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资源的配置模型研究

2020-11-30白旭胡艳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利益成本模型

白旭 胡艳

摘 要:现如今,公共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资源供过于求,导致了公共资源处于闲置状况,产生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当公共资源供不应求时,会使得部分资源需求者无法使用到公共资源带来的好处。通过以高校路灯资源为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公共资源供给和需求的模型,综合考虑公共资源使用者所能得到的利益,公共资源供给需要的成本,试图寻找出能够一个最优的供给量,使得使用者的利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不至于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

关键词:公共资源配置;成本;利益;模型;路灯资源

一、 背景

公共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社会中的成员不具有所有权,但都具有使用权。由于公共资源并不向资源使用者收取费用,因此,许多人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共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与此同时,有些公共资源也存在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了公共资源处于闲置状况,产生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图1是针对公共资源市场上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模型。具体说明和推导过程如下。

二、 模型的说明

(一)需求曲线

图2绘制的需求曲线是理论上的需求最大时的需求曲线,在其他时刻,公众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情况要比最大需求(Qmax)要小。

(二)供给曲线

如图3,S曲线表示的是在各种情况下,公共资源的供给量和相应成本的关系。供给曲线反映了资源供给的边际成本。

三、 到均衡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如果不存在一定的管制措施,资源的需求者可以任意使用存在的公共资源,甚至存在大量的“搭便车”行为。不难看出,上述分析中,当实际供给量为Q1和Q4时,不论需求曲线如何变动,实际的资源使用量都不等于相应的均衡数量Q*。

图4 曲线的调整

可以考慮将需求曲线适当调整。若考虑在使用路灯时,对所有使用者征收一定的费用,使得需求者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图4,S3曲线)。这样,实际的使用数量就达到了理论上的均衡数量。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向消费者收取了一定的费用,消费者的收益会相应下调,另一方面,这部分费用又转移到了供给者这一边,因此,总的剩余并不会因为消费者实际剩余的减少而减少,反而因为实际使用量达到了均衡水平Q*而增加。

参考文献:

[1]许缦.共享经济下公共资源的政府治理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7(66):21,43.

[2]孟楚晗.基于公平和效率视角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3(16):85-87.

作者简介:白旭,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胡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利益成本模型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自制空间站模型
I Love You, Dear China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哲理漫画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