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11-30董亮李克振
董亮 李克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①由此可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样的新形势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高校,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显然不适应新环境的需求,需要结合融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传播、受众细分的传播特点,找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找到符合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原北京广播学院,最初以培养广播和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为主要培养目标,主要开设课程有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技巧、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奠定了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等教育的根基。到2005年左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大都借鉴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造成了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自身特色的局面。后来的专业发展建设中,很多高校开始摸索自身的教学特色,进行培养目标的设定。例如综合类大学依托新闻传播学科的优势明确了新闻类播音员的培养目标,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戏剧影视学科的优势找到了节目主持人的培养目标等。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毕业生在真正从事媒体工作后,往往表现出“力不从心”、“后劲不足”的情况,例如:习惯于静态坐姿的有稿播报,不适应动态站姿的无稿播讲;镜头和话筒前稳定性有余,驾驭性不足; 面对突发事件应对、化解水平不够等等。这些问题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传统教学理念、方法与当今融媒体传播需求之间的脱节。
(二)实践教学平台资源有待扩充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学科性质决定着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媒介信息传播快速发展,各类媒体要想迅速占领市场,就要不断涌现新的设备和媒体平台。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有些高校对实践教学体系做了调整,增加了一些教学设备,但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媒体的更新换代要求。所以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就受到了教学平台设备短缺甚至落后的困扰。有的高校语音发声和语言表达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训练,还停留在教室中“学生说、老师听”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有的高校录音间、演播室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学生实践汇报的剧场难以保证;有的高校缺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业界专家的信息交流实践平台......这些都会降低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二、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策略
(一)融入新理念,适应新要求
融是指“融合”,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要改变姿态,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高校教师面对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也要改变过去机械的、模式化的教学观念,注重融媒教学理念的培养,融入“互联网+” 教学思维。首先,清晰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与就业密切挂钩。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积极探索使用现代化的软件和设备,打破固定的教学空间,翻转课堂进行动态授課,授课过程中适时让学生参与讨论,增加学生在课堂授课中的“参与度”。其次,实践训练平台既要有传统媒体的演播室训练,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例如喜马拉雅、花椒直播等APP等布置作业,分组完成话题直播。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以人为本的人格化培养,表达与交流并重”的教学目标
首先,融媒体时代改变了过去的“我播你听”的单向性、被动性的传播方式,受众参与度的提高标志着传播过程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进一步迈进。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在这样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下,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高校,更需要发出有“态度”、有“温度”的声音,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格化培养。加大跨专业的全媒体工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媒介素质教育、培养出综合素养较强的“内外兼修”的播音主持人才。其次,融媒体时代让信息呈现碎片化传播特点,信息的获取途径更为便捷。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岗位多偏向形象端庄、字正腔圆的表达,而融媒体环境下,大家更喜欢思想上有见地,表达上有方法,能够从容自如交流并且有及时感、温度感和个性化的主持人。
(三)以“口语传播”为切入点,重组课程教学体系
口语传播狭义上是指研究节目主持人、播音员口语表达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等。而融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更要立足于大众传播的语境,充分利用口语传播、人际传播的优势引领和提升语言的沟通质量,形成高质量的大众传播并且达到传播的最大化。所以广义上我们也可以认为口语传播是一门公共表达的艺术,例如竞赛的演讲者、政府企业的公务人员、营销员、新闻发言人以及讲解员等当众讲话的职业和环节。所以口语传播在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我们进行专业定位、重组课程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例如上海戏剧学院的主持艺术专业,专业成立之初就以培养节目主持人为立足点,积极探索即兴口语传播和现场驾驭能力的教学研究,明确了自身的教学定位和课程体系,教学成果颇丰。山东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能播音、会主持、懂制作”的教学理念,注重融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探索,重新整合了课程体系,积极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增设了“主持艺术概论”“演播言语组织与空间处理”“节目主持创作”等课程,系统科学地提升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镜头前的空间意识以及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等综合能力。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结合学生参加专业赛事和就业情况反馈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并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四)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与提升
首先,在融媒体时代,要借力技术和平台的优势,让科技因素成为人才培养的助推器。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的主战场也在发生着变化,传播的趋势由“大屏”转为“小屏”,以手机为代表的传播渠道让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在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把手机“变废为宝”,利用不同移动终端的功能和价值,分组做直播或录音训练,让学生带着专业兴趣“上课刷屏”。其次,加大建设传统演播室的智能建设力度,练就学生“静态演播+动态演播”的节目驾驭能力。
(五)强化实践教学,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当下,大数据分析的先进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各种媒体、各类平台的节目制作理念也就随之变成了“你想看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在这个多元、开放的环境下,受众更喜欢自己去选择、对比信息传递的质量,这无疑对播音主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下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会有稿播报,更要提升无稿播讲的能力。在实践中掌握融媒体的传播特点、注重与受众的情感沟通,因此,高校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培养。例如在高年级加大节目制作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等全过程。增强学生的“作品”意识,努力把课堂”作业”提升为可传播的”作品”。与此同时,加强校企、校台合作,把产、学、研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的风格,鼓励学生自我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意识。
结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媒介迅速转型的严苛考验,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在教学理念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要不断下狠功夫,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努力适应时代需求,为新时代的传媒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传媒人才。
注释:
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巩固全党全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9年1月26日。
(作者简介:董亮,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院长;李克振,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