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奋斗最大的伤害就是曲解奋斗
2020-11-30杨鑫宇
杨鑫宇
近段时间,“奋斗”二字,又一次成了网上的热门话题。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最新一波讨论中,当网民们提到“奋斗”时,往往并不是对未来满怀期许,浑身上下充满干劲的样子,而是把“奋斗”当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贬义词,用来指责那些在职场中“过度努力”,以至于挤压了同侪生存空间的人。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处处都充斥着愤怒的职场人对“奋斗X”(X为不文明用语)的控诉。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潮,一边令许多年轻人大呼“解气”,另一边也让不少人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一直以来,“奋斗”都是一种公认的美德,如今却被编排成了骂人的脏话。这些与奋斗有关的争议,给社会带来了一场“观念风暴”——我们一直以来所赞美的“奋斗”,和如今在网上遭人鄙夷的“奋斗”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奋斗”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又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小到大,社会一直告诉我们:“奋斗”是一件正确的事,也是一件光荣的事。之所以说“奋斗”正确,是因为唯有“奋斗”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而之所以说“奋斗”光荣,则是因为奋斗者的形象往往对应着优秀、对应着成就,对应着一切熠熠生辉的人与事物。因此,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疑“奋斗”,乃至反对“奋斗”的时候,还需认真思考:到底是这些年轻人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社会语境出了问题?
事实上,直到前两年,“奋斗”还是一个褒义词。从那部总是被拿来讨论的收视爆棚的电视剧《奋斗》到那篇广为流传的“鸡汤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及其姊妹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不难看出,社会大众对“奋斗”的信仰并未褪色,也不大可能在这一两年里轰然倒塌。然而,对于“奋斗”的实际内涵,不同群体之间却逐渐出现了认知分歧。
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努力做好眼下的工作就是最实在的“奋斗”——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每个努力工作的国人,都从这种“奋斗”中得到了肉眼可见的巨大收获。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普通人而言,“努力工作就会有回報”却早已不再是绝对的金科玉律。“奋斗”意味着努力,但却并不等于不计代价地蛮干。如果一个劳动者发现:他的努力无法为其换来相应的回报,“奋斗”的意义在他这里自然要打上一个问号。这与其说是“奋斗”的失败,不如说是劳动者理智的选择。
在那些已经度过扩张高峰的产业,基层员工做好手头的工作,除了维持一份薪资以外,未必能给个人带来晋升或是发展。相比之下,工作之外的自我提升途径,可能才是年轻人真正需要的契机。然而,这些年轻人的老板,以及个别思维仍然停留“旧时代”的同事,却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里出现了老板以“奋斗”为名强制员工超时加班,引得员工叫苦不迭,或是个别员工轻贱自身劳动价值,以超额劳动挤压同事生存空间,因此被骂作“奋斗X”的情况。
在这些案例中,与其说人们厌恶的是“奋斗”,不如说人们厌恶的是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利益混为一谈的过时“奋斗观”。某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恶意曲解“奋斗”的内涵,既是对劳动者的压榨与伤害,也是对“奋斗”这个原本崇高概念的侮辱。在词典中,“奋斗”的释义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对奋斗这件事而言,目标和努力一样重要。当年轻人或被迫、或主动地为别人的目标而努力时,这样的“伪奋斗”自然会受到唾弃。但归根结底,只要找对目标,人们依然相信“奋斗”的价值,“奋斗”本身也从未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