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研究
2020-11-30张猛
张猛
摘 要:新时期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提升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实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多元化正深刻地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他们学习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挑战。优化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2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入社会的转型时期,长期以来所积淀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一些社会不合理现象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困扰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由于网络中的多元思想所引起的消极方面,容易造成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表现出大学校园中以及青年大学生个体身上诸多的问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淡化等。长期以来,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侧重于理论宣传,这种教育方式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相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如何优化并创新高等教育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念、技术、方式、方法等方面来探索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途径。
一、提升爱国情怀,坚定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而高校对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思想水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其中尤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政治意识。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将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期望进一步细化为四个具体要求,即“要爱国、要励志、要求真、要力行”。爱国是前提,爱国主义的实质是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应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应该旗帜鲜明地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正确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目标实现的目的,注入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新的时代内涵,并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政治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政治意识形成的引导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够初步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乐观地看待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前途,基于自己的责任意识更好地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于他们个体的目标。
二、提升人文关怀,牢固育人使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要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体现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青年大学生基于自主能动性的学习实践是提升他们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的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虽然已经深入人心,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也明显地得到改善,但仍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而且由于缺乏实际的意义,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尤其“00”后青年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这就要求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更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意识、帮助青年大学生顺利就业;其次要更加注重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疏导,通过开设心理课程,举办各种心理类的活动,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干预,缓解部分学生因为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造成的压力,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最后,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进行“因材施教”,以阶段、年龄、年级等具体内容开展分层教育,基于对学生爱护的更多激励与鼓励这些人文关怀,来激发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思政学习的热情,进而在自主能动性的促使下努力学习、积极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
三、提升创新理念,促进方式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思想政教育方式存在的局限性,要剖析其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方法和途径。首先,要创新并拓展教育方式。高校教师要将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职业素养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基于发挥二者合力效应设计适合于学生思政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基于能夠解决他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并且高校还要以站在行业职业发展的前沿视野,预测行业专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改变,在专业课程和实验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的影响,以促进他们在专业方面更好的发展。其次,高校还要深刻地认识到网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实现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迎合学生的网络学习新诉求,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四、提升实践意识,增强学习精神
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青年大学生提升思想品德素质的必由之路。实践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路径,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学习。要指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网络互动等实践学习形式,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更多地去了解社会实际,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在与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交流互动过程中,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学会乐观地面对逆境,学会更好地与人合作,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劳动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进一步形成自己在未来社会中必备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