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刘德海的《旅程篇》解读琵琶教育传承之

2020-11-30要义朱笑笑

人文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琵琶音乐教育

要义 朱笑笑

刘德海先生作为中国集琵琶表演、创作、研究、指挥、教学于一身的一代宗师,在琵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4月11日,惊闻刘德海先生与世长辞,痛彻心扉,惋惜中国文化界痛失大师。

后辈敬仰先生,特撰此文,深切缅怀。通过深刻研读刘德海先生的《旅程篇》,挖掘其琵琶教育教学之精髓,剖析刘德海先生的琵琶教育教学思想,探讨琵琶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原因所在。作为新时代的琵琶人,理应化悲痛为力量,化哀思为坚守,踏着先生的足迹砥砺前行,为当代琵琶传承与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概况

(一)琵琶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传统琵琶音乐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教育机构相继建立,琵琶教育朝着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上世纪20年代,刘天华担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琵琶教师,创编琵琶练习曲 15 首,使琵琶教育更加规范化。随后,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由朱英担任琵琶老师,培养了许多琵琶人才。上世纪40 年代末,以汪昱庭为代表的“汪派”已成为我国琵琶界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院校和音乐表演团体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上世纪50 年代,中央音乐院成立,各地方也纷纷设立专业艺术院校,并把琵琶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招生专业。“浦东派”的林石城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培养了一代琵琶演奏新人。“1953年3月,文化部召开全国第一次艺术教育座谈会……为音乐教育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①使琵琶音乐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获得契机。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琵琶教育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涌现出以刘德海、王范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琵琶演奏家。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刘德海总结了多年演奏及教学经验并撰文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如《旅程篇》、《一字篇》等,为我国琵琶教育教学及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与理论支撑。

(二)刘德海及其理论研究

刘德海是一位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演奏家。他博学精益、求变创新、德高望重,呕心沥血六十余年,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琵琶艺术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表演中,他的清丽灵巧、热情奔放、情感细腻的演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运用精湛的演奏技术,将琵琶艺术推向世界舞台。在创作上,他把创作作为琵琶发展的生命线,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将自己的作品系统化为“人生篇”、“怀古篇”等,其作品构思独特,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深受大家喜爱。在学术研究方面,凭借多年的艺术实践与教学经历使其观点与思想有更深邃独到的见解。他将传统及当代琵琶技术、艺术风格、理论研究融为一体,将琵琶教育教学的理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具有理论深度的琵琶研究文章《旅程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 年 1 期)、《一字篇》(《中国音乐》2001 年 1 期)等,从宏观的文化艺术共性中去寻找琵琶的个性所在,思考着如何让琵琶之花开的更加绚丽。这是他琵琶演奏与教学的智慧结晶,是留给学界和后人艺术实践、理论研究与学习的宝典。

刘德海先生的《旅程篇》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精到讲解。

1.开场自白:在琵琶艺术之旅中总结琵琶几大“难”。

2.文化形式: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形势,深刻意识文化发展的危机,必须直面困境,抓住发展机会,促进民乐繁荣发展。

3.学术观点:“主张万物对立、统一的‘中和思想。”②

4.技术设计:将“中和思想”渗透教学中,寻求一种“无特色”。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速度、力度、技巧的变化,使琵琶音响发生质的升华。

5.训练要则: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音响的美,在练琴、演奏中享受琵琶音乐的“美”。

6.教学心得:建立互敬互爱、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把握好上课的“度” 和“序”,通过教育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推动琵琶的弘扬和传承。

本文主要选取“中和思想”、音乐美感的培养及琵琶教学心得几个方面,结合当代琵琶教育,对如何传承琵琶音乐,如何把理论应用与实践之关系进行初探。

二、刘德海《旅程篇》中的教育思想

(一)“中和”思想

刘德海《旅程篇》中提出“中和思想”,是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观念在琵琶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根基”

琵琶拥有 2000 多年的历史,琵琶见证并伴随了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和”为美。在先秦两汉时期,“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和”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灵魂,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中国古代艺术增添了审美趣味,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乐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③李澤厚《华夏美学》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乐从和”的音乐审美观进行继承和发扬。当代艺术实践者刘德海不断探索、求变、创新,吸收各家之长,在琵琶演奏与基础训练中,秉承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之精髓,批判继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中庸观的“中和”思想。

刘德海在《旅程篇》中写道:“主张万物对立、统一的‘中和思想,”④以中平衡两级。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中庸观”中谈到了“过犹不及”;根据弹奏以及教学经验,刘德海总结琵琶基本功训练应是刚柔适中、松紧适度的一种基本状态。孔子的“中庸观”主张和而不同,追求“和”为美的境界;刘德海在表演中,则注重点与线的结合,注重意境、神韵的把握,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儒家音乐思想的两大特点:一、礼乐制度,音乐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束缚人心,有教化、政治作用。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含蓄的表达音乐,无大起大落的音乐表现。刘德海摒弃了以上两个观点,去除规矩的模式化,倡导乐由心生,在遵循规律前提下创造个性美,追求悦耳与和谐的“中和”之声。

2.归“一”思想

琵琶技法繁多,拥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正是琵琶的“多”,让琵琶人既自豪又困惑。刘德海曾讲过:“有些演奏家较多机会接触‘前卫新潮音乐,演奏不协和的噪音和稀奇古怪的音响,因为过分“热衷”而有可能疏远甚至丢掉乐器最美的“中和”之声,导致耳朵失灵美感失聪。”⑤因此,刘德海始终秉承儒家思想之精髓,追求中和之美的最佳状态。在琵琶启蒙教学上,以“中和”无特色之声作为技术训练的源头,寻求琵琶音色的自然状态。以“无特色”之声为“中”点,向两极不断发展变化。

在琵琶教学中,弹挑是初学者最先接触的演奏技法,用基本的发音方法,寻找圆润、明亮、松弛的音色。触弦的最佳位置是弦的最下方向上6厘米处;手型是人直立行走时手臂自然下垂,手握空拳状,大拇指轻轻搭在食指的第一关节处,呈龙眼状;用食指指甲的正锋与下偏锋之间触弦,胶布以上的三分之一处触弦为最佳。触弦时,手腕略微隆起,手掌心略微向外,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以弦为轴,手指动作为支点,淡化触弦感,形成一個像钟摆一样的均匀、可控、循环连续的动作状态,大指和食指的触弦点不可能完全一致,正是这细微的差别之处,使乐音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条件下产生,从而发出自然、松弛、和谐、明亮的音色。

弹挑作为最基本的技法,既简单又复杂。从一个最基础的发音方法和最基本的音色出发,寻找适合曲子风格,表达曲子意境与理念的最美音色。这需要手腕与手指的配合,若腕部力度为主,指尖力度为辅,声音柔和、松弛、连贯呈线性;若是指尖力度为主,腕部力度为辅,声音坚挺有力,颗粒性强,这就形成了变化的弹挑。按照琵琶基本的发音方法,“从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⑥”由多归一,既一又多,达到意、韵、神的高境界。

(二)美感培养

1.美感的重要性

刘德海认为,“从启蒙第一个空弦音起,即启发学生对音响的美感培养。”⑦

乐音之美是创造之本,发展之源。音乐作为时间的艺术,它是对文化之美的传承,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共存的宇宙空间的对话;音乐作为语言的艺术,凭借其强大的渗透作用,跨国界、跨语种,进行交流互动。如《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⑧乐由心生,音乐的源头是外物所引起的人内心的触动。通过音乐表达喜怒哀乐,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和人格的碰撞。

刘德海分析了表演与教学的技术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启蒙中感知美,在示范中追求美,在实践中体验美,在演绎中创造美。在扎实稳固的技术下,不断对音乐的“美”进行挖掘和探索,实现演奏者美的创造和体验,给予聆听者美的享受和启迪。

正确的弹琴方法和高效的练琴时间,按时完成的练琴计划,内心充盈的那份喜悦便是内心的美感,这份喜悦可激发学生弹琴的动力和热情,长此以往,演奏水平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2.追求技法上的美感

为了追求琵琶乐音之美,刘德海对前人琵琶艺术中的技法、曲目、风格流派进行潜心研究,通过进行对比、细思,结合他的文化视野和当代的审美取向,在琵琶技法的创新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更新着琵琶语汇。技法创新的灵感有来自于西方的音乐元素:如“反正弹”、“摭分”、“人工泛音”。

“反正弹”技法。刘德海借鉴吉他的演奏方法,根据传统的“正弹”技法,创造了“反弹”技法。以大拇指和食指为基本指,逐渐发展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个指,“自正、反弹”共八声。如《喜庆罗汉》,全曲无轮指,仅用弹挑与中指的反正弹的技法完成,凸显出“拨子”坚挺的颗粒性之美。”⑨

“摭分”技法,最初的演奏方式是食指与大拇指在同一水平高度“摭分”,经刘德海创新,大指与中指 “摭分”,中指触及一弦,接近腹手,大指触及四弦,靠近最后一品,音响出现明显区别。如《顽童》曲中大量运用这种 “摭分”,突出旋律音,大指的柔和与中指的刚强形成明显对比,突出了孩子的活力与阳刚之美。

“人工泛音”技法。泛音有两种: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刘德海首创人工泛音。自然泛音纯净、明亮,给人飘逸之感,人工泛音不及自然泛音明亮,但余音悠长,如《秦俑》中大量使用了人工泛音,用音乐手段精准描绘了古代的战争画面。

三、琵琶教育传承与发展从《旅程篇》中得到的启发

(一)教师与学生

构成教育的两个要素:教师和学生。教育是琵琶传承最基本的方式,而琵琶教学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反馈活动。对此,刘德海认为,应建立互敬互爱,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

琵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宗师、门派多,演奏技法多,致使琵琶初学者会有距离感,学习过程中会有焦虑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即高超的演奏能力与扎实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理论(语言)讲解与示范演奏并重。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也必须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理论阐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检验自身的教学能力,就像照镜子,在师生教与学的反馈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好“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把握好一个“度”,对待学生要用心,有耐心和细心,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提升其音乐审美标准以及综合文化修养。

对学生则应要求:尊师、敬师、爱师,虚心求教,学会感恩;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正确的演奏方法不是凭借个人演奏习惯引伸出来,而是一代代师承传授中不断实践、创造、总结出来的。只有真切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并在老师循序渐进的正确引领下,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技巧提升空间。

还应注重练琴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做好练琴计划,有目的去练琴,从慢练起,从严要求,各个击破,随时检查。基本功训练中应利用好《每日必弹》,增强针对性、达到实效性练习目的。练习新曲目时,应将全曲的练习与乐段、乐句、乐节及小节进行单独练习。复习时要分清哪些是熟练的,哪些是已经巩固住的,根据分量的不同,每次练习都要有不同与侧重。

(二)教育与教学

教育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琵琶教育不仅是对琵琶演奏的学习,其实也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潜心研究。琵琶教育不仅能够学会一种音乐技能,还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净化进而塑造人的心灵。教学是表面的、技术层面的传承,教育是来自内心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理念的传承。通过琵琶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学习琵琶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可以磨练意志,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通过对传统乐曲的学习,了解有关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掌握好“度”與“序”,琵琶乐曲和技术非一次性教学,应实施因材施教,在细水长流的教学中由浅入深、由深逐浅;由少到多,由多逐精;由虚渐实,由实化虚。

随着音乐对美学不断追求,一些无法量化的音乐语言,如“明亮 ”、“厚实”、“刚劲”等,这些“模糊”的语言,在教学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衔接的桥梁。由此刘德海总结为:模糊的语言概括,教师的成功示范,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这些都做到最佳,这便是最好的课堂教学。

(三)传授与创新

传授即把知识、技艺教给他人。

我国最早的教育传承的方式——口传心授。刘德海认为,口传不是一味的说音乐,这样会用文字性的语言将音乐的色彩禁锢,而教师的亲自示范,是一种无言的心授,把音乐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乐音做出最好的解释。这种传统的继承方式形成了乐谱的“模糊感”,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用“模糊”的音乐语言,挖掘其潜在的音乐魅力。

音符没有生命,需要通过表演赋予它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琵琶演奏不是音符的堆砌和技巧展示,是人的想象和文化的碰撞,是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是现代与传统的碰撞。由于人文化修养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对同一首曲目的演奏效果会有所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这是人的内心迸发出来的灵感。

创新意味着更新某些东西或者创造新事物。

刘德海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诱发学生潜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求新的知识。

琵琶演奏是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不仅要表现出原作品的真实性,还要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创造性。正如曹安和先生说的:“中国有个传统,神气在演奏,谱只是纲目……”⑩演绎作品,诠释音乐,把乐谱作为基本根据,仔细研读和耐心揣摩,倾尽全力去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演奏时,要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不能一味地去模仿,要真正表达呈现作品的艺术价值,焕发出表演者的独特艺术魅力。

结论

刘德海在弘扬和传承琵琶文化的道路上,集各家之长,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在琵琶演奏和教学上,他积极探索和大胆突破,针对当前琵琶发展状况,不断发现问题,并结合多年的演奏经历和教学经验,科学阐明自己的艺术观点,逐步解决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刘德海的《旅程篇》中,可感知其中独有的艺术品格与科学精神,他的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和思想”,倾其一生助推琵琶艺术的发展,注重对琵琶学习者美感的培养,正确处理琵琶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给笔者启迪良多。通过研读《旅程篇》,结合自己多年的学琴经历,引发了对琵琶教育与传承思考。笔者作为琵琶艺术的新人与承继者,在今后,应继续仔细研读刘德海等前辈学术精髓,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求得技术与艺术上的突破,这也是对大师最好的追思。

注释:

①梁茂春,明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49-2000)》[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第201页。

②④⑦刘德海.《旅程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1,第17页,第17页,第19页。

③⑧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上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8,第225页,第261页。

⑤刘德海.《刘德海琵琶作品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0,第60页。

⑥⑨杨靖.《刘德海的琵琶教学思想刍议》[J].中国音乐(季刊),2007.1,第122页,第122页。

⑩柯琳.《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符号学思考》[J].2010.3,第158页。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琵琶音乐教育
我和我的琵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音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琵琶”和“枇杷”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