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研究思路的拓展
2020-12-01主持人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
主持人: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
主持人语:
陈寅恪为《敦煌劫余录》作序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这句话原本是针对敦煌学的兴起而发,但是也适用于《山海经》研究领域。
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人文学科研究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怎样理解《山海经》及其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无疑居于《山海经》研究的核心位置。《山海经》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地理志(也有学者称之为“幻想地理志”“神话政治地理学”或“博物志”),书中记录的是当时人相信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知识。随着原始信仰的衰落,后世人无法接受其中神灵、怪物和远方奇人的客观真实性,于是《山海经》在人们心目中就从地理志,逐步演化为志怪小说、巫书或神话了。面对这样一部奇书,当代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和神话学是最主要的三个研究方向。具体而言,版本考证、文字训诂、山川地理核定、生物核定、文化史解读、神话解读以及学术史反思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本栏目发表的三篇论文发现了《山海经》的很多新材料,并立足核心问题,用新的视角、新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解读。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们不约而同进行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李牧的论文分析了《山海经》描述的全部声音,吴晓东统计了《五藏山经》中关于“无草木”“沙”“海”的全部材料。大样本统计分析,可以避免以偏概全;而作者对正反两方面数据的分析也能消除现在一些研究中常见的忽略反证的缺陷。
其次,作者们研究的材料是以往被忽略,或很少关注的材料。《山海经》记录的声音极少有人关注。李牧经过分析,认为该声音体系既有现实性描述,又有创造性建构,并由此推论出《山海经》的声音描述绝非向壁虚构的想像,而是与当时的生活世界、文化观念相互一致,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十二律等早期音乐形态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研究《山海经》的地理描述,基本都是逐一核实经文与地理实际,大多数山川都无法落实,因而陷入地理学研究的困境。吴晓东则通过统计结果得出《五藏山经》对四方自然环境的描述总体上违背客观地理,从而推论出《五藏山经》是祭祀山川者出于需要对世界的想像。过去《山海经》研究的重点是经文本身,而刘捷关注的是《山海经》在明清时代的接受与消费。他分析了当时《山海经》接受群体的构成、接受的态度和方式,从而成功地揭示了《山海经》“成为小说”的实际历史过程。研究冷僻材料,很容易陷入细枝末节,但上述三位作者高屋建瓴,从这些冷僻材料中得出了有关宏大主题的结论。“以小见大”,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