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志等地方文献中的设计史料初探

2020-11-30王望峰苏明静

创意设计源 2020年5期
关键词:史料

王望峰 苏明静

摘 要 传统方志等地方文献中包括不少的造物设计史料,这些地域性设计史料的分布是零散、不平衡且孤立的,对它们的析出研究可以借用文献学、民俗学、设计史等学科方法。史料本身的把控须从方志文献的内外两面来展开和深入,对它们的系统掌握可为认识专门史、地方史乃至更大时空尺度的设计史提供进一步的支撑。

关键词 方志文献;造物设计;史料

引用本文格式 王望峰,苏明静.方志等地方文献中的设计史料初探[J].创意设计源(5):59-6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Historical Records about Design in Local Chronicles

WANG WANGfeng,SU MINGjing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historical records of design in traditional local chronicles.These regio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scattered and isolated. They can be studied with method of philology, folklore, history of design disciplines. The grasp of material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des of the local records.It can provide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cial history, local history and design history.

Key Words local chronicles;design;historical records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泰州学院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传统设计的秩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702076)阶段性成果。

一、方志等地方文献的概念与设计史料特点

方志,即地方志的简称,它是记录一个地域的综合性资料全书,通常包含着这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方面的大量珍贵资料。地方文献的内涵比方志更为宽泛,包括了地方的一切文字著述、图像乃至现代影像文献资料,方志也属于地方文献的一种载体形式。本文所指的“方志文献”即是包括以方志为主体的地方文献的概称。

如上所言,方志文献是研究特定时空坐标下各种门类专题史的一座富矿,有着无可替代的资料价值。传统的造物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双重领域的创造性活动,方志文献同样不会遗漏对它们的记载收录。设计史论家尚刚先生曾言:“中国工艺美术的史料不过两类,一曰实物,二曰文献。其中,实物是当然的主体与核心。……但是,文献不可或缺,并且,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中,对文献的探讨特别重要。”从传统的方志文献富矿中收集和利用关涉造物设计的史料,是一个既可行又有价值的选择,特别在当下学术视野不断“下沉”的背景下,深挖相关的文献资料更加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方志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设计史料,首先对方志文献要有个初步的认识,有三个地方应予以注意:其一,时间跨度的考量。对传统造物设计研究所选择的方志通常多止于民国编纂的各种版本,即各种“古旧方志”;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方志在体例与信息量等方面会存在着不同,这是要注意的。其二,地域范围的剪裁。广义的方志包括全国性总志(“一统志”)与地区性方志,前者如《元和郡县志》《大明一统志》《寰宇通志》《大清一统志》等,总志通常比较简略,设计史料价值有限;后者包括各地区的通志、州志、府志、县志、镇志、乡土志等,方志通常就是指州府县志。研究哪个地域的造物设计就选择哪个地域的方志,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江苏有《江苏省通志稿》《扬州府志》(见图1)《兴化县志》等不同层次的地方志书。地域性设计文献的拣择范围无疑应以省州府县志为主。其三,泛专之别的取舍。在特定的方志之外,还有其他各种专题的地方文献如小志、专志、杂记等著述也不能疏漏,象方物志、风土志、寺观志、人物志等著录都属于地方文献的范围;又如清代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见图2),就是扬州地区重要的地方文献,其中便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设计史料。

明确了对方志文献的拣择取舍,还要注意其中设计史料的分布特点。其一,传统设计在历史上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在方志文献中的出现多是为地区社会自然状况的汇编而服务的,是被選择的,故而这些材料在文献中的分布表现出无规律性,需要逐一甄别。其二,对于某些造物设计的品类来说,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资料可能相对丰富,如江浙地区服饰工艺的印染、织绣等,而它们对其他地方的方志文献来说就比较稀缺,史料的分布就呈现为一种不平衡性。其三,方志文献中存在着记录某些在地域空间和历史时段上都不具有连续性的设计活动。例如同治年间《徐州府志》卷三十六·人物载:“刘贞甫,砀山人,造铜器精巧绝伦,尝为彭城万年少造准提像,高二寸许,三年而成,臂十八手中各有所持。一手擎七级浮屠,每级四面各佛一尊,法象庄严无毫发遗憾,所谓神工鬼斧也。”这是一则较少见的关于密宗佛像制作的记载,资料中的“万年少”就是万寿祺,也是明末一位巧于工艺的人物。乾隆年间《淮安府志》卷十三·人物·流寓载:“万寿祺,字年少,徐州人。……百工技艺,无不通晓”,通过其他地方文献得知,他的百工技艺是指“细而女红刺绣,粗而革工缝纫”,士大夫而工纫绣工艺也是较为罕见的。两则相关的材料内容都呈现出孤立性的特点,这也是要加以留意的。总的来说,零散无规则、孤立不平衡是设计史料在方志文献中的分布特点,地方志的全面性与设计史料的特殊性决定了二者之间是不同步的。

二、方志文献中设计史料的析出与研究方法

把握了方志文献与其中设计史料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对后者进行文本的析出与研究了,这个过程在方法上大体可分为一般方法和学科方法,两种方法是相互穿插运用的。

(一)一般方法

通过包括综合、归纳、分析在内的一般工具方法完成对材料的析取处理。其一是对资料的甄别综合、翻检辑钞,尽量占有材料,力图全面翔实。综合的过程也可以利用《中国数字方志库》等数据库来进行检索,但又不能完全地依靠它,大部分文献仍然需要细读。其二是进行归纳分类,按照传统设计的品种、时代、地域等不同的维度对材料文本进行分类排列,做到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直观又理性。其三是作出分析比较,对归纳结果进行内部分析比较或与其他设计研究结果作出比较,以检视对材料的认知深度,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夯实基础。

(二)学科方法

学科方法涉及到的主要有文献学、民俗学、设计史这三类方法。

文献学的方法首先要熟悉方志文献本身,对相关的文献做分类编目、校勘注释、校点翻译等传统的整理工作,将史料转化为准确无误的可读文本是一个必备的处理过程。各类地方志文献形式相对来说比较接近,细分起来大致有平列门目体、纲目体和史书体三种体例类型,其共同点都是分门别类地来记载各种事物。设计的史料通常分布在“物产、贡赋、人物、方技、艺术、风俗”等几个卷目之下,可以通过纲目快捷地进入文本。方志以外地方文献的爬梳整理通常也无如何特别之处,要留意的是史料文本呈现的文献学语境。

民俗学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微观的社会学方法。对于传统社会而言,众多的造物设计本身就是社会民俗的一个细节,包含着衣食住行、岁时节日、冠婚丧祭、宗教信仰等丰富内容的民俗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交替地表现出稳定性或变异性,造物设计的传承及创新与社会的历史形态是相应或者说同构的。如泰州地方文献《吴陵野纪》里关于店招的史料:“面肆市招,向以红绿黄三色布连缀为圆套,如枕头套式,系于篾圈下,随风飘荡,饶有雅趣。倘即诗家所谓酒帘者乎。今城区旧式面肆犹有用之者。酒家市招,旧用纸灯笼,圆径几二尺,大殆如鼓,其上一面为字号,一面大书酒字,殆犹古酒旗之类。八鲜行以纸灯笼为市招,与酒家仿佛,平时不悬于门,每遇百花生日,则悬之以招利市,习俗相沿,非一日矣……”文献为特定时期各种行业广告招牌的制作样式、悬挂习惯等留下了记录。在这里,造物与民俗、细节与整体、传统与近代、文化与生活聚焦一处,为设计研究提供了开阔的社会学视野。

设计史的方法实际也正是对待方志文献中设计史料的根本学科方法。对史料中造物设计种类此消彼长、分布特点等现象的归纳与综合,本身就已是设计史发展的直观展现;虽然作为描述性的文本不一定能再现造物设计的具体形态,但也能让设计史研究避免了以往“只见当时物,不见当时人”、只针对陈设欣赏工艺等倾向;在层面上更贴近设计原境,从而突出造物设计“为人、为生活、为社会”的特质。从品类、材料、功能、技艺等不同角度对设计史料的文本划分,也都正是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扬州画舫录》卷九·小秦淮录:“多子街即缎子街,两畔皆缎铺。扬郡着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璧兰颜色,在前尚三蓝、硃、墨、库灰、泥金黄,近用膏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以福大将军征台匪时过扬着此色也。每货至,先归绸庄缎行,然后发铺,谓之抄号。每年以四月二十日为例,谓之镇江会。”短短百十字的一段史料,涉及了清代扬州服饰的具体街区、品种类别、时尚变化、色样来源、行业规则等,材料的丰富简直可以搭起地区设计品类史一个具体而微的框架。从文献学到民俗学再到设计史,不仅是三种不同学科方法的运用,它们可以说也是对设计史料研究应有的一个逻辑展开和不断深入的过程。

三、對方志文献中设计史料的系统把握

在对方志文献设计史料的研究中,史料本身的把握是关键的。它们是一种社会采风,是被选择的结果,如实地呈现着当日社会生活的原貌;虽然表面上是零散孤立的,但它们仍然是社会历史整体的一部分,故而应以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对这些材料既要拓展其宽度,又要挖掘其深度,宽度为深度而服务,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系统地把握史料。

(一)通过方志文献内部拓展设计史料的宽度

传统方志文献中所记载的造物设计,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消失踪影或为现代工业生产所替代,要还原那些设计史料中的原真就要不断拓展文献宽度;特别是当某些造物设计属于多个地域方志文献都会关注的寻常事物时,可以从方志文献内部来打通史料的关联,让它们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例如江苏有不少的方志都有对织染技艺的载录,咸丰年间《兴化县志》卷三食货志·物产:“靛,大蓝小蓝,出城东各埅,浸汁为靛,虽不及建靛之佳,然远近数百里皆赴兴采买,其利甚溥。”光绪年间《靖江县志》卷五食货志·土产载:“靛之染布,靖亦向无此产,自有沙洲农民移居此地,往往有舆园蔬并莳者俗名小缸青,其色深且佳。”光绪《江浦埤乘》卷一疆域·物产载:“清泉、碧泉二水宜染绿,色鲜而耐久,故康田碧泉记谓浦绿甲天下,又宜染青,濠泗间人捆载转售谓之京青。”“靛青、桦果、槐米均为染色所需,县境产者居上等。”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四民赋志·物产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六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经过这样的史料串联拓展,关于自然经济环境下织染工艺的内容便丰富起来。将各个地区方志的共同叙述重叠在一起,它们最大轮廓便可视作染色工艺的外延,而重叠的部分就是关于染色工艺的内涵了。通过对方志文献内部相应史料的梳理和拓展,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住研究对象的原真。

(二)通过方志文献外部挖掘设计史料的深度

零散但普遍的设计史材料可以通过方志文献内部即可打通其间联系,而有些孤立性的材料在方志文献内部得到的支撑可能远远不够,这时就需要将视角投到外部的文本中去,将孤立的事物作为社会整体观下的局部来考察,通过更多的文本介入来把握史料。

例如《扬州画舫录》卷九·小秦淮录所载:“翠花街,一名新盛街,在南柳巷口大儒坊东巷内。肆市韶秀,货分隧别,皆珠翠首饰铺也。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蓝、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鬆、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诸式。女鞋以香樟木为高底,在外为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诸式,在里者为里高底,谓之道士冠,平底谓之底儿香。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貂狐之类。裙式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近则以整缎折以细绳,谓之百折,其二十四折者为玉裙,恒服也。硝消皮袄者,谓之毛毛匠,亦聚居是街。”这里的“鬏勒”是女性日常所用的综合楼实用性和装饰性的一种发饰辅助用具,作为特定社会风行的一种工艺造物,在今天几乎找不到它的应用,也很少有实物的流传;但如果结合《胤禛美人图》(见图3)、焦秉贞、冷枚、改琦等人的仕女画、版画中的人像资料、叶梦珠《阅世编》关于冠服装束的描绘,“鬏勒”以及衣裙等工艺造物的面貌便会丰满起来。材料中出现的首饰、鬏勒、女鞋、女衫、女裙乃至皮袄等,这些关于装束服饰的内容与前文的“多子街”条目联系在一起,结合《扬州画舫录》中市街民俗风情的材料,就可以进一步把握住造物更具体的形态与商业流通的格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原境,即“为费日之场而销时之窟”的扬州“小秦淮”,“俗尚轻扬,邑居繁庶”,造物史料正是18世纪末城市商业经济繁荣的写照。这样就利用方志文献外的文本对造物史料有了深度的把握,形成了自洽的解释框架。

结语

设计史料在方志文献中的边缘地位和分布特点使得它们显得更为客观,对这些史料的利用,目的便是要呈现客观性背后的规律性。地方造物设计的规律作为研究目的,同时也是一种手段,它可为进一步认识专门史、地方史的面貌乃至更大时空尺度的设计史提供支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一些地域性设计史专著中,都已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對传统方志文献史料的辑录利用。如《福建工艺美术史》(2004)援用了《八闽通志》《福建省志》等传统旧志;《浙江工艺美术史》(2015)更征引了《咸淳临安志》《杭州府志》《湖州府志》《温州府志》《武康县志》《乐清县志》《乌程县志》《嘉泰会稽志》《濮院琐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梁录》《东城杂记》等多种方志文献。借助方志文献进行设计史的研究,既丰富了文献材料与理论阐述,也弥补了实物缺少的遗憾,这种有益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尚刚.中国工艺美术的史料和史学[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01):4-13.

[2]熊瑛.地方志中民间手工艺史料的发掘与利用——以明代织绣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6(2):234-241.

[3]李明,冷坚.关于编纂工艺美术志的几个问题——兼评苏州、扬州工艺美术志[J].浙江工艺美术,1997(4):30-36.

王望峰

泰州学院

苏明静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
少说否定话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深度学习——以《“鼎卦”的历史智慧》一课为例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