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技术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价值分析
2020-11-30杨兆花
杨兆花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与胃镜检查,分析胃镜检查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后结果显示,脾脏增厚患者34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患者45例,脾静脉内径增宽患者35例;经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9例,且腹部超声检出率会随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上升,且与脾脏增厚检出率、脾静脉内径增宽检出率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检出率呈正比关系。结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技术有明显诊断效果,且具有无痛苦、准确、操作方便等优势,可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工作中。
【关键词】 腹部超声;肝硬化门脉高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55-02
在临床疾病中,肝硬化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门脉高压是肝硬化疾病中一种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在临床上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诊断时,主要采取多普勒超声检查法、螺旋CT检查法与血液学检测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技术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与期间,共收治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最高年龄为80岁,最低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62.9±5.7)岁,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8年,平均病程为(2.8±1.2)年。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加入到研究中,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之后,仔细询问患者以往病史情况,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查、肝功能实验、病毒学检查与常规检查[3-4]。
1.2.1 腹部超声
检查过程中,调整患者体位处于仰卧位,对其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与脾脏厚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
1.2.2 胃镜
在检查前8h,叮嘱患者禁食,观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范围与程度,查看其是否存在急性出血症状,并对急性出血患者实施止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超声结果与胃镜结果、胃镜检查与超声检查相关性。(1)胃底静脉曲张分极:采取胃镜检查所得结果作为依据进行划分,共分成无曲张、轻度曲张、中度曲张与重度曲张四个等级。(2)①脾脏厚度为4.1cm-8.0cm,则表示增厚;②门静脉主干内径在0.8cm-1.3cm,则表示正常;在1.4cm-1.5cm,则表示轻度增宽;在1.6cm-1.7cm,则表示中度增宽;在1.8cm-2.1cm,则表示重度增宽;③脾静脉内径为0.6cm-0.8cm,则表示正常;在0.9cm-1.0cm,则表示轻度增宽;在1.1cm-1.2cm,则表示中度增宽;在1.3cm-1.7cm,则表示重度增宽。
1.4 统计学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超声结果与胃镜结果
经腹部超声检查后结果显示,脾脏增厚患者34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患者45例,脾静脉内径增宽患者35例;经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9例。
2.2 分析胃镜检查与B超检查结果相关性
结果显示,腹部超声检出率会随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上升,且与脾脏增厚检出率、脾静脉内径增宽检出率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检出率呈正比关系。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肝硬化疾病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脾脏变大、腹水增多等症状,一旦患者在发病之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很容易造成患者消化道出现严重出血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故而,应当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筛查,明确患者症状表现与发病原因,进而为早期治疗与预防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临床上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诊断时,常应用胃镜影响学技术进行检查,虽然具有较高准确性,但是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承担着较大痛苦,且该检查技术属于一种有创操作,很容易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比较高;而腹部超声检查范围包括所有消化道器官,在测量门静脉血管内径时更加准确,可有效对门静脉高压程度进行评估,并且属于一种无创操作,有较高安全性与准确性。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所有患者应用腹部超声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脾脏增厚患者34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患者45例,脾靜脉内径增宽患者35例;经胃镜检查后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39例,且腹部超声检出率会随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上升,且与脾脏增厚检出率、脾静脉内径增宽检出率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检出率呈正比关系,由此可见在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中,胃镜检查与腹部超声的检出率较高,二者可相互补充。
综上所述,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技术有明显诊断效果,且具有无痛苦、准确、操作方便等优势,可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苏桂芹.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2):120-122.
[2] 张伟.腹部超声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7):138+140.
[3] 樊长智.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8):132+126.
[4] 王旭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1):87-88.
[5] 李燕华.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