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海留香

2020-11-30廖荣生

人文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剧目南宁文化遗产

廖荣生

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南宁市邕剧团退休演员洪琪和原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洪珏合著的《邕州老戏——邕剧》一书正式出版了。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叙述全面,篇幅近百万字,是一部以口述形式呈现邕剧人文历史的书籍,全书全面呈现了邕剧的锦绣前昔和暮年今日。它的出版可对邕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发展及文化品牌打造产生着巨大的正能量。

该书主要分为历史篇、艺术篇、宝藏篇、现实篇、人文篇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以作者本人自述和整理引用他人口述及其他史料的形式回顾了邕剧的起源、起源时期相关内容及发展历史等。本篇章通过整理邕剧老艺人的口述和相关史料呈现了邕剧的前世今生,还原了邕剧发展史中的诸多真相和细节,深入探讨了邕剧的起源,收录了详细的邕剧大事年表,并介绍了邕剧的“破台”仪式、邕剧主要的班社剧团及活动情况、邕剧班社剧团技艺传承发展概况、邕剧演出时后台分工情况、邕剧中融入壮族历史文化元素情况以及邕剧、粤剧交流融合情况等。

第二部分着重从艺术学的角度探讨了邕剧的艺术内质,详实介绍了邕剧音乐艺术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唱腔艺术、乐谱主要形式、邕剧文场主要乐器和邕剧的舞台语言艺术、表演动作艺术、脸谱类型和特点及邕剧排场戏、“提纲戏”、剧团班社的道具“衣箱”、“行头”等。

第三部分从邕剧自身的戏曲艺术价值角度回顾了曾经誉满邕城南宁的邕剧经典剧目和剧情,介绍了六代人心血凝成的邕剧“黄皮书”(1957年召开的邕剧传统剧目鉴定会会上审定和会后编辑整理出版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之邕剧部分,俗称邕剧“黄皮书”)的由来和编撰过程、收录剧目情况及存在的不足等,并详细介绍了邕剧传统经典剧目中蕴含着的戏曲艺术内容和价值,认为“邕剧剧目是一座戏曲富矿”“古代戏曲的活化石”;还重点介绍了邕剧传统经典剧目《马芳困城》《拦马过关》《李槐卖箭》《五郎救弟》《杨八姐搬兵》《百鸟衣》和邕剧现代戏《红布根》等精品剧目剧情概况、剧目艺术内容、藝术特征和价值。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邕剧团诞生的前前后后和邕剧团主要负责人、主要演员相关的活动情况和邕剧团在不同的改革改制历史时期变迁情况及邕剧新人的培养情况、邕剧传承发展情况等,并从邕剧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邕剧在当下时代的存在价值和传承发展的可能路径。

第四部分主要回顾了邕剧的人文历史,介绍了秦似、田汉、夏衍、梁宗岱等各界名流和邕剧名流们与邕剧的缘分。

通读全书,《邕州老戏——邕剧》一书全面介绍了邕剧的起源、发展、变迁、保护传承现状等方方面面,它的出版对邕剧这一南宁“老字号”本土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传播和文化品牌打造等产生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价值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深入挖掘研究邕剧艺术、传播邕剧文化符号具有积极的作用。邕剧作为广西四大剧种之一,曾经风靡一时,很多精品剧目都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誉,剧节目中也蕴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戏曲艺术共有的优秀品质。目前学界对邕剧的研究尚显不足,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研究层次鲜有深入,集大成研究成果亦不多见,使得邕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难得成为当下时代人们所了解和熟识,极不利于邕剧这一传统本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尤其是在当下时代,不少年轻人对邕剧这一剧种的了解甚少。《邕州老戏——邕剧》在广泛搜集整理邕剧各类文献史料和邕剧传承人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介绍了邕剧的起源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再现了邕剧的锦绣发展史和暮年的衰弱,也深入探讨了邕剧艺术的内在价值和其在当下时代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一部颇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书中多处还附有年代久远、已散失多时的珍贵文献史料,可为学界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史料线索和某种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其出版对邕剧的挖掘研究而言,可谓是来得及时,某种程度上恰好填补了邕剧研究的空白,对深入挖掘研究和传播邕剧文化艺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是对邕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族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历史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直接体现着特定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性格、审美心理和精神智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共同的财富。但由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地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消费多样化时代的到来等诸多原因,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引起了人们对其保护传承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行动。邕剧是南宁文化的“土特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被确定为自治区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今由于戏曲艺术的文化生态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迁,邕剧自然而然也面临着生存的困境,逐步退出了众多民众精神文化消费的视线范围,这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发展规律。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邕剧,其对激发南宁市民的文化历史认同感、激发市民文化自觉自信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邕剧走向衰弱的今天,对邕剧的保护传承亦是理所当然之事。《邕州老戏——邕剧》不少章节亦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视角来介绍邕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探讨了邕剧的保护传承和文化价值延续的可能路径,其出版必将对邕剧的传承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对南宁城市文化形象打造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城市文化形象是指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由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是公众对城市的印象和评判。①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集中体现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一个城市品牌化的过程。一座宜居的城市离不开文化的积淀熏陶与渲染,城市文化形象打造亦离不开这座城市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渲染。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离不开南宁本土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与渲染。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曾广泛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和越南、柬埔寨等地。古邕州一带,即今天的广西省会城市南宁,是邕剧的策源地和传承发展的腹心地,邕剧在南宁的传承传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可谓是南宁本土文化的“本地佬”“老字号”,这对南宁城市文化形象打造而言,邕剧无疑是一笔珍贵的品牌文化资源,对打造文化南宁、建设宜居南宁、增强南宁市民文化自信和向心力都将是不可估量的宝贵资源。尤其是在当下时代中,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文化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复制和雷同的现象,城市个性的审美疲劳越发明显,邕剧作为“曾忠实地体现过南宁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剧种”,是具有特定区域特色的南宁本土文化符号,在南宁城市文化形象构建中植入邕剧这一“老字号”本土文化,对增强南宁城市文化形象的独特个性、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市民区域族群认同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邕州老戏邕剧》作为对邕剧的全面挖掘整理和研究,是邕剧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将极大促进邕剧这一文化符号的传承传播,可对南宁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推动南宁市实施“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文化往往是随着岁月的不断积淀而愈显示出其价值和魅力。如今,曾经风靡一时的邕剧在人们文化消费生活中的地位已大不如昔,但作为南宁本土文化符号,邕剧余香缭绕,余晖不绝,在岁月的积淀中,邕剧必将继续焕发出其文化魅力,其文化价值也将随着学界的不断深入挖掘研究而得到更大的发挥,许多年以后,它给人们带来的文化享受应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邕州老戏——邕剧》作为对邕剧人文史的搜集整理和文化价值的挖掘,势必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积淀,沉香更浓,如“姜愈老愈辣”般愈发体现出其学理地位和文化价值。对此,谨予厚望。

注释:

①引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635977.

htm,2012.08.10

(作者系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剧目南宁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眷恋南宁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Tough Nut to Crack
优秀剧目进校园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