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绘画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020-11-30刘丽山

人文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绘画传统艺术

刘丽山

绘画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从石器时代的洞窟岩画到陶瓷彩绘,从青铜纹样到纸绢色彩,都体现着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与思想。在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中,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思想表达方式,以及特色鲜明的艺术审美观和创新思维方式。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自身的艺术特点、审美特征和创新思维方式对高校艺术教育自身特点、课堂理论与实践、课外文化氛围建设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当下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思考与发展创新有望起到抛砖引玉的启示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加速,西方现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艺术审美,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于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影响则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它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很有可能被削弱甚至是出现断层。有鉴于此,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指示和论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高校艺术教育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清水活源,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势在必行。

一、传统绘画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之核心意义与价值在于“成人伦,助教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其诞生之初就承载着“教”与“化”的重要功能。相对于其他绘画形式而言,它的艺术教育功能具有塑造人格道德修养之功用。当下,高校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关于高校学生文化修养、精神情操、综合素养和人生价值的教育。早在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發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以及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视觉表现形式,深刻影响着艺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首先,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意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意境”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是中国古典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意境”的产生源于艺术哲思下的笔墨之法与构图形式。清代张式《画潭》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强调产生遐想的留白,此处的“空”是有形有质的“空”,是以有限的画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产生画中之画的“空”,展现出人生境界与宇宙万物之间虚与实关系的节奏。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对中国画留白构图的欣赏与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关于艺术欣赏中实景与虚景的理解程度,提升关于艺术鉴赏中人生与自然的相关想象与思索,探索具有哲学意境的审美精神,加深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理解的哲学思考。

其次,中国传统绘画的构思创作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重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构思原则,讲求艺术创作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的不拘表象,追求艺术形象的“物身融合而为象”、艺术创作技法的多点或散点透视,观物取景,经营构图,注重主体、本质的部分,体现艺术创造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境界。因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往往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来今往同现一幅画面中。这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辩证思维及创新思维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创造艺术思维,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学识修养具有重要指引作用。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点、线、面的形式呈现达到状物、传情的构思模式与技巧,表达出艺术家对于现实、人生及艺术的创造性感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养成创造性思维。

最后,中国传统绘画的主题内容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爱国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艺术本体与艺术接受者之间存在着辩证依存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魂,其核心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通过高校学生这一艺术接受者的理解和认可,被赋予了现实的教育意义。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种主要画科以被艺术家赋予了主观精神的审美对象,阐释着不同的时代审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等内容。例如,中国画中的“士夫画”中所展现出传统文人抱负精神、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等审美内核,在艺术教育中,对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忱有着重要作用。

二、传统绘画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探索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具有以美启真,以美导善之“辅德性”作用。艺术教育的施行能够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创造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众多优秀思想、情感和精神,在陶冶审美感知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高校艺术教育目的是同出一辙的。因此,将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在实践操作层面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针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通常是采取以必修课为辅,选修课及讲座为主的培养模式。

中国绘画艺术的教学内容可以呈现出多元面貌:一方面,将有关于中国绘画艺术的概论、发展历史、主要流派、经典作品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到艺术教育的通识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将有关中国绘画艺术的某一个教学内容,例如,绘画思想、绘画技法、作品鉴赏等以专题的形式,作为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选修课程或者讲座进行实现。通过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展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巨大魅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实现高校艺术教育耳濡目染式的“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施行具有区域特色、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往往形成不同的地域性风格,出现了具有不同绘画形态和风格多样的绘画流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精神。这些因不同区域环境而展现出来的不同流派绘画艺术精神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加强学生区域地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于当地文化历史和艺术精神的了解与热爱,推进实现其将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培养目标。

第三,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缺少的并不是具有专业技能,能够实现较高就业率的人才,而是缺少能够通过综合艺术教育培养具有道德情怀、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创新型復合型人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审美感知力、意境思想性、文化传承力、情感表现力、艺术感染力等,对高校艺术教育结构体系的搭建以及美育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益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纠正、纠偏现代艺术中流于形式、过于消极等问题以及部分极端化的艺术行为,有利于增强对青年一代高校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承续能力。

三、传统绘画艺术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创新探索

高校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观察力、表现力、理解力、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的提高,既需要增强学生艺术技巧的专业训练,也需要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更需要提高整体艺术教育环境建设水平,强化艺术氛围的影响力。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创新性地发挥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

第一,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绘画的专业师资力量,推进实现专业艺术教育与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相辅相成。

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或不成熟的艺术教育;一个不联系艺术实践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在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进行艺术教育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绘画的专业师资力量,并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的定位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对中国传统绘画相关课程进行创造性转化,积极进行审美探索与审美实践。选用适合的相关教材及教案,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实践,研究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审美理论和教育理论,力图打造出选材典型、脉络清晰、理论通俗、意境深远的传统绘画教育实践课程,充分发挥传统绘画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使命和美育功能。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绘画教学活动,充实艺术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系列活动,例如,利用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教学楼走廊等展览空间举办中国传统绘画常设艺术展览;开展以中国传统绘画鉴赏、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来活跃、丰富校园文化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帮助高校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熏陶,从而在课堂之外提升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生境界。

第三,建设与传统绘画艺术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发挥学生绘画社团的重要影响作用。

在校园艺术教育文化中,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文化自传播功能,是促进高校学生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课堂艺术教育的有效补充方式。在高校社团中通过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成立有关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社团,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自发性引导,增强其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了解和热爱,陶冶学生情操,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情景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优秀文化精神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内涵,进而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艺术具有创新性,中国传统绘画的当代发展同样需要创新,但是,与此同时,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艺术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现代艺术对艺术边界的无限突破,艺术家们在重新思考艺术本质的基础上探寻传统艺术形式将何去何从。而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引导学生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思考究竟什么是艺术,并不断进行当代实践和探索。这离不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因此,只有不断探索有关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的多维教育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世界中澄怀观道,牢记初心,以不同模式、多维视角充分发挥传统绘画艺术对于高校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真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魂,从而为培养具有既坚实掌握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又具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思维开阔,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晓.高校美术教育之洞察[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

[2]杨文敬.高校国画基础教育的寓教于乐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8(12).

[3]邓湘琼.中西传统绘画观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2015(05)

[4]俸金彪.浅析中国当代绘画中的功利性现象对艺术教育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3(06).

[5]秦丽.传统绘画艺术在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渗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

(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化馆)

猜你喜欢

绘画传统艺术
纸的艺术
少年力斗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