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人物形象塑造

2020-11-30杨舒婷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人物性格

杨舒婷

摘 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当代电影导演中岛哲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将中岛哲也的电影影像风格推向极致,在日本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中也占据了典型的地位。影片中对主人公松子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电影叙事手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影片中松子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从作品背景、人物形象设定的核心问题以及松子人物形象的隐喻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人物背景;形象设定;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02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要讲述了松子悲惨凄凉的一生。影片从松子的意外死亡事件开始引出,以松子的外甥追寻松子一生为线索,讲述松子一生的境遇。影片中,松子总是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又在短暂的希望中绝望。不断地在一段爱情中失败而后又投入下一段爱情中,直到最后彻底失去爱情和生活的勇气变成邋遢臃肿人人嫌弃的松子,整个影片仍充斥着松子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积极向上不服输的态度。影片中,导演中岛哲也的电影艺术风格明显,不仅仅体现在影片的叙事语言上,更多地体现在影片的多重叙事风格以及主人公松子的人物刻画上。

一、松子人物形象设定的背景

(一)日本女性形象社会背景

在解读影片松子的人物形象之前,我们不得不联系到日本女性形象的社会背景。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到现在一直都在强调男女平等。可是数千年来,日本社会女性被束缚的无权状态还是一直维持着。日本虽然是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日本女性的地位却一直让人同情。“对男人有意义的想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关系。日本女性一直外在表现为 谦恭、礼仪,一方面能够展现女性的柔美性格;一方面也能够展现日本女性的礼仪大方之处。现代日本女性的命运较古代女性已大为改观,然而依然无法摆脱固有的性别悲剧色彩。长期以来,女性都不曾停止过追求独立、平等与自由,却往往争而不得,只有少数人在这样的追逐当中突围而出,获得自身幸福[1]。

在影片中松子幼年时就渴望可以得到父亲的爱,但却在被病痛抑郁笼罩下的家庭中,松子仍然无法被满足父爱的需求。在松子离家出走之后,不管是遇到穷困潦倒的作家,还是做男人的情妇,每一段感情都是完全投入却永远是被丢弃和背叛的那一个。在松子人物形象的设定中,日本的女性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中岛哲也的多重叙事导演风格

中岛哲也在日本当代电影导演中也许不为大家熟悉,但是他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下妻物语》,就显示了他在电影艺术中非凡的艺术造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帕高的魔法绘本》将中岛哲也式的电影影像风格推向了极致化的效果。中岛哲也从来不在他的作品中规矩地叙事,去讲述一个电影让观众直接明了地了解电影带给人的感受和所起到的社会影响,而总是给人呈现出夸张的电影效果以及多重叙事视角的特点。《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叙事方式集悬念、冲突、戏中戏、突转为一体。运用多重叙述的手法展現了松子悲惨的一生。影片从阿笙去松子的公寓收拾,看到公寓的样子和警方的来访切入,围绕松子到底是被谁杀害的展开松子一生的叙述,随着影片对松子这个人物的刻画,这个谜团却越来越难解开[2]。悬念的成功设置,带动着观众将松子的一生看得透彻,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更是对松子结局表现出一种焦灼的状态,才使这部影片那么的引人入胜。正是一种期待的心情一直在堆积,结局才更让人出乎意料。阿龙和阿惠是松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情人,一个是唯一的朋友。影片开头警察拿着阿龙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松子的公寓和阿笙见面,阿龙狰狞的面部特写是影片埋伏笔的最好证明,一开始就把这么重要的包袱抖出来未免不是一个很好的技巧。松子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自身的冲突,社会的冲突,家人、情人、朋友之间的冲突,无一不表现出松子性格中矛盾的一面。因此,在《被嫌弃的送子的一生》影片中,中岛哲也的影像风格,多重叙事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3]。

二、女性弱点的人物主题

松子的一生中,充满着讽刺和矛盾。影片中松子父亲的偏心下离家出走、在所有感情中迷失自我、却又在面对爱人在面前卧轨自杀、做情妇、做浴池女郎等过去可以一笔勾销,彻底忘却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松子,女性的弱点便可一目了然。松子本人一直在遭遇逆境,然而她也一直在反抗,只是她的坚毅换来的往往是更糟糕的结局。如松子在反抗父亲长年的偏心时,她只好努力地扮鬼脸逗父亲开心。做父亲认可的工作,却在最终仍然在命运的捉弄下丢掉了工作。所以在抑郁的家庭氛围中,松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当她鼓起勇气回家时, 内心一直深爱她的父亲与妹妹都已经离世,而活着的弟弟也选择终生不原谅这个任性的姐姐。松子一方面终生无法走出连累家人的愧疚感,另一方面又痛苦于始终没有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松子性格的果断、刚烈和坚强还表现在她后面的人生中,在松子一次次走投无路,感慨 “我的人生结束了”的时候,她总能又一次满怀希望地重新振作起来:她在发现自己只能卖身后就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妓女;她在自杀未遂后又毫不犹豫地决定嫁给憨厚老实的理发店老板,轻而易举地原谅了自己手刃他人的过错与曾经给懦夫做过情妇、做过妓女的失误,忘却了爱人在她面前卧轨的伤痛;在被警察逮捕后,松子也平静地接受了八年牢狱生活。每次在希望落空的时候,她都不是精神崩溃,而是又一次全心全意地投入下一阶段的生活中[4]。

松子女性的弱点一方面体现在她面对每一次的感情中总是全心付出。这种在感情中的极致付出以及极端的爱是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所以在小混混阿龙的监狱生活中,决定忘却松子,因为无法承受松子的爱。另一方面体现在松子虽然不停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却永远保有生活的热情与对爱情的渴望。可是这种热情与渴望更多时候成为一种不自知的热情。在面对生活的失败与困境不加思考更不会总结,只是在男人的身上找寻依附感。松子在影片中曾表示只要不是一个人就好, 其他已经无所谓了。说明松子对于感情与生活已经没有了自己的选择性,仅仅只是为了排除孤独。甚至是对男人依附感的满足。从中就可以看出松子作为女性中对于一部分女性代表的女性弱点。

三、矛盾与孤独的人物性格

(一)矛盾的人物性格

在松子的人生中,不仅仅命运历程充满矛盾,松子本身性格也充满了矛盾冲突。松子一生始终充满了选择。在父亲的冷落下,松子开始选择拿鬼脸博取父亲的关注和喜欢;在小偷事件发生时,松子选择自己顶罪以求事情可以快速度过就可以;在家庭与自由选择中,松子选择逃离。正是这些选择、这些矛盾体现出松子本身十分矛盾的性格。看似是一个被命运捉弄、被爱情捉弄的小丑,但却在松子身上感受到了坚强不屈,永远积极向上,对生活与爱情抱有激情的精神;松子在每一段恋爱中都付出所有真心,并将自己的一切奉上,但在爱情失败的时刻,松子又可以重新出发。毫不犹豫地真实投入下一段感情中。所以,中岛哲也在创作松子的时候, 就对她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情感。松子的角色给受众的形象是极端而又丰满的。不仅仅在于松子的性格冲突,也在于松子在面对选择与矛盾时所做出的极端答案使得观众更加容易引起共鸣。虽说中岛哲也的电影风格喜欢运用夸张的戏剧表现手法,但在松子的人物性格上的夸张描述,无疑不是一种恰到好处[5]。

(二)孤独的人物性格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松子注定是孤独一生的。不论是从小生长在病痛抑郁的家庭,忍受来自父亲的冷漠,还是长大后在感情中的松子, 都是孤独的。松子一生都怕孤獨,做事情讨好别人,希望事情圆满结束,可最后仍然是孤独一生,事情还是南辕北辙。松子渴望得到爱却屡遭背叛,心理接近崩溃的边缘,而松子调整的方法就是找另一个人来爱,她不甘孤独、害怕孤独,因此为了避免孤独就不假思索地找人来爱与被爱。这样的做法让人感到心痛。她心理的两种极端都在同时展现,似乎没办法判断她的决定是对是错,正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完成了松子的心灵重拾。

四、人物性格上的戏剧化处理

影片中,松子以及其他演员的性格展现运用了一些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加上视觉上浓郁的色彩描绘以及中岛哲也所建构的童话世界,使得影片虽说在表现一个悲伤的故事,却运用欢快的童话故事手法表现。使得讽刺意味更深刻、观众的共鸣感也更加深刻。

松子在做老师的时候,说话的表情和动作总是有小小的夸张,极具戏剧性;劝导或者请求学生时,能啪的一声跪下;和店老板说话时,表情诚恳到极致。在松子的命运还未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之前,影片中对于美好的表达都是比较艺术的,戏剧性更强,与松子以后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在对松子的悲剧命运深表同情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社会与人物命运的密切联系以及我们自身在社会中的处境[6]。

松子的人物形象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对女性电影主题的丰富和对展露两性弱点的深化,它还是一种特定社会背景的展示。松子这破碎不堪的人生旅程并不仅仅是她个人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狭隘脆弱的人性共同造就的。电影中以一个多次出现的刑侦剧中的跳崖镜头与警方检查松子尸体的画面制造 “互文”,这实际上是一种虚虚实实的表现手法。更加展现了在日本社会精神压力下扭曲的人性。在这种精神积压下,人是如何变得孤独难耐。松子的女性形象,在悲剧的一生的展现的同时,给人以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晓通.中岛哲也电影的影像风格[J].电影文学,2013(03):60-61.

[2]《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人性刻画[J].电影文学,2016(21):151-153.

[3]赵婕.《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题及女性主义[J].电影文学,2014(15):118-119.

[4]论中岛哲也的电影风格[J].艺术百家,2015,31(S2):283-286.

[5]波德威尔 虚构电影中的叙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6]高志超,孙瑞.孤独与被打之间的选择——浅谈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4):64-65.

猜你喜欢

人物性格
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性格解析
歌剧咏叹调的艺术处理
浅析话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解读《愤怒的回顾》中吉米愤怒的原因
试述《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人物性格
论演员“内心外化”的表现
多变的人物性格和矛盾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