,有的主家会请两班唢呐,主家会提前征求您的意见吗?
汪:不需要。主家自己单独请两班就行。
梁:一旦出现两班,会是怎样的情况?
汪:对台吹手。我们都会拿出绝活,拿出真本领来竞争,都好强嘛。你这首曲子吹得高,我下首曲子吹得比你还高,求胜心强,两班吹手较劲儿,场面非常红火热闹,老百姓争着来看,主家就会觉得很有面子。
梁:汪老师,听说唢呐艺人们有自己的“黑话”,外行人根本听不懂,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汪:有这么回事。“黑话”“江湖话”“行话”都是过去旧社会留下的。当时唢呐匠社会地位低,俗话说“龟子王八吹鼓手,修脚剃头下九流”,“剃头的,唱戏的,呜哩哇啦送葬的”。出去行艺办事,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负是常有的事儿。艰难啊,吃糠咽菜。大冬天,主家只给两个被子。师傅年纪大用一个被子,师兄弟四五个没有盖的,用农村毛布袋往腰里一系就睡了。行内说“黑话”一是怕得罪有钱有势的主家,二是怕办事时说话犯忌讳。比如说遇上刻薄小气的主家,不敢直接表示不满,就说“点家太偏,连点‘死杀儿’也不献头”。“点家”就是主家,“太偏”是不好,“死杀儿”是肉,“不献头”是不酬谢。过去出门行艺艰难,这也是没办法。现在老艺人们有时还用黑话,年轻人就不用了。
梁:在唢呐演出中,有的吹手脸上戴着猪八戒、孙悟空面具,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汪:说白了,这是对唢呐艺术的糟蹋侮辱。唢呐本身是一门艺术,如果戴着五花八门的面具,而不专注唢呐吹奏,就本末倒置了。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反而忽视唢呐本身的艺术价值。
梁:在唢呐演出中您还遇到过哪些不良现象?
汪:一些地方唢呐手爬到电线杆上吹,房顶上吹,还有的拿啤酒瓶边喷酒边敲鼓,还有脱光上衣躺在地上打滚儿吹,曲子都吹错了。甚至有的唢呐班子买通阴阳先生,老百姓家要选日子,看山坟等,也由阴阳先生撺掇着吹唢呐,那都是对艺术的不尊重,对人格的侮辱,唢呐艺人要靠手艺吃饭。
梁:办白事时,有的地方唢呐手还要给逝者端献饭(10)端献饭:是为死者准备的各种菜肴面点,由孝子们按照传统仪式,端送到灵桌上供亡灵享用。一般是在土葬前夜举行,仪式非常隆重,锣鼓唢呐齐鸣,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哭丧,您是怎么看待?
汪:给逝者端献饭是流传下来的老规矩,吹鼓手可以做,我的唢呐班子里就有人端献饭。但吹鼓手哭丧,我不赞成,我的班子出去不允许哭丧。
梁:汪老师,主家要请您去他那里演奏,是怎样和您联系的?
汪:以前都是上门来请,定下日子,说好地点。现在就用手机联系,定下后会给一些定钱,都是口头商定,没有合同。到了日子我就带着班子去,不能给人家耽误了。
梁:汪老师,据我所知,现在唢呐演奏的报酬是几千到两万不等,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汪:主要根据演出的天数、内容、难易度,还有主家的财力和打赏。
梁:外地请您出去演奏的多吗?
汪:有的,去年我就去子洲县、延安市、吴起县等地演奏。像子洲、子长也有唢呐艺人,但本地很少请外地唢呐艺人演奏。
梁:汪老师,绥米唢呐和其他地方唢呐的区别在哪里?
汪:跟周边的子长、子洲、吴堡来比,都是陕北大唢呐,但各成体系,就像各自的方言一样,一个地方一个味道,但是陕北唢呐的根在绥米。还有大唢呐和小唢呐相比,(汪老师打开手机播放张倩渊(11)张倩渊(1989- ),女,浙江台州人,成长在贵州。青年唢呐演奏家,金钟奖、文华奖得主,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用小唢呐吹奏的《敦煌魂》《关中情》《一枝花》视频)小唢呐演奏和大唢呐相比,更加细腻婉转,淋漓尽致,表现力强。小唢呐指法灵活,技艺成熟,有些曲子大唢呐演奏不了。
三、绥米唢呐与陕北宗教信仰、民俗风情
陕北庙宇道观众多,开光祭祀,庙会迎神,抬楼祈雨等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唢呐。此外,绥米唢呐与本土的其他姊妹艺术,如秧歌、跑驴、划旱船、踢场子、转九曲、耍狮子、闹龙灯等,紧密结合不可分割,一起参与年节庆典等各类演出活动,效果相得益彰。汪世发和他的班子常年引秧歌、闹元宵,参与地方上各类宗教民俗活动。
梁:汪老师,绥米唢呐是陕北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它跟陕北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您给我们讲讲好吗?
汪:那是肯定的。唢呐跟陕北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也和本土其他姊妹艺术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割。如扭秧歌、踢场子、闹龙灯、耍狮子、搬水船、跑驴、转九曲等等,在陕北婚丧嫁娶、生娃祝寿、庙会迎神、节气庆典都要唢呐。
梁:请您给我们讲讲绥米唢呐是如何参与当地的宗教活动?
汪:好的。陕北庙多,祭祀开光,迎神庙会都要用唢呐。庙里供的神不一样,每年从二月到九月,每月都有庙会。小庙会请唢呐班鼓吹三天,大庙会不仅要吹吹打打,还要唱大戏。庙会最重要的仪式是“迎贡”,向神上贡。人们队列整齐端着贡品,唢呐手在前吹奏引路,将贡品献至庙堂,隆重庄严。
梁:汪老师,我看到陕北山头上龙王庙很多,听说本地还有抬楼子祈雨的习俗。
汪:是的。陕北庙多,但最多的是龙王庙。黄土高坡,十年九旱,老百姓靠天吃饭,天旱久了,颗粒无收,只能请龙王降雨。抬楼子,楼子是用柳树枝倒捆一把方椅,再把神像放在中间,由四个人抬着,这四个人得光着脚不能穿鞋。抬楼子祈雨在村里最为隆重,请神、上山,一路走一路唱,一路上敲锣打鼓,吹唢呐。除了祈雨外,还有抬楼子治病,抬楼子扶运(运气差了,通过这种仪式来添好运),除了请的神不一样,但形式上差不多。
梁:汪老师,请您谈谈陕北的秧歌和唢呐吧。
汪:秧歌和唢呐是绝配,在陕北凡扭秧歌,就离不了唢呐。俗话说“打起家什来了劲,唢呐一响就往起蹦”。没有唢呐的秧歌就不带劲儿。唢呐“引秧歌”走在秧歌队前面带路,唢呐一响,秧歌就跟着节奏扭了起来。经常吹奏《闹红英》《狮子令》《打娃娃》等。过街秧歌必须要和吹鼓手提前商议吹什么曲子,把曲子定了,自己在家先练习,到时候就用了。如果在固定的场地上扭秧歌,就不需要了,随兴演奏。在陕北不光是秧歌,如果没有唢呐,踢场子也踩不到点儿上,搬水船也“漂”不起来。
梁:请您再给我们讲讲唢呐和“踢场子”的配合。
汪:绥德的踢场子很有名气。原先踢场子也不是为了表演,地地道道的农民有时揎胳膊抬腿就是为了宣泄宣泄心里的憋屈呀,苦闷呀,滋味呀,后来渐渐表演开了。一般是男女二人表演:男的叫“挎鼓子的”,走、跳、扭、踢、摇、摆,动作刚健敏捷;女的叫“包头的”,舞着扇,缠、甩、绕、扬、颠、闪,动作细腻柔俏。两人之间相互逗撩,喜乐成趣,陕北老百姓爱看。踢场子表演要大唢呐伴奏,热闹红火,有劲头。踢场子跟着唢呐的节奏,动作踩到点儿上,表演才精彩。
梁:汪老师,那“搬水船”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划旱船”?
汪:是的。“搬水船”也叫“划旱船”“跑旱船”,常跟秧歌在一块儿表演。水船用木条作架子,彩纸彩绸装裹。一般是一船三人表演:老艄公在前拿桨划船,小艄公在后扮丑角,坐船姑娘穿绸衣裳,把船架挂在身上,手拿彩扇或绸巾。表演时动作配合,相互对唱逗说,非常幽默。这艄公划船,姑娘碎跑和相互说唱的节奏也都是跟着唢呐走的。
梁:汪老师,咱们陕北非常注重节庆,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您要引秧歌转九曲吧?
汪:是的。“转九曲”又叫“九曲黄河灯阵”“转灯”。相传是《封神榜》里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娘娘为了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战阵,从此这个习俗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九曲阵像是个方形的迷宫,九曲十八阵,环环相扣,有九十六处弯角,设360盏灯。米脂用豆面作灯碗,绥德用洋芋(马铃薯)作灯碗,现在都用小瓷碗了。《米脂县志》载:“十五日元宵,灯市遍张灯火花炮,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十)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十字街作斋蘸,关城外,以高粱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12)(清)高照煦编撰:《米脂县志·风俗志》卷六,《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4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409页。正月十五,老百姓都去转九曲,消灾去病。没点灯前,很多还没生孩子的夫妻就来转灯,叫“转黑灯”。因为“灯”字去了火就是“丁”,这样的话来年能“添丁”,能添个小子。灯场边还要设“神堂”,供各路神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一黑,灯阵亮了,老百姓就热闹了。唢呐手引着秧歌队入阵,吹吹打打,老百姓跟在后面,又是说又是笑,高兴得很。有的九曲灯阵中间用炭搭起“火塔塔”,有专门的唢呐班演奏,这时唢呐不用配合其他活动演出了,人们把“火塔塔”围个里三层外三层专门听唢呐,这也是元宵节闹红火的高潮。唢呐艺人们把压箱底的绝活拿出来,让大家过唢呐瘾。
四、绥米唢呐的学习培训与承传保护
汪世发已经七十多岁了,依旧亲自带徒授课,希望唢呐艺术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他说“下三等的营生,要上三等的人来做”,徒弟要脑子灵光、肯吃苦,才能学好唢呐。笔者就唢呐传承的收徒条件、培养步骤、技术难点,以及大唢呐本身的局限性和传承困境进行访谈。
梁:汪老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请讲一讲您的师傅吧。
汪:我的师傅曹来前,师傅比我大个七八岁,也是我们四十里铺后街村人,从小我就跟师傅学吹唢呐。先是跟着他四处跑着玩,后来跟着学唢呐,越来越喜欢,就离不开唢呐了。
梁:您是怎样学习唢呐的?
汪:我一开始学习打乐。比如打鼓、打镲、敲锣。我们基本都是身传,师傅手把手地教。师傅吹了,我就跟上吹,模仿着吹。就是用耳听,师傅吹《东方红》,我也吹《东方红》,他前面吹,我跟上吹。师傅教了以后,自己下去多练,把曲子记熟在心里。
梁:曹师傅教您时用乐谱吗?
汪:以前没有,现在有了。咱们有《绥德文库·唢呐音乐卷》,高万飞《陕北大唢呐音乐》和《米脂唢呐》专门收录陕北唢呐的曲谱。现在收徒传艺开始用谱子了。
梁:汪老师,您唢呐班的学生收的多吗?
汪:我的徒弟多,现在都各管各的,另立班子了。这二年,跟着我的有几个。
梁:您收徒弟有什么要求吗?
汪:过去是拜师磕头呀,现在不用了。就是有兴趣,喜欢就过来跟上吹。但脑子得灵活,老话说“下三等的营生,要上三等的人来做”,讲的就是这。一般是不收女的。
梁:汪老师,为什么绥米唢呐演出,基本没见到女吹手,传男不传女?
汪:不是。绥米唢呐是大唢呐,讲究气足音满,需要气力大,女的气力不足,音不饱满,一般吹不上去,吹上去了音也不扎实。吹大唢呐比较吃力,女生有学习小唢呐的。
梁:原来如此。那请您讲讲唢呐学习的步骤内容。
汪:学习大唢呐不容易,得一步一步来。先是端正姿势。两肩和头要协调,唢呐和身体成70度角。如果头比较低,胸肺就打不开;头仰得过高,吹起来太累,还不好换气。而后是唢呐的拿法。绥米唢呐是大唢呐杆子长,八个孔孔距大,要用手指按满,不然音儿就不准。左手按住上四孔,前三后一,小指不按孔。右手按下四孔,拇指不按孔。练好姿势和拿法了后,再练口形口风。嘴唇控制哨片,要靠紧气牌和哨座对齐,不能咬。口形影响音色和音准。口风是基本功,吹入哨子的气流控制唢呐音儿的高低强弱。再后是呼吸法和换气法,吹唢呐得用“丹田呼吸法”,吸气要快要满,吹气要慢,保持吸气呼气的连贯,俗话说“在肚里要有底气,在嘴里要有余气”。再练鼓腮换气,吹唢呐的不会换气,就吹不成唢呐。我让学生拿秸秆对着盛水的脸盆练习,练到往秸秆里吹气,脸盆水能咕嘟咕嘟连续不断地冒水泡,再拿唢呐来练。
梁:练习唢呐可真不容易,还有什么难点吗?
汪:有。绥米唢呐规格不一,有的是自制的,音孔的大小距离也不太准确,练习“半音”困难。得靠口风和指法来控制,那得反复实践练习才能掌握。另外“口技”和“指技”也难。这些全靠师傅手把手教,自己再勤学苦练才能掌握,熟能生巧。
梁:您的儿孙跟随您学习唢呐吗?
汪:大儿子不学,出去一年挣的钱比吹唢呐挣得多。二儿子学一段儿,现在也不学了。孙子小,刚上初中顾学习,文化课占的时间太多,没有时间学习唢呐。
梁:汪老师,您有没有想过进高校培养专业的唢呐人才?
汪:去高校进行过兼职教学。现在绥米唢呐有它的局限性很难进行专业化系统教学。
梁:绥米唢呐的局限性在哪儿?
汪:在于绥米唢呐乐器本身,规格不统一,比如音孔大小距离也不规范,吹奏的技法还没有成熟定型。有些曲子小唢呐可以表演,但是大唢呐就演奏不了。小唢呐学个二年就能出师了,大唢呐学个四五年,也有学不好的。现在,学小唢呐的比较多,学起来比较容易,学绥米唢呐的就比较少了。学过小唢呐再学大唢呐相对来说容易些。学会小唢呐后,他就会了一些曲谱、指法,这些都是相通的,然后到我这里学大唢呐就会比较顺手。
梁:汪老师,您吹唢呐有五十多年了,请问靠吹唢呐能不能养家糊口?
汪:现在我的那些徒弟和我一样都是靠吹唢呐养家糊口的,他们也没有其他的收入。
梁:靠吹唢呐谋生,收入水平如何?
汪: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十二岁就跟吹唢呐的舅舅出门办事,打杂挣个块儿八毛的,买煤油贴补家用。后来跟师傅学吹唢呐,收入渐渐多了。到了工社劳动那时候,冬天闲下来,我出去给人家引秧歌,正月春节活动,虽然挣得不多,两个吹唢呐的引一天秧歌,挣四块、六块,有时挣八块。这样算下来,一天一人挣四块,但工社劳动一天只能挣一毛八分钱,差远了。我就靠吹唢呐养活全家,当时一天给队里交八毛钱,自己还能挣三、四块。后来政策好了,收入更高,前十来年,我在绥德县城住的时候,一年能收入十来万。现在我的徒弟一年能挣七八万,我岁数大了,收入大概在个三四万吧。像我们这种岁数大的,没气力了,渐渐就没有人请了。
梁:汪老师,如果吹唢呐的收入越来越低,您有什么样的担心和顾虑吗?
汪:没有啥顾虑,现在我家里务农,唢呐收入就是个外块。
梁:汪老师,您吹唢呐、教唢呐这么多年了,对绥米唢呐的传承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想法?
汪:我的想法就是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把自己会的都给徒弟们传授。现在我的徒弟有不会的,会经常来问我,这个曲子怎么吹,叫啥名字呀。以前收下的徒弟,现在还在吹唢呐,新学的比较少。而且绥米唢呐受地方限制,就在陕北一带。另外,现在的年轻娃娃学钢琴、提琴、电子琴的比较多,学唢呐的就越来越少了。
梁:您如何看待在传统唢呐演奏中加入西洋乐器?
汪:常有的,像长号、小号和电子琴。但这些都是辅助性的演奏,有个烘托,跟随唢呐的主调,可这不是传统绥米唢呐的味道,都是为了迎合听众,赶潮流。
梁:绥米唢呐近年来曲目更新的情况如何,有新的作品吗?
汪:像《西风赞》这些老曲目都是上一代流传下来的东西。现在又有不少新创作的曲子,如《沸腾的黄土地》《闹元宵》等,都是近年来新创作的。我自己还创作了《双凤莲》《迎春令》《哭思乡》等。另外,我们每年集体培训,进行曲谱乐理的学习,对作曲有很大帮助。
梁:绥米唢呐传承存在困境,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呢?
汪: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一是国家政府要重视。绥米唢呐是民间艺术不能断。政府要有政策和法规去扶持引导和保护。二是要定期集体培训。唢呐艺人会演奏,但文化水平低,缺乏乐理知识,得不断学习。三是要让绥米唢呐专业化、规范化。四是要保护版权。
梁:汪老师,请您具体谈一谈这些想法。
汪:好的,要想搞好绥米唢呐的传承,上级政府必须要重视,要及时保护。绥米唢呐有两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米脂李岐山(13)李岐山(1945-2015),男,米脂县十里铺乡李家沟村人,著名唢呐演奏家,绥米唢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去世了,我也七十岁了。另外,得有一定的经费,增加集体培训的次数。去年县上给的两万块钱经费,置办了一些乐器,像唢呐呀,鼓呀,乐谱呀,就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梁:绥米唢呐集体培训的作用大吗?
汪:起到很大的作用。绥德县会在一年进行两三次集体培训,就在绥德县文化馆。这样的培训,一是提高唢呐艺人演奏水平。比如有生(新)曲子了,就会集体学习,彼此交流。从曲谱的制作到讲解演奏,细致到对每个音节的掌握,精益求精。一个新曲子细致学习半个多月,对演奏水平有很大提高。二是对乐理知识水平的学习。唢呐艺人们文化水平偏低,会吹奏但不懂乐理,有的连简谱都不认。三是集体表演的协调。过去都不敢想能十几、二十几个人一起吹唢呐,彼此打扰的什么也吹不成。现在几十个人在一起表演,效果非常好。在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时还表演了百人唢呐。
梁:在集体培训中,您讲授什么内容?
汪:我讲的是传统曲牌,传统的演奏技法。四十岁以下的唢呐艺人们基本不会吹传统曲牌了。现代的曲子有别的老师讲。
梁:您刚才提到绥米唢呐专业化、规范化,这怎么去实现?
汪:绥米大唢呐要想专业化、规范化非常困难。一个是乐器受限制,有的唢呐是艺人自制的,唢呐杆尺寸大小不一,连音孔大小和距离都不规范。小唢呐演奏的不少曲牌,大唢呐就吹不了,比如我刚才播放中国音乐学院张倩渊《一枝花》,大唢呐就表演不到位。再比如独奏《正月十五闹雪灯》,大唢呐很难演奏出来,曲子的难度大,指法上不来。大唢呐的指法没有小唢呐灵活,遇到有些音节就含糊过去了,效果就像人说话不真切一样。同一首曲子,大唢呐和小唢呐吹出来味道就不同。要走进专业化,规范化,国家要有专门人才和经费进行研究培训,让绥米唢呐的乐器和演奏技法成熟定型,就像小唢呐那样能在音乐院校里进行专业系统地培养。
梁:汪老师,您刚才也谈到版权保护问题,现在新媒体传播技术非常发达,这对绥米唢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汪:影响很大。像QQ音乐,酷狗音乐等都有我的作品。在陕北地区播我的演奏更多了。我自己在快手上进行直播,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唢呐演奏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的更快更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绥米唢呐。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那就是版权保护。(汪老师播放自己在84年录制的《柳青娘》)这是我年轻时演奏的,现在上了年纪吹不了。
梁:您现在演奏技法不是更加成熟了吗?
汪:上年纪了,岁数大了,没有年轻时的气力。年轻时气力旺,吹唢呐功底都在气上。
梁:汪老师,我看到QQ音乐在播放您的《柳青娘》,您是否有版权呢?
汪:84年吹奏录音后,人家问我要不要版权,要版权就没有演出费用了。当年对版权不知道是啥就没有要。现在绥德、米脂、榆林、延安,到处放着我的曲子,我也没有办法维权。所以一方面要给唢呐艺人们普及版权意识,另一方面要健全法规,切实维护我们的权益。这样才有动力提高演奏水平,翻新曲目,让绥米唢呐越来越好。
采访后记:从汪世发老人关于绥米唢呐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绥米唢呐早已根深蒂固地融入到陕北人民的生活中,并与当地其他民间艺术共同构成黄土高坡独特的文化氛围。它是黄土地土生土长的艺苑之花,但目前绥米唢呐的保护传承还存在诸多困境:地域的限制,流行乐的冲击,乐器本身的局限性,艺人文化水平偏低和维权意识淡薄等等。尤其是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米脂李岐山老先生已经故去,绥德汪世发老先生也已七十岁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应当保护好传承人,尊重传承制度和规则,确保绥米唢呐吹奏的核心技术及相关内容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还应当规范绥米唢呐表演市场,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倡导传统习俗,并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扩大了市场需求,也增强绥米唢呐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年轻人愿意投入到对它的学习和传承中。此外,从政府层面,除了政策的扶持引导外,还可借鉴国际上关于非遗保护比较成熟可行的经验和法规,切实保护绥米唢呐及艺人的各项权益。从政府到民间共同促进绥米唢呐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